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对成绩的影响分析①

2011-08-15 00:54陶怡佳彭建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跆拳道理想

陶怡佳 彭建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对成绩的影响分析①

陶怡佳 彭建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本文以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产生的原因、造成的结果及解决方法,着重分析了影响跆拳道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素质,以便教练员、运动员加以借鉴,在比赛中能发挥自己超能量的水平。

赛前状态 心理状态因素 赛前心理

跆拳道运动是各项运动之母,运动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其运动成绩受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状态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当前训练中,心理训练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探讨和研究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水平,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心理活动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即赛前、赛中和赛后。赛前心理状态是重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环,它对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一项专项运动比赛中,因心理因素导致胜负者占70%~80%。这说明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忽视心理作用就会招致最后的失败。而赛前心理因素并非临场即兴而来,是赛前充分训练的结果。

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前的情绪体验相当复杂,心理状态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心理素质对成绩的影响有以下4种因素。

1 表现因素

(1)赛前兴奋状态;(2)赛前淡漠状态;(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4)理想竞技状态。

2 造成以上4种因素产生的原因

2.1 赛前兴奋状态产生的原因

(1)从生理机制上分析,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而产生了扩散,导致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而造成的。

(2)运动员比赛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或由于比赛动机过强和期望水平过高等,都容易造成赛前过度兴奋。

2.2 赛前淡漠状态产生的原因

(1)这种赛前状态的出现,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减弱、抑制过程加强有关。有的是由于神经过程水平不足,有的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走向反面造成了抑制状态。

(2)运动员在过度疲劳,伤病长期不愈,而比赛任务又很重,或是思想上对比赛的不利因素想得过多而又缺乏解决办法,以及意志力又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赛前淡漠状态。

2.3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产生的原因

(1)总相信能轻易取胜或侥幸成功,对面临的困难抱着消极或轻视的态度,不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

(2)一些连续取胜之后思想麻痹、过高的估计自己、赛前心理准备不足的运动员也是产生此状态的原因。

2.4 理想竞技状态产生的 原 因

(1)最适宜于比赛的情绪状态。能形成这种状态的运动员一般都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态度,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理解,从而出现一种稳定的增力情绪。

3 造成的结果

3.1 赛前兴奋状态造成的结果

(1)大多为情绪过早兴奋或过度兴奋。有的人是离比赛还有好几天就进入了竞赛状态,表现为情绪特别高,总想去比赛,恨不得马上比赛,而这样过早的兴奋,必然过多的消耗能量,到了真正比赛时反而筋疲力尽了。

(2)运动员在过度兴奋的状态下去参加比赛,往往会造成动作失常。赛前过度兴奋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逐渐出现“应激现象”。这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而造成身体上的各种异常反映。

3.2 赛前淡漠状态造成的结果

(1)情绪低落,四肢无力,反映迟钝,动作怠慢,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以致于不想参加比赛等。例如:有的田径运动员下午要比赛,而中午一觉不醒,醒后也总是迷迷糊糊,兴奋不起来。

(2)这种状态下参加比赛,跆拳道运动成绩必然下降。不利于很好的动员身体个器官系统参加工作,因而机能水平低下,难以适应比赛的要求。

3.3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造成的结果

(1)外表看起来很兴奋,有时也好象很沉着,但内心比较空虚,对比赛的困难和复杂性估计不足,过高的估计自己得力量。他们大都表现为浮躁,不愿冷静的思考问题,总相信能轻易取胜或侥幸成功,对面临的困难抱着消极或轻视的态度,不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克服。

(2)比赛中一旦遇到挫折,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束手无策,场上出现急噪情绪,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失败。

3.4 理想竞技状态的结果

(1)理想竞技状态是由于大脑皮层具有与比赛任务相适应的神经兴奋过程,而这种过程又有最适宜的灵活性,因而表现出的活跃、充沛、振奋、愉快、自信而冷静等心理状态。

(2)比赛前和比赛中都始终感到全身轻松,肌肉协调、不发紧、不颤抖,感觉有力心情愉快,既兴奋又镇静,无论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都能沉着冷静的分析形式、处理问题,遇到挫折和困难不急噪、不恼火。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能头脑清醒的去夺取最后的胜利,在风云多变的比赛场上,心理上能做到乱中求静,行为上能做到动中求稳。比赛成绩超水平发挥,结果最佳理想。

4 解决的方法

4.1 赛前兴奋状态解决的方法

(1)明确比赛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即制定每个跆拳道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指标。指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当是既能动员田径运动员的最大机能潜力,又能为田径运动员所接受,不至于形成包袱。为了避免或减轻指标给跆拳道运动员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说,所定指标应留有余地。

(2)建立赛前程序,包括行为程序和思维程序两个方面。行为程序主要只比赛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如准备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顺序等等。思维程序主要是指赛前什么时候应当想什么,如什么时候默念动作,什么时候想关键的动作及技战术的配合,什么时候做转移注意力的无关活动来调节情绪等。但这些程序要因人而异,并有一定的灵活性。总之是要身心活动都得以合理地控制,尤其是杂赛前不能过多地考虑比赛结果,以及失败所带来的压力,也不能胡思乱想,杂念丛生,而要使头脑清醒有序。

(3)进行放松训练,降低身心紧张度。

4.2 赛前淡漠状态解决的方法

(1)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所谓比赛动机就是指驱使跆拳道运动员去参加比赛的内部动力。只有具有正确而强烈的比赛动机,渴望参加比赛,跆拳道运动员才能自觉、积极地动员机体最大的潜力参加比赛。但动机也不能过于强烈,要掌握适度。否则,容易造成精神过度紧张而影响比赛成绩。

(2)增强跆拳道运动员的比赛信心。跆拳道运动员往往由于对比赛的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或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与困难,因而容易影响比赛的信心,为此,教练员应帮助跆拳道运动员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平时训练的基础,通过鼓励、动员、或进行过去成功体验的意象演习,或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暗示等,以增强跆拳道运动员的信心。

(3)提高战斗意志,增强竞争性和进取心。在比赛前要使跆拳道运动员逐渐处于一种跃跃欲试敢于对手比高低的竞争状态,形成高昂的士气和不怕任何困难的战斗意志,从而在心理上压倒对方。

4.3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解决的方法

(1)认真全面地分析比赛形势和各种利弊因素。要正确地自我评价,摆对自身的位置。比赛前客观地分析参赛各队的实力和技战术特点。(2)要充分看到我方有利条件和对方弱点,以增强自信心,先取得心理优势。(3)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和对方的长处,而不能盲目乐观。只有认清客观形势,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制定相应的对策。

4.4 到达理想竞技状态的方法

理想竞技状态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它是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对比赛的高度责任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只有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和做好充分的的赛前心理准备,及时地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全面提高运动员心理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赛前理想竞技状态。其主要内容有。

(1)确定任务,目标,增强田径运动员比赛信心培养最佳情绪体验及控制。

(2)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战斗意志,增强竞争性和进取心。

(3)建立赛前程序,使之习惯化适应运动竞赛水平的动机训练。

(4)适应比赛时各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特征训练,适应比赛所需的适宜的运动水平的激发、控制,调整训练,适应和排除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训练。

(5)关于比赛时战术思维模式和思维灵活性训练。

(6)各种专门的心理状态的调整、心理放松和心理恢复、消除各类心理障碍以及心理能量的储存和动员训练。

总之,主要应做到:理顺思路,调整情绪,摆对位置,掌握对策,树立信心,鼓起斗志,从而形成最理想的竞技状态。

综上所述,在比赛中,成绩的好坏,比赛的胜败,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与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在现代体育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小,所以精神和心理上的因素往往对比赛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本文分析,理想竞技状态是赛前最理想的状态,所以,倡导运动员、教练员多加注重理想竞技状态的培养,防止减少赛前兴奋、赛前淡漠、赛前盲目自信等状态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发生。让运动员竞赛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创造优异成绩。

[1]吴月英.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J].北海:北海市业余体校,2007(5):51~53.

[2]王乃英.竞技运动员的心理反应及自我调节[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3):48~50.

G886

A

2095-2813(2011)11(c)-0011-02

陶怡佳:女,硕士学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组讲师。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跆拳道理想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跆拳道奶奶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嘻哈跆拳道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