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1-12-08 03:22柴如鹤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理工科大众体育教师

柴如鹤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柴如鹤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大学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为了适应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要求,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更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要达到综合化;加大投入,以提高体育教学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注重教材建设,突出特色教学。

大众高等教育;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课程改革

Abstract: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from the elite higher education stage to th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stage. During th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stage, the university mainly foster the constructors of every walk of life, which needed by country. In order to adjust to demands of th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the colleg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eed carry out omnidirectional reforms, update the logos of courses; achieve intergration of courses target; increase investment to promote teaching condi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bring the studying enthusiasm in pla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E teac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 in order to st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Key words: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Corriculum Revolusion

CLC number: G807.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1)01-0057-03

21世纪是一个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科学与技术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进而取决于教育的竞争,纵观世界各国,无不对于教育更加重视。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大众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同时提出改革建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在新的世纪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1 大众高等教育的含义

西方一些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等阶段。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高于适龄人口的50%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到普及阶段,发展中国家逐步进入到大众阶段。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地区已进入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以下原则:发展速度要适度;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发展终生教育[1]。

2 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2.1 课程理念落后及错位,课程目标单一

我国传统体育课程受前苏联的影响,主要是以掌握“三基”和增强体质为主要目标,以学习运动技术为主,要求技术动作规范化,教学正规化,以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为主,注入式教学,学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课程目标单一,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

2.2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由于现行高考制度的负面影响,中等教育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学校资金短缺,体育器材匮乏,体育课程的质量比较低下,造成了学生体质的下降。

进入大学以后,由于高校扩招,学校规模扩大,但相应的软硬件没有跟上,体育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加之理工科院校繁重的学习压力,一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降。

2.3 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满足不了体育课程的需要

部分理工科院校由于经费紧张,加之对体育教学不重视,体育设施、器材等难以满足体育课程的需要。体育场馆面积过小,多个班在一起上课,体育课程质量不理想;学生喜欢的一些体育活动,如轮滑、高尔夫、网球等,更是由于没有相应场地,而无法开设或是只可以满足少量学生学习的需要[2]。

2.4 个别体育教师素质偏低

进入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后,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人数突增,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过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提高业务水平,教学和科研能力下降。另外,从学历和学位的角度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在理工科院校中还占有相当的比重,具有博士学位的体育教师数量极少。时代在发展,但一些体育教师并没有与时俱进,难以适应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需要。

2.5 体育教材需要更新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教材是实施体育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教材又能反映出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3]。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的教材比较陈旧,更新速度慢,有的只有国家教材,缺乏富有特色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体育教材要有地域特色,比如东北地区的体育教材要体现出冰雪文化,但是许多理工科院校体育教材没有体现出冰雪特色。

3 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3.1 更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综合化

3.1.1 更新课程理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第二,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第三,树立“健康体育”的观念,“健康体育”的内涵包括:增强学生的体质,体高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第四,倡导“快乐体育”理念[2]。

3.1.2 课程目标综合化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领域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4]。这一课程目标的规定,符合我国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对人才的要求,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也应按照这一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改革。

3.2 加大投入,提高体育教学条件

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必然要求对高等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造[5]。应更新、改造体育教学设施、器材,比如建设网球场、轮滑场、游泳馆等,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3.3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简称“三自主”。“三自主”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思想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要体现“三自主”思想,使体育课程面向所有的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内容吸引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方法吸引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评价吸引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热爱体育课程,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3.4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

3.4.1 理工科院校体育教师的条件 第一,要有高尚的师德;第二,要有全面、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第三,应具备较强的体育专业能力。理工科院校体育教师是学生健康身体的守护者,他们肩负的使命很重,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大众化阶段,要体现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技能。

3.4.2 提高理工科院校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 第一,严格聘用制度。要提高理工科院校体育教师的素质,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要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吸收到理工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中来。第二,加强在职培训与交流。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为了使理工科院校的体育教师适应大众化阶段的要求,就要不断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更新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学生要的要求。第三,重视科研工作。“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既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又能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鼓励理工科院校体育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

3.5 注重教材建设,突出特色教学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套完整的教材,除教科书讲义等基本教材外,还应包括与之配套的辅助教材[6]。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教材除了应有国家统编的教材之外,适应地方办学特色和本校特点还应有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只有注重教材建设,才能突出特色教学。从地域上讲,北方地区应突出冰雪特色,比如多开设一些滑冰课、滑雪课,还有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雪地足球等,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南方地区也应根据具体情况使开设的体育课程突出特色,比如适应气候炎热,适当增加水上项目的教学。少数民族地区的理工科院校体育教材可增加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国家统一制定的教材,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具体情况,应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适当采用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

体育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全体性、全面性和自主性,即体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制定体育教材时,要考虑到让每个学生都获得锻炼的机会,都得到全面的发展,都能主动地、积极地从事体育学习活动。

在教材建设方面,还要体现理工科院校的特点。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比较偏重抽象思维,更善于思考,在编写教材时,要突出体育动作的原理。理工科院的学生在学习体育动作时,懂得了动作原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更容易满足他们探究的需要,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 结 语

历史的车轮迈进了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阶段。大众高等教育比起精英高等教育,是一个新的飞跃。体育课程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的体育课程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材、体育设施、体育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统筹兼顾,以取得最佳效果。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8-75 .

[2]郭洋波.公共体育教学在理工科院校的改革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71-74.

[3]徐和亮.狠抓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工科教育, 1995, (1): 44-45.

[4]方 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层次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109-112 .

[5]浩 歌.高教现代化建设号角该吹响了[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4): 1.

[6]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45.

Research on Refor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of the Colleges of Science and Egineering in th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Stage

CHAI Ru-h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Heilongjiang China)

G807.4

A

1008-2808(2011)01-0057-03

2010-09-17;

2010-10-21

柴如鹤(1977-),男,讲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理工科大众体育教师
不理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