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探寻①

2011-08-15 00:54尹萍荆光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体育管理

尹萍 荆光辉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浅谈我国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探寻①

尹萍 荆光辉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高校体育科学管理是搞好体育各项工作的关键,也是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从高校体育管理实际出发,依据高校体育发展的规律,对高校体育管理创新进行了理性探寻,提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和观点,供大家参考指正。

高校 体育管理 创新 探寻

科学管理对于提高高校体育工作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为有效改进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高校,应摒弃不适应高校体育发展的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手段,使之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模式,促进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为高校体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真正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激活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盘活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体育管理质量。

1 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组织各项工作,保证切实落到实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地位必须要得到承认与尊重,学校与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前提,是学校兴亡的根本。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能否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与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接班人来展开。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与人格。同时,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的计划与措施,并保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中,还包括其他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如:对物的管理。而所有对物的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对人的管理而展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对人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教师和学生都是使用体育物资和器材设备的主体,在体育管理工作中对物的管理,目的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高效、更方便、更快捷的使用这些设备。例如,在管理与使用体育器材时,就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使用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又如,利用网络媒介,收集一些与体育教学有关的为学生喜闻乐道的最新信息,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拓展学生视野,都体现了在以人为基础上展开的对“物”的管理工作。现代化高校管理理念要求体育管理工作必须在所有管理领域体现“人本主义”思想,使教学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以及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

2 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努力改进管理方法

针对我国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对所有涉及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人员、财物、信息等实施有序管理,使工作得以更好的协调发展;从思想上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学会自主求知、自主锻炼、团结协作,以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以及终身化;强调人的作用,尊重人的思想,设法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相关部门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管理方法,以弥补宏观管理上的诸多弊端,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采取目标管理法,将高校体育工作中处于各个层次的人员都纳入目标管理网络中,确保每一位管理者和实施者都认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充分调动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 建立高校管理机制,确保其高效性与灵活性

在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中,要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系统的整体认知体系,准确、合理的划分子系统,并努力保持体育管理整体系统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良好配合,以及体育管理系统本身与子系统的开放性,保证其与外界进行物资、信息和能量的不断交换。如此一来,体育管理系统就可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转变,一部分转变为系统的一部分,一部分也有可能从系统中分离出来,融入外界环境中。这种分离具体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不同部门的相互合并、不同部门之间人员的调动等。这种管理机制的建立,使得各个子系统可以根据体育总系统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自我更新与调整,从而实现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合理化、协调化,有利于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4 注重管理者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作为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者,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如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用人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等,由于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辅助性、服务性,所以要求管理者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管理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业务素养,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还要具备行政管理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按照正确的管理原则,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各个阶层人员的运动热情,保证高质高效的实施体育管理工作。

其次,作为高校管理人员,在进行问题研究时,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而是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创新精神实施管理,并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做出相应调整。

其三,提高管理者的民主意识,在制定各种方案或制度时,要广泛征求各阶层意见,鼓励各个阶层踊跃参与,提高全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作用以及特长人员功能,以顺利完成高校体育管理工作。

其四,管理者还应具有较强的言谈交际能力,善于争取领导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协助。

5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的本体部分及相关部分都将先后参与市场竞争,虽然参与的程度不同,但依法竞争却是体育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中要运用法律手段对各种体育竞争活动进行必要干预和调节,使体育竞争活动符合法律规定,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优于体育执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涉及范围较广,所以具体操作中要注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一方面要确定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执法部门职责明确、权限清晰;另一方面要在体育行政部门内部设置具有执法力度的执法机构,并培养一支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熟悉体育专业技能的执法队伍;还有一方面不仅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监督功能,还要建立体育行政建议制度及诉讼制度,以维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作为体育行政部门,还应接受上级部门、国家检查机关以及群众组织、舆论媒介的监督,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就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6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实行开放式教学

高校的体育管理不仅包括课内体育教学,还涉及到课外体育训练。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对课内体育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联系,还可以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奠定基础。

7 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实现有效管理评价

评定体育教师的工作表现,是高校体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想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工作,就应先抓好对教师的评价工作。科学、合理、有效的评定不仅是晋升职务的重要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学校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有效评定,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因此,高校要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则进行民主评定,以促进高校体育管理体系的民主化和高效化。

8 结论与建议

管理是一门科学,高校的体育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做好它并进行创新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以上仅是本人的几点浅见,为了更好的在高校体育管理中进行创新,这需要我们高校体育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探寻,为高校的发展不断的努力提高管理质量,使其沿着科学化的目标前进。

[1]周小敏.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新思考[J].管理观察,2009(7).

[2]付戈弋.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3]华雪玲.高等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初探[J].体育科学研究,2005(3).

[4]张冬梅.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5]黄世华,王胜.加强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G803

A

2095-2813(2011)11(c)-0073-02

尹萍(1985~):女,湖南衡南人,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研究方向:体操教学理论与训练。

荆光辉(1956~):男,湖南长沙人,教授,体操国际级裁判员,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体操教学理论与训练。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体育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我们的“体育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