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

2011-12-08 03:22姚小燕刘继志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体质标准体育

姚小燕,刘继志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

姚小燕,刘继志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通过查阅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文献资料,在研究美国、日本两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我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特征、内涵、存在问题及需采用的方法原则和发展策略,为推动我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整体水平提供了参考。

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发展策略;比较研究

Abstract: According to reviewed literature related to physical and health of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United States, Japan development status to study, to comparative studies the physical health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tudent Physical and Health Standard", described in our province students physical and health characteristics, content, problems and methods to be adopted in princip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province students physical,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whole community, so that provision reference.

Key words: Physical and health; Overall level;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Comparative study

CLC number: G80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1)01-0079-04

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实施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新《标准》),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研究资料表明,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除了受到遗传因素、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之外,学校体育对体质健康也是影响因素之一[1]。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涵盖了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身体健康范畴[2]。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黑龙江省学生体质下降同样存在刻不容缓的问题。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的体质生长发育水平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营养条件、体育锻炼以及遗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帮助学生自身对体质健康含义的真正理解,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建立终生体育的思想,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政府相关研究部门应根据我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特点,结合自然地理环境,采取相应措施,促使改善和提高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工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相关文献资料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有关学校学生体质研究的文件;国家教育部相关的法规、文件,查阅了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相关文件与资料,从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体质是人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健康是体质状况的反应和表现。随着各历史阶段的演变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体质和健康的概念日趋完善。我国将体质定义为: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3]。美国将之称为“体适能”,日本称为“体力”。

随着健康多元化的开拓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概念相继3次修改,将其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

2.1.1 国外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 美国以颁布《体力测验法》为标志,对体质健康研究,已经走过近120年的历程。现今,美国在体育和医药科学中的研究认为:总的体质应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体质,认为身体的体质是是其他体质的基础[6]。美国体质研究紧密结合学校体育课程,在各州、各学校都实施各自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计划,从而推进国民健康。美国学校体育由身体运动素质发展向身体素质发展过渡,测验方法和指标均采用了美国健康、体育、娱乐和舞蹈协会(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 缩 写 为AAHPERD)开发的身体健康素质测验(The 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est)。制定了各个年级学生体育及格测验标准,并对运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1987年,美国的有氧运动研究所建立了计算机程序化的健身测试计划,公布了新的测试方法“physical Best”,包括1英里跑/走、皮下脂肪厚度、BMI、坐位体前屈和引体向上等,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是保存和研究青少年儿童体质资料最完整的国家,有100多年的研究史,体力测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甚至实现了规格化、制度化和标准化。60年代,学校体育就以“技术教学”为中心,颁布了《小学低、中年级运动能力测验实施要案》,70年代提出“提高体力”,80年代以“快乐教育”为中心的学校教育,由关心竞技向关心娱乐和游戏的观念转变。日本的有氧耐力评价在20岁以前采用1 500 m(男)、1 000 m(女),20岁以后则将跑改为走。体力测定标准不断修改制定,1999年将20m节奏往返跑设为耐力测量的选测项目之一,日本目前采用的测试指标包括:反复横走、1 500m快走或跑(男)、1 000m快走或跑(女)或可选择20m往返跑、立定跳远、握力或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

2.1.2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 受国外研究的影响,我国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快速发展。自1979年以来,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在各个不同时期,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的特点,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继承成功经验,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基础上修订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锻炼项目和少数运动技能项目特点是锻炼效果好、实效性强、简便易行,共计23项,对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在全国甚至是世界运动会上,我国学生运动员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示了我国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成果[7]。北京奥运会奖牌榜荣登第一,温哥华冬奥会实现突破,但辉煌的战绩无法掩盖一个尴尬的现实:中国青少年的体质10年连续下滑,有的指标已经连续20年下滑。2006年8月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明显增加,这一切都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升学压力大、睡眠不足正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余暇锻炼时间减少,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增加[9],导致学生体质问题的出现。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生为了大学升学考试,经常每天学习超过12个小时[8]。季成叶[10]指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肥胖流行具有4个重要特征:不同群体呈阶梯式分布,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流行率越高;超重和肥胖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儿童期高于青春期,7~12岁小学男生成为肥胖的高发群体;越是收入高、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家庭,越是有祖父母辈精心照料的家庭,肥胖发生率越高,与发达国家的情况刚好相反;同时,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高度重视,把学校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和切入口。

2.1.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 经济快速的发展,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测试项目、权重系数、评分标准及评价等级等方面都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许多教育专家和体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测试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给予肯定并提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对测试项目的研究;②对标准的实施效果情况的研究;③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教师理解情况的研究。

针对标准设立的选测项目,吴嘉玲,平越[11],认为能够方便不同地区和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任利敏[12],认为有利于在锻炼身体的过程,实施教测分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是郑殷珏,等[13]研究表明,国内的很多学者对部分选测项目提出了质疑,指出其相关度不高,造成项目之间评分标准差别较大,导致评定等级不一致,其中坐位体前屈、握力和仰卧起坐就是毫不相干的素质内容。但新《标准》在测试项目分类上仍未做出调整,仅在试行《标准》基础上增补了反映学生综合运动能力和柔韧素质的测试项目,指出新增的测试项目的归类仍然缺乏科学性。

对于主要是关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测试指标,孙雯[14]指出这3类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心理因素和适应能力测试起来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的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还没有具体的方便易行的测试方法。

中学生心肺功能指标是健康的重要指标之—。虽然哈佛大学肯定了台阶试验指数可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水平作出区分,但同时分析阐述了其不可选取的因素。PALTERSONJL等人指出[15],虽然台阶测试在一定程度可以采用,但还是不能作为精确的定量评价指标。由于学生的身高与腿长逐年增加,使用同一高度的台阶进行测定数据的可比性差,有效性低,日本因而取消了台阶实验。美国和日本都采用12 min跑取代台阶测试项目。台阶测试项目,目前在我国的选取还存在争议。钱振宇,王颖[16]提出以此为评价有氧耐力存在“高误差和低相关”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反映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王健[17]教授等认为,运用台阶试验作为评价心血管功能,与耐力跑成绩的相关性普遍较低且差异范围大,不能有效反映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

对测试指标的研究还有很多,例如,有些测评指标反映的是相近的,可以相互替代,有些测试项目则不具有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意义,不应类聚,而身体形态指标过于简单,无法全面地反映人体的比例结构。

2.2 黑龙江省研究概况

黑龙江省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经济生产总值基本稳步增长,但是冬季寒冷时间比较长,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处于寒冷期,冬季独特的寒冷气候,运动条件制约性大,缺少场地器材,学生对冬季室外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空间不大,多数的学生冬季不愿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严重影响了学生冬季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再者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校活动经费缺少,指导运动缺少等因素,极大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在1985年就成为全国体质健康监测城市监测点,2005年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在全省6个市(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阿城、绥化、富锦)和2所大学学生中随机抽取共16 461名7~22岁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状况监测[18],其部分机能、素质指标与健康状况检测结果与200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肺活量、立定跳远、50m×8往返跑、800m跑/1 000m跑和视力等方面出现明显地下降。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找到相关研究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些文献资料。但是大多文献资料都是研究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对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很少,1984年《冰雪运动》发表了关于“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报告了黑龙江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增长规律等基础资料。在此之后,盛俊林,黄丽敏等[19]研究中、日两国8~18岁男子学生体质差异,并探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因此,目前对还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黑龙江省中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建 议

(1)政府等相关部门要不断修订评测制度,做体育教育的向导,向社会及学生家长做正确向导,建造适宜。同时,决策部门一定要落实各项体育法律、法规,协助学校认真贯彻和执行。

(2)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体育和卫生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和强化学校和周边社区的体育设施和改善体育锻炼的环境。

(3)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按时报送到国家相关部门,并及时评价测试结果,按期给学生个人反馈测试结果。

(4)对学生体质健康定期的测量评价,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实施要分群体、分项目、分特性、定量化的测试项目,使运动处方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5)转变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制定合理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使学生营养全面均衡科学。

[1]平 杰,等.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3): 4.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

[3]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育出版社, 1997: 9-10.

[4]毛振明,等.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17-218.

[5]中国青年报. 2010国民体质监测显示: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EB/OL]. http://www.10 city.net/folder552/fold er388/2010/03/2010-03-3028208.html, 2010-03-3028.

[6]Bryneteson, P., & Adams, T.M. (1993). The effects of conceptually 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on the attitudes and exercise habits of college alumni after 2 to 11 years of follow-up.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4, 208-212.

[7]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与健康,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学校体育,[EB/OL]http:// www.pep.com.cn/tiyu/dtxx/tjxx/200701/ t20070130_276905.htm,日期, 2007-01-30.

[8]青少年体质关系国家强盛[EB/OL]. http:// const.net.cn/n/20100309/1182935.htm,日 期. 2010-3-09.

[9]我国青少年体质10年连续下滑 奥运战绩难掩尴尬.中国青年报.[EB/OL]. http://news. sohu.com /20100307/n270632982.shtml ,日 期. 2010-3-7.

[10]张冉燃.《瞭望》:我国拟5年内扭转青少年体质下滑趋势[EB/OL]. http://news.sohu.com /20070610 /n250490972.shtml,日期. 2007-06-10.

[11]吴嘉玲,平 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结构指标解析——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解读之二[J].教学与管理, 2009, (1): 65-67.

[12]任丽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结果分析与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 25, (3): 152-154.

[13]郑殷珏,方爱莲,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 2009 (7): 92-96.

[14]孙 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中现存问题的分析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15-17.

[15]PATrERSON J L GRBIELA.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Physical Fitness,Untilizing Modified. d Apparatus of the Harvvard StepTest[J]. Am J Cardiol, 1953, 11: 491-499.

[16]钱振宇,王 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氧耐力评定指标的合理性质疑[J].四川体育科学, 2009, (3): 110-114.

[17]王 健,邓树勋.台阶试验质疑[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 (2): 61-63.

[18]崔立东.我省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幼儿体质差男士肥胖多[EB/OL]. http://www. hljdaily.com.cn /xw_jryw /system/2008/08/31/010215653_01. shtml.日期, 2008-8-31.

[19]盛俊林,黄丽敏,等.中国黑龙江、日本北海道8—18岁男子学生体质现状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2 (5): 61-65.

Research on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of Physical and Healt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AO Xiao-yan, LIU Ji-zhi
(Harbin Institute of P.E,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G804

A

1008-2808(2011)01-0079-04

2010-09-07;

2010-10-12

姚小燕(1984-),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保健与大众健康。

猜你喜欢
体质标准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