体育与培养师范生应急处理能力关系研究

2011-08-15 00:54毛琳史兵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师范生突发事件应急

毛琳 史兵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体育与培养师范生应急处理能力关系研究

毛琳 史兵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校园突发事件对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具有重大影响,若得不到预防和及时有效处理,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对近几年校园安全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应急处理能力的缺失是校园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的主要原因,而体育教师在对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理中往往具有主导作用。研究发现,目前针对教师职前、职中和职后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几乎没有。由于体育所具有的特征与处理突发事件所要求的能力相近似,可以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培养师范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实现教师职前培养教育,也就是突出师范教育,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体育 师范生 应急处理能力 培养

1 问题提出

近几年来,学校已不再是人们视野中安全稳定系数很高的场所,各种校园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让人们防不胜防,且多数酿成了惨剧。这些突发性事件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给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带来悲痛的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使国家公共财产遭受到严重损失,为稳定健康的和谐社会埋下不稳定因素的种子。

学校突发事件大体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校园安全事件两类。

自然灾害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根据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如地震、洪水、泥石流、海啸等突发性灾害,和地面沉降、干旱、土地沙漠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对校园安全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如近几年频发的地震灾害,尤其是汶川、玉树两次大地震,使无数师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汶川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事件”引起全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探讨,大部分人认为教师应树立保护学生安全的意识,并践行之。但地震中也有许多幸运的孩子,如陇南康县坪乡豆坪村豆坪小学,体育教师周俊海利用其敏锐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一次次吹响哨子、大声喊叫,使全校师生安全聚集操场,幸免于难。又如,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的全体师生在地震发生瞬间,快速有序撤离教学楼,集合到操场,无一伤亡,创造了地震逃生中的奇迹。而这一奇迹应归功于桑枣中学教师的紧急避险意识,及长期坚持的紧急疏散演习。这说明在面对突发性灾害时,懂得正确的应急避险,有些伤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校园安全事件指除自然灾害以外的围绕校园产生的意外事故,直接或间接对校园人力与资源产生威胁的事件。如火灾、踩踏、不法分子的侵害或滋扰、校园安全隐患等。近几年这类事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学校是人口密集场所,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面对突发事件,学生缺乏相应的应对意识和经验,第一反应往往是慌乱,甚至四处逃窜。教师作为学生的保护者,遇到突发事件,若处置不当,危机爆发初期未有效控制,校园悲剧极易发生。如近几年频发的校园踩踏事件。为了保障校园安全,各地很多中小学成立了突发伤害事故应急小组,如成都十二中、西安邮电大学附中、陕师大附中等,发现体育教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对教师进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培训,同时高校内的课程体系涉及到对学生应急处理能力培养的内容也几乎没有。也就是说,教师的职前培养教育、职中和职后的发展教育都没有涉及到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由于校园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及危害性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容忽视。而体育教师为什么能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这一现象值得深入思考。

体育教师因长期从事体育运动,遇到突发事件,比普通人思维更敏捷,反应更迅速,处理方法更得当。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体育的教学优势,重视教师职前培养教育,也就是突出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灾害的危害性。

2 应急处理能力的内涵

在心理学中,能力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且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这说明能力具有可塑性,会因所从事的活动不同而不同。同时,心理学研究证明,能力的形成受遗传作用的影响,但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允也指出“施用累能”和“科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从事不同的职业活动就积累了不同的能力。

应急能力是指人在突然遇到某种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时,身体在瞬间做出的自我保护性动作而将危害化险为夷的综合能力。[1]突发事件,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那么,应急处理能力即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处理并化险为夷的综合能力。

3 体育对人应急处理能力培养与提高的作用

体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手段之一,不仅使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提高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人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经过查阅资料文献、逻辑分析,发现体育运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3.1 体育课经常借助哨子组织学生 建立了人们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条件反射

哨子是体育教师的必备工具之一。体育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哨子替代简明的口令和指示,来快速有效的传递信息,如集合、整队、变换队形等。长期训练,哨声就成为一种强烈的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与学生反应建立起条件反射。那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人们听到哨声就能迅速做出判断,及时有效应急避险。

3.2 体育课灵活的教学形式 为锻炼人的组织能力提供了天然条件

与坐在教室内听讲和读写的其他课程不同,体育课大多是在操场上进行身体练习的实践课。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活动操作性、实践性强,通过学生自己完成课堂中的口令教学,队列队形教学、带有实习活动的教学实践等,培养和提高了人的组织能力。

3.3 体育本身存在应急避险的教育 为人们提供了应急避险和救生的知识技能

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与急救知识,是从事体育运动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体育运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运动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或存在安全隐患,如骨折、扭伤、呼吸困难、身体外部创伤等。人们长期进行体育运动,掌握了一些应急避险和救生知识技能来应对各种运动损伤。

3.4 体育运动的灵活应对性 培养了人们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

体育不仅是身体运动,而且运动中随时要应对变化,并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这对心理、反应都是很好的训练;体育运动中信息传递要求快速、明晰,特别是竞技比赛,需要随时根据比赛变化,调整、改变战术战略,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人们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

3.5 长期从事体育运动 锻炼了人们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对应急避险与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突发事件安全逃生中会遇到各种情况,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为支撑,如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而体育运动是锻炼良好身体素质的最佳手段。

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术都很好地用了运动力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知识原理,以达到最简捷、最合理、最佳训练效果。应急避险也同样要求运动与技巧相结合,既需要一定的体能锻炼,又需要较强的技能技巧掌握能力。应急处理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组织能力相配合,以求最快最有效的化险为夷。因此,体育所具有的特征天生的与对处理突发事件所要求的能力相近似,且这种能力是在潜移默化形成的。那么,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形式和内容特征,在培养人的应急处理能力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4 体育如何培养和提高师范生应急处理能力

从教师面对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不同反应及应对方法可以看出:应急处理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培养人的应急处理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形式内容与功能作用,对师范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1 体育课中增加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内容,提高师范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要转变体育的教学观念,从培养师范生多种能力的角度来考察,不仅突出健康第一,更要重新审视体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充分认识到体育课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的主要手段。与之相对,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加强校园突发事件的研究,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研究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最终形成体系,并编写教材,以为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在师范生体育课程中增加应急处理能力的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理论教育主要是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讲授、展示日常校园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素材,注重对生活真实案例的运用,使学生比较直观的掌握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应急处理的方法,为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锻炼部分则是通过体育课加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基本生存技能、应急技巧,提高应急避险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的手段,如课堂中的口令教学,队列队形教学,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培养师范生的应急技巧、生存手段,如各种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哨子的使用、游泳技能的掌握等。哨子作为国际上通用的求救工具,在遇险、救援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但目前哨子的使用还没有统一和规范的语言,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根据当前人们使用习惯和国际规定创编一套简单实用的哨子语言,以充分发挥哨子在遇险时的作用。

4.2 丰富校园文化 开展多样体育课余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通过建设免费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培养培训机构,形成相关的培训模式和模型。培训班、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团队、社区体育实践活动等都是关于免费师范生体育组织能力培养培训机构可以采纳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竞赛性质或表演性质的课余活动,体育教师对活动的组织编排裁判进行指导帮助。不仅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学院和学校也可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模拟性、情境性、竞赛性的各种应急逃生活动。如创新师范生的运动会,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比赛,设计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受伤急救、遇险自救与救生等比赛,锻炼学生的灵敏反应能力、攀爬能力,高处向下跳跃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模拟灾害发生后的逃生演练,让防灾减灾演练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各学院每学年举办至少四次地震、火灾演练,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应急避险与救生知识技能。

4.3 加强实验教学 在师范院校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实验室

从近几年防灾避险的情况看,日本防灾和应急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各地一般设有应急教育培训中心,如大阪防灾训练中心,馆内设有“体验型防灾学习设施”,包括地震体验设施、急救救护训练设施、灭火训练设施、人员逃生演示等。全部都是交互式的体验学习,让大家充分学习、体验到防灾救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可结合我国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各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各地方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师范院校建立具有特色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实验室,以提高师范生的防灾救生知识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可先选择在部分院校试点,如陕西师范大学和其他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然后推广到全国其他师范类院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实验室可设立展示厅,用各种图片、文字、影像向学生介绍日常防灾知识;建立各种多维、仿真模拟设施,如地震体验区、泥石流体验区和消防体验区等,体验中介绍相应的专业知识及应对手段、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灾难现场,并在栩栩如生的体验中学到防灾救灾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实验室不仅是培养师范生的基地,也是教师职后进修的训练营。

4.4 建议在师范生考试中增加应急处理能力的考核

校园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及危害性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容忽视,是考察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为了减小突发事件对学校师生生命安全的威胁,也为了提高我国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建议在今后师范生考试中增加应急处理能力的考核,其中应急处理能力的内容,包括各种情势下的应急避险和救生知识技能。

5 结语

体育教学中培养师范生的应急处理能力,是一种预防性教育,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教育,是有效减小突发事件危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手段。让师范生在体育中形成的人生态度、综合素质能力更多的影响受教育者,真正实现“关注健康、关注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标。

[1]吴晓峰.学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应急能力之探讨[J].成才之路,201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3]陈顓,史培军.自然灾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0.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郑波.体育课中运用哨子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学校体育,2011(5).

[6]周波.承担应急避险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义务[J].新课程研究,2009(4).

[7]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8]王强,闵彬彬.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

[9]程芳琼.浅谈学校体育应加强对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1).

[10]张辉.学校体育对突发事件安全意识培养的构想[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11]张世威、张伟、陈涌,等.论逃生自救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缺失与建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5).

[12]李朝晖.张辉.培养高校师范生体育活动指导和组织能力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4).

[13]王强.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发应急救护教育的理论探讨[J].体育世界,2010,6.

[14]赵栋年.竞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及优化[J].现代教育教研,2009(3).

[15]金舒.应对突发事件方法与技巧[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16]蒋鑫.体育课应加强对学生应急逃生知识的教学与能力的培养[J].中国学校教育,2008(9).

[17]简敏.校园危机与学生应急能力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5(2).

[18]邢卓.校园危机事件与大学生自我应急能力的培养[J].航海教育研究,2010(3).

[19]周元超.安全逃生自救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2006(8):63~55.

[20]许龙军.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1]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22]刘向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3]王强,王莉.创建学生应急避险课程体系的构想[J].科技信息,2010(30).

[24]杨挺.灾难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写在汶川地震灾难之后[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17~20.

[25]夏肖林.应将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纳入中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J].社科纵横,2008(12).

[26]何岩.谈自护避险.应急自救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体育师友,2006(6).

[27]章建新.体育课应加强应急避险技能学习[J].体育教学,2005,1.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 and Emergency Processing Capability of the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Mao Lin1 Shi Bing2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hina)

Campus emergencie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ation, society, school and the family, which will cost a huge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f not taken seriously. By analyzing some of the campuse safety problems arised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facing of campus emergencies, the lack of emergency processing abilities of teachers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 emergencies can't be solved timely and effectively.However, the sports teachers ten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dealing with Campus emergencies. And the research also found that there's no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training programs for both pre and in-job teachers.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orts is similar to the capabilities that required in handling emergencies, so we can develop the ability of sports, train the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and achieve the education goal of pre-teachers.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s on teacher educ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reduce th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in campus emergencies.

Sports;The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mergency capability;Cultivate

G807.4

A

2095-2813(2011)11(c)-0005-03

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立项。

毛琳(1987~):女,陕西西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史兵(1967~):男,山东济南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猜你喜欢
师范生突发事件应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