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①

2011-08-15 00:54钟喜婷杨进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网球场江门体育项目

钟喜婷 杨进波

(五邑大学体育部 广东江门 529020)

城市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①

钟喜婷1杨进波2

(五邑大学体育部 广东江门 529020)

通过调研广东江门侨乡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现状及前景,意识到城市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能够使城市知名度得到扩大,城市形象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城市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也使得高校体育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结果也是共赢的。

新兴体育项目 高校体育 互动研究

1 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同时也将其祖国的优秀文化带入了中国,他国的体育文化也慢慢在中国的土壤里埋下了种子从而孕育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体制等各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的腾飞也给国外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进入21世纪,科技信息技术引领着整个世界和时代前进的步伐,电视传媒的强大效力得到凸显,大型赛事的直转播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城市还是高校,都将与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新兴体育项目等概念的阐述及其共性特征

2.1 关于几种不同概念的阐述

从目前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论题“新体育项目”、“新兴时尚类项目”、“新兴体育项目”、“时尚体育”等等类似的提法较多,各自也有看似不同的定义。比如,新体育项目定义[1]:主要是相对在十九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兴起的以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所谓近代体育(也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运动项目而言,一大类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新体育运动项目群体。其次,新兴时尚类项目定义[2]:把近些年在高校中出现的、适合青年人的、属于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这几个相关概念范畴的项目统称为新兴时尚类项目。再次,新兴体育项目定义[2]: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版)中其定义为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新兴体育运动主要相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的,如攀岩、独轮车、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网球、现代舞蹈等等。

2.2 不同概念的共性特征

综上来看,“新体育项目”的定义更广义一些,范畴也更宽泛一些。“新兴时尚类项目”定义看起来包罗万象,实际非常具体化。“新兴体育项目”的定义相对来说将宏观和微观较好的结合到了一起。以上几种提法虽然貌似定义不同,但究其特征实则有相似之处。第一,国际特征。这种国际性指的是普及程度不一定是最高,但是很惹人瞩目;参与人数不一定最多,但是电视媒体经常直播。第二,时代特征。竞技体育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群众体育的发展。一个时代的奥运冠军或者世界冠军可以培养出属于他们时代的体育迷,上世纪排球五连冠时代多少中国人参与到排球运动项目中去。21世纪,随着我国女子网球在国际顶尖赛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越来越多的网球体育爱好者开始拿起球拍走向球场。第三,人文教育特征。新兴体育项目在普及程度不高,但却让人感到新奇而有趣味,给人带来身体上的健康和精神上的愉悦。不仅如此,有些项目还能给人以教育意义,培养人们的竞争理念和协作意识。

3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的开发现状与前景规划

3.1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与江门侨乡的渊源

(1)客观上得益于自然环境的优势。江门侨乡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水陆交通方便,陆路距广州、珠海100公里,水路至香港95海里,到澳门53海里;其次,海洋资源极为富饶,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少霜无雪,阳光充足,四季常青。再次,江门市位居粤西地区和西南各省通往珠三角和粤港澳的交通要道,扼西江以及粤西沿海交通之门户,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2)主观上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网协的努力。2003年8月市网协有关人士了解到国家网球队正在南方寻找训练基地,在与之进行沟通后将国家网球队青少年队伍2003年的冬训安排在江门,从这一刻起,国家网球队与江门的结缘正式开始。为充分满足国家队一、二队冬训场地的要求,市华苑宾馆在原有基础上再新建8片球场,目前,华苑宾馆网球中心已经拥有了16片室外场地和4片可开合式上盖的全天候网球场地。由于江门软、硬件良好,能够提供训练、吃、住一体的相对封闭的环境,已经完全符合了国家队一、二、三线队伍的冬训要求,中国网球协会(江门)网球训练基地的挂牌成立也就水到渠成。自2005年7月23挂牌以来,每年国家队的冬训都安排在江门训练基地进行。

3.2 江门侨乡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现状及前景规划

(1)群众基础。近些年,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到网球这项运动中来,江门作为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群众基础。首先,在学校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广泛开展网球教学与训练活动。其次,在社区宣传和推广网球运动。现在新建的小区除基本的健身设施外都新建了网球场,社区百姓认知网球从这里起步。《江门网球推广计划》中提出:到2012年江门市参与网球人数将由2万人增长到1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50%,该计划主要包括江门网球协会团队会员发展计划、大学网球推广计划、青少年网球推广计划。针对计划实施,江门市将大力开展寒暑假的短式网球培训和夏令营,同时,还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网球活动和竞赛。

(2)场地设施。据不完全统计,江门网球场与市区人口的比例接近0.5‰,即2000名城市人口拥有一片网球场,作为二线城市,这个比值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到2012年,江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增加300片力争达到500片网球场。如何达成这一目标?首先,依靠政府投入。目前由政府投入新建好的网球场共有两处:一是市体育馆新建的3片网球场;另外一处则是斥资1000多万元面积达50000平方米位于市体育公园内的12片网球场,是市区网球场较多、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其次,依靠民间资本的参与。江门拥有民间投资的天力、华苑、圭峰、十里方圆、凤飞云等多个网球中心。再者,将采取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等多种合作形式来建设网球场。另外,市直各单位将创造条件建一批网球场,镇街争取具有一片以上网球场,全市中小学各校也将建有1片以上网球场地。

(3)人才培养。走“网球活动育英才、素质教育结硕果”的育才之路,切实抓好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增强人才培养每一道“工序”,形成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人才生产线”,使网球学校成为竞技尖子的摇篮。要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第一,要引进优秀苗子。江门市网球协会于2005年1月成立了江门美格顿网球俱乐部,从全国招收网球苗子进行培训。从2005年的10名运动员、教练员,到现在发展到30多人,涌现出了张岳、陈瀚翔等优秀的运动员和安大鹏等优秀的教练员,在参加国内青少年网球赛事中先后获得过4次单、双打的冠军,其中张岳还连续4次参加国家青少年网球队的集训,并于2007年前往美国训练、比赛,获得一项单打比赛的亚军。第二,要加大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网球队的冬训已经连续5年落户江门,应该充分把握有效资源,积极努力带动全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目前,网球已经逐步进入大、中、小学的校园,这些学校已经将网球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开展,通过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最终向省市输送优秀的网球人才。

4 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与高校体育的互动

4.1 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受高校所在城市体育项目发展规划的影响。江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在保持原来的篮、排、足三大球等项目之外,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开了网球选项课和网球公选课,并将网球作为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这一举措既充实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江门普及和推广网球运动作出贡献。

4.2 高校体育师资的培养

高校体育师资力量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首要条件。只有具备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带出高水平的训练队伍。江门高校开设网球选项课和公选课,这一举动是与城市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紧密相连的,在学校缺乏网球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培养网球师资力量成为学校开设网球课程和特色体育项目的首要目标。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引进省队退役运动员的方式实现,也可将原有的体育师资放在国家网球基地进行培训,两者紧密结合最终培养出能够胜任网球课程的教学以及网球特色项目训练任务的优秀师资力量。

4.3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

新兴体育项目发展对高校体育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以及体育师资培养方面,由于网球项目的开展对场地有一定要求,学校必须有足够的场地能够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但值得一提的是,校领导非常重视网球特色项目在我校的开展,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建了多片场地至此已有室外和室内共19片网球场地。目前,除满足正常的教学和训练之外,网球场地既能够给校外的网球爱好者提供锻炼的机会,也能为场地自身的保养与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5 结论

5.1 网球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效应

自从2004年中国国家网球队前来江门冬训,以及2005年7月23日中国网球协会(江门)网球训练基地正式挂牌以来,从雅典奥运会的女双金牌,到澳网女双冠军、温网女双冠军,再到北京奥运会的女单前四、女双铜牌,中国网球特别是女子网球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国家网球队冬训基地的江门训练基地也不断创新,从2006年“中国网球风云榜”的最佳场馆奖,到中国网球队赠送“中国网球,江门福地”的锦旗,再到北京奥运会后的“突出贡献奖”,江门训练基地的成绩斐然。一个小小的网球让江门一步步演绎出“双赢”佳境,在为中国网球创造一个稳定的高水平训练基地的同时,江门自身获得了一个通过网球运动扩大影响力和加速发展的平台,江门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随之提升。

5.2 网球与高校体育互动模式值得借鉴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在发展过程中对地方高校体育的影响是相互的,国家网球训练基地之所以选址江门,是因为江门城市的优秀资源能够为国家网球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样,江门高校网球特色项目的发展也可以借助国家网球训练基地,通过观摩高水平网球队训练,以及整合江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高校资源组织校际比赛进行交流,让江门高校网球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高校网球水平的提升既是对江门创建“中国网球城市”的最好回馈,也是对城市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的积极响应,最终网球与高校体育的互动发展呈现双赢的局面,相信这种模式的互动对其它体育项目在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马铮.论新体育项目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教改的意义[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

[2]符文康.高校体育课程新兴时尚类体育项目发展的背景和开发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6):98.

G812.7

A

2095-2813(2011)11(c)-0051-02

猜你喜欢
网球场江门体育项目
广东江门380名50岁以上居民患膝骨关节炎情况调查
白宫建新网球场被批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占先
贵阳市奥体中心网球场钢结构安装施工研究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
江门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