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危机会否“火烧欧盟”?

2011-12-11 09:24成万牍
产权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葡萄牙爱尔兰欧元区

□ 成万牍

(淮安市发展和改革研究会,江苏淮安223001)

爱尔兰危机会否“火烧欧盟”?

□ 成万牍

(淮安市发展和改革研究会,江苏淮安223001)

面对汹涌的银行挤兑压力,一直拒不求援的昔日“凯尔特之虎”——爱尔兰,终于低下它那高昂的头,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1日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递交了求援申请。

爱尔兰总规模850亿欧元的援救申请获批对于缓解市场担忧具有积极意义,人们期待爱尔兰或已“危”去“机”来。然而,欧盟的结构安排尤如曹操的“连环船”,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危机传导机制的问题,搞不好就要“火烧连营”。换言之,继希腊之后,爱尔兰的危机是否有可能向其他欧盟国家扩散?

银行惊现挤兑风潮

从2010年10月下旬爱尔兰国债收益率开始走高,一直到11月17日欧盟和IMF官员进驻都柏林,爱尔兰政府始终坚称不会求援,强调其手中的现金流可以维持2011年年中以前的政府运营。然而,爱尔兰银行遭遇的疯狂挤兑令政府难负其重。为了防止出现更为汹涌的挤兑狂潮,求援成为唯一选择。

有数据显示,因担心爱尔兰银行体系无法承受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巨额坏账损失,过去几个月里,总计有约250亿欧元的资金撤离了爱尔兰银行体系。受此影响,爱尔兰银行体系对于外部资金的依赖急剧上升。据欧洲央行提供的数据,目前爱尔兰银行体系总计使用了约1300亿欧元的外部资金,一些问题银行几乎全部依赖欧洲资金来维系生存,贷款存款比已经大于160%,超出了欧洲审慎银行监管的原则。

爱尔兰财长布赖恩·勒尼汉11月21日承认“银行是爱尔兰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核心”,这也是促使他做出求援决定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银行“对于爱尔兰这样的小国家来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外部援助对于防止爱尔兰陷入“经济混乱”是必要的。

债务评级频遭下调

2010年8月24日,标准普尔将爱尔兰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一个等级至“AA-”,评级前景纳为“负面”,反映了该国扶持金融业的成本高昂。随着欧元兑美元日益逼近关键技术支撑水平1.3333。11月23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下调爱尔兰主权债务评级,长期评级从“AA-”下调两级至“A”,短期评级从“A-1+”下调至“A-1”。同时,标准普尔还将该国短期和长期债信评级纳入负面观察名单。此前一天,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表示,鉴于爱尔兰银行业危机较预想的严重,将下调该国主权信用评级。

标准普尔发布的新闻稿称,此次下调爱尔兰评级的原因是,该国政府为进一步向本国身陷困境的银行业注资而借入的资金将超出此前预期。穆迪发布的声明表示,下调爱尔兰主权评级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国申请外援。外援是柄“双刃剑”,一方面帮助爱尔兰应对危机,但另一方面却加重政府债务负担,从而对主权信用评级造成消极影响。

“最佳协议”终于出炉

相比于半年前希腊援救方案的“难产”,2010年11月28日出炉的850亿欧元爱尔兰援救方案从酝酿到公布只用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欧盟与IMF官员的良苦用心不言自明。因此,此次援救方案的出炉无论从方案出台的速度、援救规模还是贷款条件来看,积极意义都不可小视,并已成为稳定市场情绪的最后一枚棋子,成败在此一搏。

援救方案规定,救助资金将主要来自三个渠道。最大一部分627亿欧元来自欧盟和IMF联合设立的备用救助机制,其中有402亿由欧盟援助基金提供,225亿由IMF提供;此外有48亿来自英国、瑞典和丹麦提供的双边贷款,爱尔兰还将动用本国养老储备基金等国内资源自筹175亿。也就是说,爱尔兰获得的外援实为675亿欧元,远低于希腊的1100亿欧元。据称,这850亿欧元的救助资金将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救助因房地产泡沫破裂而陷入困境的爱尔兰银行业,总计350亿欧元,其中100亿欧元用来为爱尔兰银行注资,250亿欧元作为应急资金;二是用于满足爱尔兰政府的财政需要,总计500亿欧元。

或许是吸取了援救希腊过程中的教训,此番爱尔兰援救方案在贷款条件和期限上都相对更为宽松。据悉,由于资金来源渠道不同,为爱尔兰提供救助的贷款期限从3年到7年半不等,而当时提供给希腊的贷款期限仅为3年。利率方面,因贷款期限不同可能略有差异,平均贷款利率在5.8%左右。虽然这一水平高于援助希腊时的5.2%利率,但较之当前市场利率已是相当优惠。作为附加条件,爱尔兰政府将实施银行业重组、大力紧缩财政和推行经济改革。爱尔兰财长称眼下的结果是“为了爱尔兰和爱尔兰民众所能达成的一份最佳协议”。

债务危机又被传染

爱尔兰现在正处于夹缝之中,一方面需要更多削减开支,另一方面又需要刺激更多经济增长,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爱尔兰政府最终兜了一大圈还是不得不进行债务重组的话,那么爱尔兰当局、欧盟以及IMF今天所做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同时,爱尔兰危机在中长期的演化和发展仍然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银行业重组的成败。比较好的结果是银行业重组后坏账得以消化,那么警报基本可以解除,无需后续资金;而比较悲观的可能就是坏账处理得不好,那么爱尔兰政府可能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填补漏洞。

随着爱尔兰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传染性正在增强,这已成为欧盟当前最大的担忧。德国媒体2010年11月26日报道称,欧洲央行和数个欧元区成员国正敦促葡萄牙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申请救助。自爱尔兰债务危机加剧以来,由于投资者担心葡萄牙和西班牙也会步其后尘,这两个欧元区国家的借贷成本显著上升。尽管葡萄牙议会26日通过了财政紧缩计划,但当天葡萄牙国债收益率仍一度突破7%,创下欧元诞生以来的最高纪录。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也徘徊在5.2%左右的历史高位。其中葡萄牙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在债务危机中倒下的第三张多米诺骨牌。而基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一旦葡萄牙失守,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难免会受到牵连,这对欧元区来说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

葡萄牙又疑“被援助”

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欧盟委员会和德国财政部随后均否认德国媒体的报道,表示未对葡萄牙施加压力。同日,葡萄牙政府宣布,国会已批准2011财年预算案。根据预算案,该国政府将削减约30亿欧元开支,同时将通过增税增加约15亿欧元收入。政府计划在2014年将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降至3%以下。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葡萄牙财政赤字占GDP的9.4%,大大超出欧盟规定的上限3%;公共债务占GDP的86%,市场估计这一比例实际上很可能高达122%。更为惊人的是,私人债务高达GDP的239%,2010年经常账户逆差预计将达GDP的10.3%,明年则为8.8%。同时,银行业对外界资本的依赖已占其总资产的40%。此外,劳动力市场也存在较大风险,失业率达10%。

高层否认申请救助似乎成为了正式申请救助的“前奏”。葡萄牙政府的一番努力也未能阻止该国主权债券遭受抛售。2010年11月26日,10年期葡萄牙国债与德国国债收益率之差扩大12个基点至444个基点。在欧元区各成员国中,葡萄牙“被救助”的几率最高,该国可能在2011年第一季度申请约500亿欧元的援助。

西班牙“大到不能倒”

眼下,西班牙10年期国债和德国可比国债收益率差持续扩大,创欧元区成立以来新高。2011年,西班牙将偿还1920亿欧元债务,约占其总债务的1/5。2011年该国债务融资成本将增长18%。

不过,西班牙经济与财政部高级官员已表示,虽然近期发债成本飙升,但西班牙将继续借助债券市场融资,该国融资成本依然可控。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26日也称,西班牙绝不可能寻求国际救助。分析认为,西班牙政府“嘴硬”的底气在于,该国政府的债务主要发向本国银行业,而非海外贷款机构或他国政府。假如西班牙政府财政状况恶化,该国银行可以放松贷款条件帮助政府渡过难关。不过,这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西班牙银行业放松贷款条件,将可能承受巨额亏损,严重侵蚀该国金融体系,为危机继续升级埋下祸根。

尽管西班牙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但目前的公共债务大约为GDP的60%,低于德国和欧盟的标准。西班牙银行业仍非常强大。不过,其失业率已经超过20%,通货膨胀率上升,居民和公司的债务远远高于欧盟标准。

即便如此,国际舆论还是直言,“欧洲可以支撑住希腊、爱尔兰甚至葡萄牙陆续倒下,却承受不了西班牙的崩溃。”西班牙的经济规模是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经济规模总和的两倍,银行业资产较上述三国资产总和高出1万亿欧元,年GDP占欧盟总GDP的8.9%。如果经济规模巨大的西班牙也被迫申请援助,将使欧元面临系统性风险,并给欧盟经济实力较强的成员国带来沉重压力。

比利时入“高危行列”

尽管包括欧盟和IMF均对爱尔兰求援表示欢迎,称将有助于维护欧盟和欧元区的金融稳定,然而,紧随其后的除了葡萄牙、西班牙,“当仁不让”的还有比利时。

2009年比利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01.2%,居欧盟成员国第三位。不过,该国赤字为GDP的6%,居欧盟成员国第八位,尚处于欧盟平均赤字水平之下。近来,比利时债务风险陡增。目前的压力主要是,债务首次超过GDP的100%,大选已经结束5个多月,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政府,导致该国迟迟无法出台并执行财政紧缩政策,加剧了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

事实上,欧债危机爆发后一直在欧元区边缘国家“传染”,随着比利时债务风险的陡增,危机大有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扑噬德国、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的危险。比利时主权债务信用违约掉期(CDS)一度急增5%,创历史新高。市场预计,比利时CDS价格与西葡两国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防火墙”需共同构筑

年初市场就有“欧猪五国危机”的担心。但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欧盟的结构性矛盾,即独立财政政策与非独立货币政策的矛盾。有分析指出,欧盟当前的这个宏观政策体系,平时看起来没问题,但一旦发生危机,缺乏灵活性,缺乏融断危机传染的机制,搞不好还要“火烧连营”,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在今年8月启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原因。

爱尔兰危机可以说是欧盟7500亿元紧急援助基金面临的第一次挑战,处理得当将产生一定示范作用,从而让市场相信这个基金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早在所谓“欧猪五国(PIGS)”这种说法出现的时候,风险就已经在人们视线之中了,形势的恶化也不是突然性的,因此带来的伤害相对会小一些。对于这两个国家的未来,最乐观的图景是伴随宏观经济状况的好转,赤字和债务问题可能会逐渐消化而自愈;相对悲观的图景是也会步爱尔兰的后尘接受援助。值得庆幸的是,透过本次爱尔兰危机可以看出欧盟和IMF流动性充裕且有强烈的援助意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恐慌。

无论是自愈还是接受援助,市场已从爱尔兰危机中看到了最坏的结果,也看到了欧盟与IMF合力构筑的保障线,这对于其他欧洲脆弱国家来说应该会有一个好的影响。如果欧盟各国在处理危机中的态度高度一致,那么危机向其他欧盟国家扩散的可能性并不会太大。

解决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根源上当然需要保持经济一定速度的增长,从而改善财政状况。但目前欧盟更需要做的是提高整个体制的灵活性和弹性,推进结构性改革,使非独立货币政策与独立财政政策的内在结构性矛盾能够有效化解。这并不容易,可能需要耗费不菲的时间。

猜你喜欢
葡萄牙爱尔兰欧元区
葡萄牙KOI餐厅
The Hardest Language
一个统一的爱尔兰:爱尔兰统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葡萄牙Tua Valley解说中心
葡萄牙睡眠医学会
爱尔兰睡眠学会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爱尔兰笔记,西岸骑旅
欧元区2016年GDP增长1.7%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