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2011-10-20 05:16沈春妹耿立波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评价课堂教学

沈春妹,耿立波

(1.吴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221;2.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沈春妹1,耿立波2

(1.吴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221;2.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评价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教学评价方式急需改革,需要改进观念,进行多元改革。文章对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从教学评价的分类、注意问题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多元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一般只有一个简单的期末成绩,或者连期末成绩都没有,就只有一个会考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生源相对较差的学校,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信,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给他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约束他们,当他们想偷懒时想到教师会讲、会查、会点评,也就慢慢养成做好信息技术作业的习惯了,促使他们在学习中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收集整个教育系统或某个侧面的信息,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加以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王汉澜,1999年)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结合本学科特色,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评价的分类

从对象上分,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师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创意、作品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生生互评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不同评价方式多元结合,让学生充分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

单一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如何多元结合,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智慧变得尤为重要。

1.师评

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学生向着良性方向努力。例如一个学生在做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教师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在旁边看着,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教师更是借机表扬:“瞧,就说你一定行的吧。”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畏首畏尾,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了。口头语言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单一的赞美语言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就大大减弱了其激励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个人纵向的发展,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对于后进生要多鼓励,有了进步及时表扬,要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改进。在学生评价中,笔者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

②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③能否积极地表达、交流。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说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批评。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赞赏。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④是否善于合作。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善于合作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课堂上进行培养。

⑤是否兴趣浓厚。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对网络。

⑥和以前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

课堂时间比较有限,要把握好学生自评的时间,笔者把内容做成了电子文档(见表1)发给学生,完成提交。要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有信心、有兴趣继续努力。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教师能够进行反思,调整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表1

比如《信息的编程加工》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激起学生兴趣,逐句剖析计算机画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的程序(见程序剖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程序剖析实例:

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程序,把图像改成开口向下。这个任务基本上学生们都完成得很好,但是后来要求同时绘制这两条抛物线时,完成的学生就明显少了,特别是笔者要求把开口向下的改成绿色时。表格所填内容也反映了学生关于颜色的部分听不明白。原来,笔者想给他们补充一点RGB的知识,却发现放在这堂课上不合适,课堂时间有点紧。课后进行了反思,觉得这部分知识还是放在网页制作中讲解背景颜色的时候更合适,后来实践证明这样学生们更容易听懂。

3.生生互评

对于生生互评,笔者考虑到课堂纪律,采用了“同桌互评”的方式。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能发现别人的不足,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课堂氛围。如在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你觉得他的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让他说出作品需要修改的地方,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接着也请被评价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创意与想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观察。

案例:

在《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一课有一个环节是设计图像表达信息,我们利用七巧板构建各种运动造型,让学生做完后,设计如下评价交流环节:

①学生互评:说说他的作品怎么样?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②学生自我阐述:介绍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完成的,哪些地方自己比较满意,哪里还不满意?

③师评:补充观点。

④继续修改作品。

⑤下一节课,在教师课后批改后展示优秀作品,被选作品的创作者当众演示,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最为熟悉,可以很好地讲解,同时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度评价的方式。

在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发现别人作品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不同要求地进行评价和鼓励。学生互评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正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提高信息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操作方法。

三、教学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评价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公平性

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每节课结束前都要展示几名学生的作品,认为这是课堂评价的一个环节,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只评价这几名学生的作品,在那么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是很难找到真正优秀的作品的。这种评价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努力,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减弱他们的学习兴趣。要面向全体学生,需要教师的付出与耐心,需要在课后认认真真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后批作业,挑选优秀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他有所进步的情况下及时表扬,对学生们做得不对或者不规范的地方进行讲解演示。笔者根据一年多的实践经验,觉得这种做法有很好的效果。当然,对于任教班级很多的教师,这可能是项很艰巨的任务。

2.课堂评价反馈要及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些现象:有些教师只布置练习不反馈,长期下来,学生发现做可以,不做教师也不知道;也有些教师虽然收作业,但迟迟不批改,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再期盼教师对作业的反馈了;也有教师虽然批作业,但只是大体浏览一下给个评价,至于做得如何并不重要,这些不恰当的评价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曾在私底下听到学生议论“信息技术课的作业无所谓,反正教师就是随便看看,混混就行”,“我们不交,我们没有负担,教师也没有负担”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尽快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反馈结果,以保证学生还没有遗忘作业内容时就看到反馈。针对具体问题就事论事,采取积极性评价,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给学生真正的帮助。如希望学生更换网页字体颜色,可以用“这里使用灰色字体,是否更容易与其他颜色搭配呢”这样的建议,而不是用“网页字体颜色使用不当”这样直接的否定性语言。

3.评价方式要多元化,不能只注重结果

平时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使各校学生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教师只是期末让学生做一套练习就作为他们的成绩,也有些教师甚至只是凭印象打分,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忽视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过程,过多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过程性评价。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多种方式多元结合进行评价,以“评”促“学”,鞭策鼓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

[1]肖伟东.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DB/OL].http://www.shimen.org/web/resource/XinXiJS/show.aspx?id=18&cid=8.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

[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探微[DB/OL].http://www.lw61.com/free/lklw/200905/235.html.

[4]齐素梅.浅谈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之教学评价[DB/OL].http://blog.whjy.net/user1/10/33192.html.

[5]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三——教学评价[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6).

[6]魏小山.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实践性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7).

[7]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8]李广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维度探究——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9]贾丽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研究[DB/OL].http://beiguan.zhaoyuanedu.cn/show.asp?id=2456.

(编辑:王天鹏)

G40-058.1

A

1673-8454(2011)06-0026-0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评价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