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铁人三项队女运动员游泳训练应激损伤评价实验研究

2012-01-15 03:05邓运龙田亚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粒细胞生化淋巴细胞

邓运龙 何 凯 田亚平 姜 辉 董 矜

(1.八一军体大队 科研所,北京 100072;2.解放军总医院 生化科,北京 10085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八一铁人三项队女运动员9人,年龄13—18岁,平均15.4±1.8岁;身高164—173cm,平均168.6±3.5cm;体重46—64kg,平均57.4±5.6kg;9名队员6—10岁开始游泳业余训练;从事铁人三项专项训练1—3年不等;9人中有4人反映平时训练累;7人感觉次日晨能基本恢复;4人在平时训练中,由于负荷量大、准备活动不足等原因,出现过踝关节、膝关节等韧带、组织的损伤。

1.2 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即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训练情况、身体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

1.2.2实验分析法

在安静状态(早上起床后活动前)、800m自由泳考核后2h内、次日晨,每次抽取运动员血液10ml,做生化、血液、免疫等相关指标的测试。

1.2.3数据统计法

对实验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与分析。

1.3 仪器及试剂

1.3.1生化实验

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Roche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1.3.2血液实验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公司),稀释液、溶血素等试剂均购自北京执信医疗公司。

1.3.3免疫实验

EPICS XL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所用Optilyse C溶解液、FITC/RD1/ECD/PC5标记的单克隆四色抗体CD45/CD4/CD8/CD3和CD45/CD56/CD19/CD3、鞘液等均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

1.4 指标及意义

1.4.1生化实验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LU(血糖)、BU(血尿素)、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

1.4.2血液实验

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浓度)、HCT(红细胞压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WBC(白细胞计数)、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L(淋巴细胞百分比)、M(单核细胞百分比)、E(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B(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压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1.4.3免疫实验

CD3、CD4、CD8、CD4/CD8、CD56、CD19。

2 结果

2.1 生化实验结果

表1 训练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统计表

注:*:与安静值比较,#:与训练后2h内比较。*:P<0.05,**:P<0.01;#:P<0.05,##:P<0.01。

2.2 血液实验结果

表2 训练前后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统计表

注:*:与安静值比较,#:与训练后2h内比较。*:P<0.05,**:P<0.01;#:P<0.05,##:P<0.01。

2.3 免疫实验结果

表3 训练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统计表

注:*:与安静值比较,#:与训练后2h内比较。*:P<0.05,**:P<0.01;#:P<0.05,##:P<0.01。

3 讨论

800m游泳训练后2h内,ALT、AST、BU、CK等指标升高明显,说明训练负荷较大,机体所受的应激较大,训练对身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次日晨,除CK外,其余指标基本恢复至安静状态水平,说明身体在次日晨能基本恢复。很多文献报道,对游泳训练进行生化指标的研究,能对运动员的身体刺激及损伤恢复起到很好的指导意义。洪平[1]、封文平等[2]在中国游泳队备战2002年亚运会期间,对运动员进行了生化指标的实验,从而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疲劳恢复等应激损伤的评价,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裘建宁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前对山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生化指标的测试,为运动员应激损伤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支撑[3]。王军对辽宁省优秀女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研究发现,运动员赛前BU在5.9mmol/L以下,CK在正常范围内,并认为把这些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训练对机体有一定的刺激,且不容易造成损伤[4]。

800m游泳训练后2h内,RBC、HB、HCT等指标降低,但不明显;次日晨,RBC、HB、HCT等指标与训练后2h内相比,升高明显,这是机体的应激因素所引起。800m游泳训练后2h内,N升高,L降低,这是机体的应激反应。通过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变化可以说明,大负荷运动后,白细胞变化快,在两小时内就有所变化,N升高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为主。N又称多形性中性粒细胞,在固有免疫中承担重要作用,寿命短,但生成快,一般出现于运动后0-4h[5]。而红细胞反应慢,次日晨才有所变化。大负荷训练后,白细胞数升高明显,且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这完全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次日晨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近年的研究表明,运动员中出现运动性贫血者已大为减少,而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值明显降低、但未达到贫血标准的现象却多见,这种现象使红细胞运输O2和CO2的能力及物质能量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运动能力[6]。本研究显示,800m游泳后,运动员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下降,但下降并不明显,说明800m的游泳训练,对运动员不会造成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症状的发生。

CD3是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通过盐桥与T淋巴细胞受体形成TCR-CD3复合物。CD3T淋巴细胞按细胞表型的不同,可分为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受MHCⅡ类分子限制,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受MHCⅠ类分子限制,主要是杀伤性T淋巴细胞[7]。本实验800m游泳训练后2h内,CD3、CD4升高,CD8不变,CD4/CD8升高。CD3升高,说明T淋巴细胞升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CD4升高,CD8不变,CD4/CD8升高,说明增多的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CD4与CD8的比值升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而并无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升高。考虑这是机体运动后的一种应激反应,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并无炎症感染的发生。次日晨,CD3、CD4、CD4/CD8等反而下降,说明此时运动员的免疫力降低,较易感染,应加强防护。CD56主要表达于自然杀伤细胞,主要是非特异性地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CD19是B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与CD21、CD81组成复合物,调节B淋巴细胞的激活。800m游泳训练后2h内,CD56降低,说明运动员训练后无病毒感染的现象;CD19升高,说明B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次日晨,CD56、CD19均恢复至安静状态水平。

4 结语

八一铁人三项队女运动员,在800m自由泳训练考核后,其机体出现应激损伤,实验数据表现为训练后2h内与次日晨,ALT、AST、BU、CK等生化指标,RBC、HB、HCT、WBC、N、L等血液指标,CD3、CD4、CD4/CD8、CD56、CD19等免疫指标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实验研究这些指标的变化,可对运动员训练后的应激反应进行评价,并有效预防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洪平.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2):196-200,205.

[2] 封文平,洪平,冯连世,等.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J].体育科学,2004,23(7):19-21.

[3] 裘建宁.山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6.

[4] 王军.辽宁省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期生化指标的监控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31(3):34,37.

[5] 陶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6] 盛蕾.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规律及造血机制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7] 陈慰峰.医学免疫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粒细胞生化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形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