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1-08-15 00:43万云波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万云波

(中国石油大学党委组织部,山东青岛266555)

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万云波

(中国石油大学党委组织部,山东青岛26655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和实现高校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学习型党组织不是“学习”和“党组织”的简单叠加,而是二者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质的飞跃。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于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宣传、完善制度、优化载体、注重实践,使认识、措施、保障和落实等到位,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目前,各个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外形势,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自身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兼顾学习型组织和党组织两方面的属性,既能反映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又能体现党组织的本质特征;既要遵循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又要发挥党组织的自身优势。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应当发挥党在长期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强大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把抓学习上升到组织原则的高度来认识。

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是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自身建设的又一重大创新,这种创新兼具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要科学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内涵。

所谓“学习型”,就是指学习要成为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类型、一种状态、一种模式。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正是这种观念在政党及其组织建设中的体现。所谓学习型党组织,是指党组织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创新知识,具有持久创新能力去创造未来的党组织。

作为一种党组织的发展模式,学习型党组织是通过汲取学习型组织理念而形成的。它是组织成员学习先进的学习理念与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成为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与创新力的组织,其实质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构成。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绝不是抛开党组织的基本属性去创造一个全新的组织,而是在兼顾学习型组织和党组织两方面的属性的基础上,使二者在学习型党组织中得以统一;在满足学习型组织基本要求的同时,仍要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自身优势。因此,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过程中,仍要坚定地注重党在长期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强大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也就是要求依靠坚强的组织和组织制度落实学习的长效性,能够将学习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上升到组织原则高度来认识,使之成为自觉的组织行为,从而逐步实现党内组织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1]

学习型党组织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根本目标,不断更新、完善党组织现有的行为制度和学习理念;不断赋予学习新的功能并进一步强化,形成一套能够刺激党员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机制和动态过程;将学习贯穿组织活动的始终,形成反思、反馈、共享、互动的有活力、有效益的学习,促使成员树立自觉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创新的持续性,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组织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组织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高校党组织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高校是知识的殿堂,是倡导人类文明、引领社会进步的先行者,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伟大历史使命,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党组织与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如何等,都直接关系到高校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育人目标的实现。[2]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虽然是以“学习”为基本特征,但绝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和“重视学习”,而更应该强调学习的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性、学习的效能性。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不是“学习型”与“党组织”的简单叠加,而是二者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质的飞跃。[3]

由此可见,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既有一般学习型组织的共性,也有自己特有的个性;既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等先进理念与机制,同时又更加强调拥有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创新力,是一种追求卓越、不断进步的政治组织。

二、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和优势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

中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组织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于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加强党组织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促进学校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

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要实现党员个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学习型党组织是促使党组织全体成员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的有效形式,是促使党组织全体成员不断创造、不断修炼和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工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将人的发展内化为队伍本身的活动,促使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树立重新学习、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自觉做到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从而促进党员个人的全面发展。

2.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高校党组织的建设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以专业为基础的教学科研组织中党建工作薄弱;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重发展、轻后期教育的问题;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等。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习调研,深入学习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拿出解决的办法并落实之。因此,要深入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真正成为领导高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核心。

3.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建设优良校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优良的校风是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行为和作风,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校风、教风和学风都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具体反映,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营造严谨治学、勤奋好学、热情向学的学习风气来实现。通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可为高校“三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高校党组织要带领广大党员加强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科学谋划高校的发展之路,围绕建设和谐校园的各项目标,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增强提升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和谐校园的本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4.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统一发展愿景、形成合力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给中国的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各高校根据规划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了各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高校的发展目标,规划了发展蓝图。就每个党组织的成员而言,要认真学习领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蓝图,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结合自身实际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在全校党员中形成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合力和凝聚力、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共同愿景,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党员以这一愿景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二)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优势

1.人才优势

人才是高校的支柱,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组织广大师生,特别是一些学者、专家力量解读和深入研究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在大学及社会上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在学校以及社会上积极倡导和引领一种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风气。

2.资源优势

高校拥有数字化图书馆以及网络学习平台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广阔、高效、便捷的学习平台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信息资源优势,利用多种先进的媒体传播手段,把各种信息资源变成各级党员干部武装头脑的取之不竭的资源。

3.氛围优势

高校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它是高校全体师生共同认同和遵循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师生精神面貌等的集中体现。高校通过校园舆论阵地建设,能够积极调控和引导校园舆论,在全校形成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氛围。

4.创新优势

高校师生具有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易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创新力的特点。同时,高校也是思想理论碰撞、交流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与提高的欲望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对学习和创新始终充满渴望。在高校中,古今中外的思想、理论、学说相互撞击、相互交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以其强大的导向功能辐射影响全社会,堪称社会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的发源地和集散中心。

5.辐射优势

高校因其雄厚的各种资源优势,为社会搭建各种合作交流的平台,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理论及社会问题的合作交流活动。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高校通过举办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创新的科学的理论思想,破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难题,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向,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尤其是一些国家重点大学,可以通过校内外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以学术交流促进、带动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在较高层次上的发展,并以其强大的导向功能辐射影响全社会。[4]

三、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举措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高校既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也不能按照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照葫芦画瓢,而要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模式,把提高素质能力作为着力点,把推动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作为实践平台,把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作为现实课题,把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作为重要保障等,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新特点,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提高质量和效果。[5]

(一)加强宣传,认识到位

行动取决于思想认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应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因此,学校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校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重要举措,宣传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部署、要求。同时,学校要及时发现、总结各单位在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报道推广,大力宣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等先进的学习理念,使这些先进理念在全体党员中深入人心,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人人注重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改造环境是一个内外互动的过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本身也是促进组织的体制变革、文化提升的过程。通过学习更新观念、转变习惯、树立新风,使党组织及成员从不必要的活动中解脱出来,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导价值、一种常态行为、一种进步之道。

(二)完善制度,措施到位

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因为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体现知识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制度,形成用制度管学习、用制度促学习的长效机制,不仅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保障,而且是衡量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现代化的本质体现。

1.建立健全导学机制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是关键。有了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组织内部才会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探索的风气、实践的风气。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学校各总支年度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把本单位学习成效与责任人政绩挂钩,与其他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

2.建立健全学习动力机制

首先要组建学习团队,使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归属于至少一个学习组织,形成人人参与学习的格局;其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评比竞赛活动,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和奖励,并在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上得到体现,形成鼓励学习、鼓励创新的用人导向,激发人们学习创新的内在活力和动力。与此同时,应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增强党员约束自我、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强化学习的外部压力,把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学习动力,达到学有动力与学有压力的双面互动。

3.建立健全学习资源共享机制

应根据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整合学习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社会教育资源,逐步打破高校之间的壁垒,形成强大的创建合力,促进信息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网络化、开放式的团队学习格局。

4.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要制定学习型党组织考核评价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绩效评价体系,对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实施动态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对个人、组织的学习进行考评,评估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效果。通过制定具体、细化的评价标准、分值和等次,采取书面测试考学、民主测评评学、查阅笔记督学等办法,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专项考评,与年终目标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表彰奖励、提升任用挂钩,督促加快学习进度,力求学习深度,保证学习质量,从根本上防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走过场、形式化。

5.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保证在学习时间、学习经费上舍得投入。要在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方面必需的经费和投入上给予保证;要加大培训投入,使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受高质量的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要加大硬件投入,加强各类学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新兴媒体,特别要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阵地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优化载体,保障到位

优化校园网的功能,构建网上办公、学习、交流和成果共享平台,鼓励党员干部利用互联网等开放、高效、便捷的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网上多内容、可选择、跨时空的学习条件推进网上学习,这是促进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并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要开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题网站,实施“学习活动进网络工程”,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课件点播、下载、在线交互、网上作业、网上测试、信息查询、学习交流等网络功能。设置“学习广场”、“视频讲学”、“他山之石”、“网友论学”等多个专一性的网络信息库,构建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网络环境。学习型党组织专题网站,首先必须是一个开放与自主的平台,每个党员都可以在这里拥有自己的空间,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其次必须是一个互动的空间,可以相互参与到不同的主题中去,一起分享最新的社会舆论、学术观点等;再次信息更新要及时,关注社会最新焦点与流行趋势;最后是栏目必须丰富多彩,适合党员干部的特点。开辟学习型党组织讲坛、网络课堂、学习沙龙、知识竞赛等,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情趣,强化学习效果。

(四)学以致用,落实到位

高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在学习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紧紧抓住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关键,把学习同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相结合,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促进高校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领导决策的实际能力,使之有力地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6]

1.转化学习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一抓手,高校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狠抓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上下功夫,力求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创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国家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培育国家教学名师;打造国家级特色专业,培育国家级精品课程,创新国家级教学成果;加强学生管理和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使就业率保持持续增长。

2.转化学习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推动,高校要进行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修订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工作奖励办法等制度,为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3.转化学习成果,推动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高校要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实施人才建设的“一项工程、四个计划”(即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学者特聘教授计划、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科技创新与教学团队支持计划)。增强人才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规划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引培并举”的人才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努力形成人才脱颖而出和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4.转化学习成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化

高校要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制定出带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积极培育以校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制定并实施高校视觉文化系统,树立高校良好的对外形象。开展“百部电影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精心打造高校文化活动品牌,努力形成富有高校特色的育人文化。

学习不是目的,落实才是根本。党员干部要勇于把新的学习成果运用到指导实践工作中去,敢于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始终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保持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锐气,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和实现高校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高校党组织要勇于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在深厚的理论和知识底蕴中,使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建设得以增强,使领导班子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得以提高,使党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得以提升。

[1]马席克·沃特金斯.21世纪学习型组织[M].沈德汉,张声雄,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145.

[2]朱欣野,刘西金.努力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学理论,2010(33):249.

[3]王亦农.高校应走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前列[J].学习参考,2010(5):26-27.

[4]王莉娟.关于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122-124.

[5]梅岩,金官布.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引领作用[N].青海日报,2010-05-10(7).

[6]王炳林.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途径[N].北京师范大学报,2010-06-30(2).

[责任编辑:陈可阔]

Some Profou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typ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 Yunbo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Shandong 266555,China)

It is naturally required to construct the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e Chinese-featured high education construction and in realizing its historic responsibility.The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does not merely refer to the simple meaning of learning and the Party organization,but mean the qualitative leap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parts.It is irreplaceable to construct the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campus,wholly promoting the Party members'quality,enhancing the Party building and advancing the high education career.In constructing the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ropaganda,perfect institution,optimize carrier,highlight practice and put recognition,measures and guarantee in place so as to transform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to the impetus for the university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learning-typed Party organization;construction

D26;G64

A

1673-5595(2011)06-0048-05

2011-06-20

万云波(1968-),男,山东牟平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组织部部长,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清华党组织公开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