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

2011-10-20 05:16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者创设

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五系,河北石家庄 05000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

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五系,河北石家庄 050003)

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所在。文章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概括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过程与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的评价要点。

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信息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普及,信息化教学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导趋势。院校现代化教学建设的本质就是推进院校教学的信息化进程,最终形成信息化教学形态和模式。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所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统筹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从 “听、记、背、练”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主动探究学习方式转变,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而来的。其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调整和丰富自己经验结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个人经验与主动参与起着积极作用,学习者在自己的经验背景基础上主动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即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传递来的,而是在学习者自身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的。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自主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别人的帮助,通过必要的交流,达到意义建构。因此“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1][2]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具备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并非仅仅指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领域的介入,而是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外在显著特征,在更深层面上,它还涉及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3]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者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学的工具,教材是教学的内容,课堂是教学的主要环境。而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不再是权威,而转变为帮促者,通过帮助学习者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者,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习者,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学习者的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

二、实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有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之相适应。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征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形成了更具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

1.把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未来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发展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性。认知建构主义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上是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方向的过程。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者,教师的职责变为通过指导学习者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在学习时的各项具体活动中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学习者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协同作业、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我们只有加强自主性学习能力,才能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

2.通过“情境”传授学习技能

杜威曾经说过:“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思维起源于疑问。”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它可以是现实的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得到的仿真场景,让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布鲁纳认为:“让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所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即以“任务驱动”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来引导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学习者探索,从而使学习者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举一反三,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使“协作交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者通常是以小组或其它协作形式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担当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任务,学习者之间相互协作,共享他人的知识和背景,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因此,在设计协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时,就应考虑把学习者本身也视为他们彼此学习的一种“资源”。而且这种“协作交流”不仅局限于学习者之间,也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

4.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促进“意义建构”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设计需关注信息技术运用方式的变化,技术工具的关键作用不是以操练的形式来呈现信息,而是以提供探索问题的手段和资源来支持学习。这些工具和资源应当与学习的目标任务相关,且能够帮助学习者解决问题,促进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

三、实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习者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习者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习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4][5]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让学习者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中,使学习者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各种策略与方法。首先要逐步引导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风格、现有基础与水平、兴趣爱好等做出确定与分析,并根据平时对学习者的观察与了解,对学习者做出的自我分析进行肯定或进行修正,而后再依据建构理论对教学的各关键要素进行设计,具体过程如下:

1.引领学习者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

教师在明确总体和阶段性教学目标之后,可以引导学习者根据阶段性目标,结合自身的情况分析制定相关的子目标,这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学习基础较好的学习者制定的子目标可能会比较少,而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习者则需对阶段性目标进行更细化的划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醒学习者学习的总目标以及现在所处的位置,可以利用PPT展示学习的路线图。

2.设计学习任务与问题

学习任务与问题的设计需由教师与学习者共同参与,根据阶段性目标,设计真实的问题和有针对性的任务。“问题”应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要真正对学习者有所触动。任务要有伸缩性,既要接近学习者现有的能力,又保证更多的学习者有成就感。同时,还要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满足高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此外,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一些任务在课前预先布置,鼓励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究,以提高教学效率。

3.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与实际经验相似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来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生动性、丰富性,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教育实践表明,学习者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把握何时、何地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应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将课堂教学与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相联系,在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传授学习策略和技能。教师可利用丰富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以下情境:

(1)创设故事情境。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 “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尽可能多地调动学习者的视听觉感官,进而理解和建构知识。故事情境让学习者感受之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进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握形象思维的右脑兴奋,表达时掌握抽象思维的左脑兴奋,左右脑交替兴奋,协调工作,挖掘大脑潜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在教学过程中个体觉察到一种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这一心理困境使学习者产生内心冲突,使学习者在对知识的渴求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实验心理学的经验表明,通过多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更容易引起学习者积极的情绪反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总之,课堂故事情境的创设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

(2)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内容与学习者求知心理之间设置疑问,将学习者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问题情境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真实性,即一个真实或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习者感到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一些死知识,而是学以致用;二是悬疑性,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习者想知道但又利用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仅可激发学习者的探求欲望,还可以引导学习者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进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信息化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模拟实验等多种途径创设问题,并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来提高问题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3)创设模拟实验情境。设计模拟实验环境,就是设计与主题相关的,且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然后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和信息资源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伴有生动情境刺激的学习活动,可以调动学习者积极愉快的学习情绪。教师可依据客观的实验原理,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情境,集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视频于一体,创设出生动、形象、直观的实验环境和实验结果,使课堂教学转变为集多种感官于一体的交换操作,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4)创设协作情境。设计协作环境是利用网上多种交流工具如MSN、E-mail、QQ 等,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由于信息化协作学习环境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使交互变得更加容易控制。教师要掌握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逻辑序列和目标的合理安排,更多的是学习者的协作情况、学习过程的规划设计。协作情境与外部世界具有很强的类似性,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协作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

4.开发信息资源

教学情境的创设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若忽视了信息资源的开发,教学情境将成为“空中楼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异常丰富,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找到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然而信息的无限性与媒体的丰富性又容易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盲目性。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应提供必要的引导,及时地为学习者提供一些寻求有效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当学习者在学习新的或较难的任务时,教师可直接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源,包括演示文稿、作业范例、单元问题、学习指南等。或者由学习者借助于教师开发或链接的信息资源,通过搜索、收集、处理信息,间接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后一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自身的信息素养,使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由此,教师在开发信息资源过程中,要考虑信息资源是否具有“低门槛、高天花板”的特征,既要有利于基础较差学习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帮助,又要使高水平学习者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5.设计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的设计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教师须动态把握教学进程,更多地关注不同层次水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按照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来进行分组学习。由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对教师的注意力相对“弱化”,因此,教师有机会关注那些不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免其在课上因困惑而产生消极情绪。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要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并非仅仅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要密切配合,不断对教学进程适时做出必要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教学目标制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教师要对自身做出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相关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设计中是否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等。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帮助学习者对其阶段性学习目标做出评价,主要包括各阶段目标是否符合整体教学目标,详略是否得当,路线图是否清晰可行。

2.情境创设的科学性

情境创设的科学性主要包括:故事情境的创设是否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模拟实验情境的创设是否具有真实性和直观性,协作情境的创设是否具有整体性和交互性等。

3.教学设计的普适性

一方面,教学设计是否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的差异很容易地进行修改,以便应用到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框架、内容对其他课程是否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4.学习情况掌控的有效性

即能否对教学进程中学习者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把握。教师需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出详细的量化评估指标 (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等)、对应权重、评估模型及评估人 (教师、学习者本人或其他学习者)。必要时还可借助一些信息化技术手段辅助进行,如开发学习者学习效果动态评估软件等。

结束语

由于教学科目与教学内容的不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步骤及评价要点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也应遵循课程之间的差异,且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而应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遵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运用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进行实施,从而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1,(3):3.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7.

[5]谢康,陈丽.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4):55.

(编辑:王天鹏)

G420

A

1673-8454(2011)06-0015-04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者创设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