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首尔峰会之后世界经济能否摆脱新困局?

2011-12-11 09:23闻增
产权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峰会

□ 闻增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300202)

G20首尔峰会之后世界经济能否摆脱新困局?

□ 闻增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300202)

美国二次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使世界经济出现新困局,并再次面临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G20首尔峰会及其之后的世界经济能否摆脱新困局?

1999年20国集团成立,但在2008年之前,作为一种非正式对话机制,它的影响力和作用有限。2008年11月20国集团首次峰会在华盛顿召开,为全球协调应对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两年间五次峰会,对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影响,20国集团也从边缘位置逐渐走向中心。如果说2009年4月的伦敦峰会是金融危机的重要转折点,那么同年9月的匹兹堡峰会则标志着危机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诞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影响力。2010年6月的多伦多峰会确定了增长的主基调,然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却在年中出现了阴霾。随着5月份希腊危机的爆发以及进而引发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美国和欧洲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于是第五次峰会于2010年11月11日在韩国首尔召开。

1 峰会面临的新困局

为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任之初就推出了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自从2008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的历史低位之后,它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已经空间狭小。从2009年3月起,美联储转而倚重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通过购买1.7万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将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大,力图用这种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但美国生产和就业状况改善的步伐依然缓慢;受制于高企的失业率和微弱的收入增幅,美国民众的消费意愿仍然受到抑制;企业增加设备和软件投入的增幅比年初放缓;新房开工量依旧低迷。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首尔峰会之前的当地时间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美国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宏观经济金融调节方式。该货币政策计划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预计每月购买750亿美元。该政策使美联储通过买入债券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提速。美联储当天同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不变。峰会之后的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又宣称,美联储可能购入超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金额的国债,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

量化宽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强大的资本流动和非美货币升值压力。从世界经济角度分析,由于美元是一种国际性货币,是储备货币,全球相当多的大宗商品交易都用美元结算,投资和金融市场的交易也使用美元。如果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资源类价格暴涨,将导致各国被迫“输入”通胀。与此同时,各国以美元储备为主的外汇资产及美元债权将严重缩水,而美国自己的外债负担却会无形“减负”。这就是美国的根本利益。

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欧洲和英国央行当日就做出了回应,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反对立即扩大债券购买计划的规模,并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不变。欧洲央行表示,该行管理委员会在月度例会上决定维持所有官方利率不变。日本央行也将议息日期提前,5日公布利率决议,宣布维持隔夜指标利率在0~0.1%不变,维持资产购买规模在5万亿不变,推迟放松货币政策。

欧洲、英国和日本与美国经济大体相同,均处于不景气状态,只需跟从美国的货币政策做基本相同方向的政策实施即可,而作为中国等经济复苏较快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就不同了。在美元快速贬值下,货币流向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新兴经济体国家构成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使这些国家被迫加息。继我国加息之后,印度、澳大利亚相继加息,资产管制日趋严格。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热钱涌入及通胀走高,新兴国家只得被动采用加息、资本管制等手段来抵御可能出现的冲击。

2 峰会形成的主要成果

一是汇率方面。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做法未得到G20成员国的一致响应。峰会决定按照庆州G20财长会议的协议实施市场决定型汇率制度,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在宣言中写入提高汇率弹性的内容,间接要求经常项目顺差过多的新兴市场国家改善结构。同时,包括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化保持警惕,以减轻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资本流动过度波动风险。

二是IMF改革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治理结构至今主要由美国和西欧国家占据。在这次峰会上,G20向IMF大胆“开刀”,完成了一场IMF史上最大的治理结构改革,“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在IMF中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另外,峰会决定引入针对面临共同危机的多个国家同时提供信贷的灵活制度。这是一个巨大变化,今后IMF不仅能解决危机,还能预防危机。

三是初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全球金融安全网络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若资本流动出现剧变,相关国家可向IMF贷款。第二阶段是, IMF的贷款体系与区域金融安全网络连接,以避免国家因短期资本流动问题而濒临延期偿付危机。此次峰会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同时提出了走向第二阶段的路线图。

为期两天的首尔G20峰会经过各方的讨论协商,以上述核心内容为基础形成了《首尔宣言》。以下是《首尔宣言》内容摘要。

通货与汇率:重新核实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于汇率合作的原则。

贸易与发展:排除贸易保护主义,并消除阻碍发展中国家增长的障碍。

财政:发达国家制定财政健全计划,留意因履行或未履行因素可能会同时并发的经济风险。

金融:承诺彻底执行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和新的国际标准,努力进行改革。

结构改革:各国根据不同国情推进结构改革,以刺激需求,创造工作岗位,推动全球均衡发展,增加潜在增长力。

均衡发展:有关经常项目问题的指示性指引取得进展,与会各方商定截至明年落实第一次相互政策审议。

IMF改革:对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6%以上份额,对改善贷款制度和至今获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金融监管:通过了巴塞尔银行监管(BaselⅢ)和有关资本流动性及全球大型金融机构(SIFI)的国际标准和原则。

贸易:尽早完成多哈发展议程(DDA)谈判,就在2013年之前不设置新的贸易及投资壁垒、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达成了共识。

发展: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除贫问题和缩小发展差距达成《首尔发展共识》。

3 峰会之后的世界经济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10年10月20日公布的“褐皮书”调查报告显示,9月份和10月初美国经济温和增长,但明显无力且各地增长不均衡,仍不足以降低高企的失业率,持续复苏脆弱,缺乏坚实基础,表现为工业订单下降、非农就业人数下滑、贸易赤字扩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等。IMF称,美国经济正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逐渐复苏,但仍旧依赖于政策刺激作用。面对此情此景,在价格调节方面,美联储已经无路可走,只有求助于极端的数量宽松政策。有报道说,美国有通货膨胀之虞,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的增长、通胀和资产泡沫也会有不良影响,甚至是冲击。美联储为完成其承担的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复苏的使命,也要铤而走险。为此,美联储官员10月以来做了大量舆论铺垫,终于在11月初推出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对于美国本土是一种利好的选择,但从全球角度来讲则是利空,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G20首尔峰会之后世界经济能否摆脱新困局?客观地说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2010年8月以来,美元兑主要国家货币已贬值10%。美元贬值增加美国出口的竞争力,有利于其经济复苏,但可能引发各国货币新一轮竞争性贬值,但各国若竞相贬值本国货币又会有加剧“汇率战”的风险,最终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特别是在一国国内发生通货膨胀时,采取汇率战,人为贬值本国货币的结果,还会造成本国经济泡沫加大,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过严重的教训。因此,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更应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在汇率升值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把物价与产出稳定放在货币政策目标的首位。德国的经验表明,一个大国只要货币当局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内物价和产出稳定,汇率浮动和货币的持续升值并不足以影响国内正常的国际贸易收支和破坏国内经济。因此,在一国经济崛起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牺牲国内货币政策保汇率政策的做法。这是我国目前应特别注意的。

在弱化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时,应把立足点放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全球性商品价格上涨是拉动中国消费价格上扬的重要因素。中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高通胀与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有较大的关系,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根治。特别是在国际市场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快于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们应借鉴某些国家的历史经验,主要是通过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而搞好资源节约和集约,最终逐步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来弱化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终在世界经济步入完全复苏的轨道时,进入更稳定更快速发展的轨道。

但愿此次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在做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的新困局能被摆脱,美国经济也会较快地复苏和好转起来,反过来加速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的进程。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汇率峰会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