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中学体育教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11-08-15 00:54袁源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学生中学

袁源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7)

论谈中学体育教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袁源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江苏苏州 215127)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其次来解析对中学生体育终身体育意识造成影响因素,最后来探讨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策略。

中学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终身体育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起着基础、指导作用,又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中学体育教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

1 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紧紧连接着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对终生体育直接的影响。通过学习、锻炼,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必须掌握体育健身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合自身的需要去运用体育运动,适应社会生活。中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起着基础、指导作用。

可是近些年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喜欢或烦感体育课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例如抽查了一大部分学生,让他们做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研究的报告,有53%的人认为很重要, 28%的人认为一般,而19%的人任务不重要。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中学生对锻炼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践上,学生的意识与行为、口头与参与都不一致。虽然都知道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积极参与。又对生活中中学生闲暇体育的调查,58%的学生选择上网学习,30%的学生选择什么都不干,12%的学生选择打篮球跑步等体育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升学的压力,使得50%的学生不得不放弃体育锻炼,挤出时间学习文化课。除了每天的两操和一周两节的体育课,几乎没有其他的活动时间。在课外,学生放学回家没有闲暇时间来做运动,放学回家后由于家庭原因、作业、场地等原因,更没有条件坚持进行锻炼,体育锻炼习惯难以形成。体育意志是要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遇到问题,要克服障碍、困难,以实现良好的心理形态。体育锻炼最初原则是要坚持。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改革上创造一条新思路,只有使学生从主观上、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才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

2 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解析

2.1 学生的本体因素

青年初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身体都会有明显的两性差异,在体育活动中,尤其是女生极为明显,也因为这样让她们有很明显的顾虑,比如怕做动作大做的不好,不敢和以前蹦蹦跳跳,怕出丑,让别人笑话。女生受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体育产生没有兴趣。而男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只有对体育运动产生简介兴趣对活动的结果产生兴趣并能以体育锻炼的社会意义为动力,才能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的态度。青年初期学生对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都会以不同方式来评价教师全面性的素质。但往往她们对教师的评价不一定都对。从而会导致她们对教师各方面产生误导的态度。进而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2 体育教师的角色因素

在学习中,教师是主要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能左右、干预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受很大影响。所以教师也是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教材的更新还是课程设计,都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素质。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带来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地完善各方面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还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其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

2.3 体育教学本身的因素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之一。学校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教学起着关键作用。它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为学生培养终身教育意识和习惯,同时也培养着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影响中学体育课堂效果的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需求来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课堂内容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内容。影响终身体育教学因素有很多,教学的模式、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环境等都有直接影响。中学生由于对科学的体育锻炼不理解,造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形成科学的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的不端正和观念的淡薄,对学生身体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因素。

3 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策略探讨

3.1 教学设计的着重

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身体锻炼应适应人体自身运动规律进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极为重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在中学教学中要着重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课学时,重点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实、讲仔细,才能使学生深深地掌握体育知识,开拓体育知识面,从而终身受益。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设计,要正确的选用教材,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生命的价值,要向学生传授锻炼各类比赛的规则。比如:初三年级教学我们可尝试男女分班教学,男生多安排些对抗性强的教材内容,比如,篮球8字绕环运球、引体向上、排球的发球、实心球等。女生可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多安排柔韧性、协调性的教学内容,比如,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等。教材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魅力,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明确的体育态度,才能有效地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坚持锻炼。也可以利用竞赛之类的体育运动,比如象棋、跳棋、五子棋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多进行各类活动项目竞赛,利用竞争心理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从而让学生对某一事物或运动有兴趣,而体育兴趣是学生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3.2 教学实施的趋向

实施开放型教学需以学生为主体,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障,以教学生学习对终身体育的认知,提高学生接受、改进等信息的能力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给学生营造轻松地课堂气氛,在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师以民主为目的,进而听取学生意见,和学生达到一致,尊重学生在成绩评定中的个体差异。比如,应将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作为重点,考核中尽量采用模糊量化法,设置优、良、合格的成绩。课程的改革,提倡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学实施的趋向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

3.3 教学环境的创造

直接影响人的视觉、心情和行为的是教学环境,所以不同环境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它不仅能使学生完成学校学习任务的需要,还能使他们今后有更好事业的需要。学校体育工作应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宣传健身意识。创造积极向上的体育环境,来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比如:设立体育选修课、健康教育课等,拓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进行体育活动及组织体育比赛的宣传,激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也可以开展更多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竟赛等活动,促使学生能有效地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学校还要加大体育器材的投入,做好器材设施的配备工作,加强体育场地建设。增加更多运动器材设施,才能教会更多锻炼的技能,例如:现在社会各个公园或者公共场地都有体育器材,家长在学生放学或者星期之间带孩子去锻炼,这样也能使孩子有更好的提升锻炼意识,从而使孩子增强身体素质。这必须要求家长参与努力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环境。没有条件的学校要以自身环境改造、自制简易器材,力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设施,为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和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建造小羽毛球场、纵跳模高器械、足球场、单杠、仰卧器材等,在空旷场地规画各种学生所熟悉游戏图案,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锻炼。建议学校体育器材室,更多地添设不同锻炼的体育器材,活跃课外活动,来增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与体育锻炼地乐趣。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对学生有着很大影响,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不管是资优生还是学困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应热情并多方面得鼓励,从而避免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体育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中学人才的基地,是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只有在教学上不断地完善,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选择学习对象及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不间断的习惯。才能使学生着渐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1]郑红钢.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5).

[2]卢庆民,顾龙翔.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J].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004(7).

G812.5

A

2095-2813(2011)11(c)-0041-0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中学生中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