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为何独向民企开刀?

2011-12-11 09:23周士君
产权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拉闸国民待遇重灾区

□ 周士君

拉闸限电为何独向民企开刀?

□ 周士君

随着“十一五”规划指标上报大限的临近,对地方官员的乌纱帽影响最大的就是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石家庄各区县的民营企业,便成为拉闸限电的“重灾区”。相比而言,同处一地的烟草企业、上市公司、医药化工以及外资企业,却都不在拉闸限电之列。

其实,民营企业遭际类似经营发展窘境,其“国民待遇”被公然边缘化的现象,在全国都较为普遍。同样在投资准入门槛面前,尽管“新36条”中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的政府性资金要体现一视同仁”等项内容,但我国民营企业还是无法摆脱“非妻非妾”的尴尬地位,更被各类地方性政策的软硬门槛从中作梗,而民营企业成为拉闸限电的“重灾区”,仅仅是其身上一处开口最小的“创伤”罢了。

但谈及各种行政行为对民营企业的伤害,石家庄某县县长竟依然振振有词:“烟草企业不限电是因为它是利税大户;上市公司不限电是因为它是公众公司,涉及股民利益;医药企业和化工企业均需连续生产,限电后对企业损失过大,也不限电;而外资企业不限电是考虑到国际影响”。听此言才知道,民营企业地位被官方人为边缘化,实为一种合情合理又合法的正常结果。正是民营企业家们屡屡在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中“受伤”,才导致其在日常经营决策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今年8月,中石油集团曾在浙江举办了一场民营业者投资洽谈会,并带去了总投资高达2000亿元的119个项目。中石油一位副总经理也亲赴现场,再三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油气开发领域。然而,因这些项目多为油气开发配套工程,上游资源的开发权仍牢牢攥在石油垄断巨头手中,故当地民营业主对此合作心存芥蒂,担心自己“打鱼”不成,反被“大鱼”一口吞掉。

现实中,民营企业遭际非国民待遇的乱象凸显在方方面面:比如苛刻之行政许可,足以将其“卡死”;繁琐之工商注册,足以将其“拖死”;而银行贷款之难,足以将其“憋死”;不合理之税收,足以将其“逼死”。有数据显示:从申请注册公司到公司开业,加拿大仅需2天,中国内地则需111天。股份有限公司之注册资本,中国内地是1000万元人民币,日本仅为82万元人民币,而美国则为零资本。所以在美国诞生“车库创业”神话的同时,我们却在一刀切地大搞“民宅禁商”,难怪在世界银行曾经发布的全球商业运营活动的便利性排名中,中国在175个经济体中竟位居倒数之列。民营企业遭遇之种种尴尬情状,已令人无以言表!

只要民营企业投资途中所面临之“九九八十一难”不除,只要民间资本应享受的国民待遇得不到落实,民营企业也肯定无法健康成长,更难在国家未来发展的宏图中施展其应有作为,“新36条”还将是一纸空文。

猜你喜欢
拉闸国民待遇重灾区
豆粕:拉闸限电引爆现货行情,连盘远月主力合约很淡静
拉闸限电 碳难中和
外商投资法“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必然性研究
国际贸易法与国际投资法国民待遇互动关系比较研究
一种电能表磁保持继电器拉闸方式的软件消弧设计
准入前国民待遇
对话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传美 落实民营医院“国民待遇”
再给你冲一次
工信部发布第二批劝退名单专用汽车成“重灾区”
健康养生类话题成谣言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