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插枪”技术为教学重点的对比实验研究

2012-01-15 03:05刘连山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标枪实验班用力

刘连山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插枪技术是完整投掷标枪的一个分解技术,在常规教学中常被当成一个辅助练习环节,这样显得有些避重就轻。其实掌握了原地和上步插枪技术且领悟到了良好的速度节奏感时,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完整的投掷标枪技术[1]。投掷标枪技术表面上看来很简单,但在实践投掷过程中各环节的协调组合技术是相当复杂的。如果要在较短的教学时数内,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远度以及掌握好完整的投掷标枪技术,对学生及老师都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扩招后的体育考生就更加困难。所以,在仅有的14学时内,要包括讲授系统的教学方法、训练方法、场地裁判等内容,只能从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顺序作精密的调整探究,本文就以突出标枪插枪技术的教学作为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韶关学院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二、三班男生121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形态进行测量检验(见表1),对学生的达标考试成绩进行测试评定。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2000-2008年相关标枪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的文章23篇,有代表性的田径教材4部,为教学实验及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对比实验法

对实验班采取突出插枪技术的尝试教学程序,对照班采用常规顺序教学法。

1.2.3数理统计法

对所测的的数据,通过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处理。

表1 学生身体素质、身体形态一览表

2 设计插枪技术教学的理由与程序

2.1 设计插枪技术教学的理由

2.1.1基础理论的依据

查阅研究了孙庆杰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田径》2001年7月第二版、文超主编的《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2003年6月第二版、李鸿江主编的《田径》2006年6月第一版以及张贵敏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2007年11月第一版后,归纳大致为以下六个教学程序:建立掷标枪技术的正确概念;学习最后用力技术;学习原地或助跑的掷枪技术;学习投掷步掷标枪技术;学习标枪的完整技术;改进与提高掷标枪的完整技术。根据以上内容提炼出突出插枪技术为教学重点的实验教学因子(如表2)和教学程序(如表3)。

2.1.2插枪与投掷标枪具有相同点,可以吸取其精华

插枪与投掷标枪的握持手法相同,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现代式或普通式的握枪方法,肩上或头上的持枪方法。助跑的形式相同,都是逐渐加速形式。最后用力形式相同,能量传递的形式都是由下肢经过髋部再传到躯干上体,最后通过上臂、前臂至手腕把标枪鞭打出去[2]。缓冲形式相同,缓冲包括两个环节,一个是最后一步支撑腿落地瞬间膝关节动作,一个是标枪出手后身体保持平衡的缓冲动作。

2.1.3插枪与投掷标枪存在不同点,各有所长,可以取长补短

插枪与投掷标枪的概念属性有所不同。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不同,原地插枪的用力工作距离短,投掷标枪的用力工作距离比较长。心中的定位目标不同,插枪的定位目标在近端的低处,投掷标枪的定位目标在远端的高处。标枪尖头所指向的靶心不同,插枪是指在5-25m之间,投掷枪尖则指向空中无限远的距离之处。注视目标参照物不同,插枪注视的参照物目标是实实在在的,如本实验教学中的插枪是以泄气的篮球、足球、轮胎等标志物,而投掷标枪注视的目标是虚幻的,则以空中的云朵等。设定空中虚幻目标主要是让人体爆发出更加大的能量,有尽可能达到目标的心理状态,可以作为掌握投掷技术意识的借鉴[3]。

2.1.4投掷标枪技术中出现的不合理动作,均包括在插枪的十大错误动作之内

即以头顶垂直地面为转动轴的转动用力插枪的错误动作,亦称之为“退让”;投掷臂僵直下压插枪的错误动作;翘臀鞭打的插枪错误动作;夹腋窝掉肘的下拉插枪的错误动作;形成右臂与左腿的斜面撇枪动作;最后用力瞬间出现“迷踪步”的错误动作;形成单支撑的用力错误;身体直立的插枪动作;以推枪形式插枪的错误动作;插枪时支撑腿下沉,最后用力瞬间身体后坐。

2.2 教学实验设计的教学因子与实施程序

2.2.1教学实验的教学因子设计

表2 插枪教学内容因子一览表

2.2.2教学实验的教学实施程序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前面2个学时里均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给初学者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概念和基本知识,达到动作概念与技术动作的形成[4]。从第3个学时开始对照班按照常规顺序教学进行讲授,实验班则突出以插枪技术为重点的教学讲授,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插枪技术教学方法一样,只是顺序上和密度不一样。

表3 实验教学程序

2.2.3重点突出插枪技术教学细节要求

(1)原地插枪的技术要求:首先是正面站立插枪(以右手为投掷臂),不要求学生背弓,左侧平衡臂自然前上举成半握拳,高度约与头等高,之后严格要求学生的投掷臂高举放松至头顶上,肱二头肌贴近右耳,眼睛与枪尖朝着目标,杜绝标枪举在肩外的不合理动作出现,以控制左侧支撑为固定轴,髋部先有意识的主动振动的发力(F1)的同时右腿蹬伸发力(F2)把标枪插向目标,能量仍然是由下往上传递。(2)原地侧向插枪的技术要求领悟到一个力的感觉:即要求学生两脚成前后站立后,身体向右后转体成左肩在前的侧面形式,上体有少许的后引至轻度的侧背弓动作,平衡臂肘关节微屈至前上举稍高于头部,同样以左脚为有力的支撑后,从髋部先有意识的主动爆发式用力的同时,能自然地配合右腿快速地蹬伸发力把标枪插向目标的感觉。经过(1)和(2)的教学和练习之后,从明显的由F1+ F2的用力之后,过度到只有一个力F( F1+ F2)的感觉时,最后用力技术就已基本上掌握了。(3)上步插枪的技术要求:教学中把上步分为奇数步和偶数步来教学,上一步则是右腿蹬伸腿不动,左侧支撑腿向前迈出一步。这个动作要求学生要体会到在瞬时时相里有两种不同的用力感觉,即过度式(有时会被人认为是单支撑的形式)和双支撑式(两腿都已在地面形成了强有力的稳固支撑形式)的用力感觉,支撑腿落地的瞬间成为轻快灵活的固定轴,以髋部先有意识的主动送髋同时右腿蹬伸发力把标枪插向目标的感觉;另一种就是支撑腿落地后,右腿在左腿强有力的制动下,快速度爆发力量进行蹬伸的发力把标枪插向目标的感觉。偶数步的上部插枪技术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合理地握持枪后,先向前迈蹬伸腿(右腿),在迈腿的同时投掷臂靠近投掷正中线自然向后引枪,随即再向前的合适步长迈上支撑腿,支撑腿落地时,快速完成插枪动作,速度节奏要体现出来。以上所有技术动作的节奏、速度都是在教师的口令或信号指挥下进行练习。

3 结果与分析

3.1 标枪达标的结果分析

通过12学时的讲授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测得的成绩如表4。达标要求是32.00m60分,50.00m100分。不达标的学生对照班有4人,而实验班没有,取得满分的学生在实验班有6人,比对照班多2人,总体上分析两个班的达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对照班和实验班标枪达标成绩一览表

3.2 标枪考试技评结果分析

技评主要包括助跑与过度到投掷步技术、交叉步跑的节奏、身体的背弓能力、身体的制动技术、最后用力、出手状态及标枪在空中飞行状态,通过测试和7位田径专业教师评定后如表5所示。

表5 对照班和实验班标枪技评成绩一览表

如表5所示,经过检验后得出技评因子①学生达标技评过程中,助跑的加速能力以及过度进入到投掷步阶段的衔接技术方面,实验班优越于对照班(P<0.01),即助跑加速能力至过度到投掷步阶段的衔接技术两个班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实验班的教学突出插枪技术经过一步一步练习形成,任何一次上步插枪都是特别强调蹬伸腿与支撑腿部的动作,按照信号提示要求起步自然,协调放松。常规教学插枪内容较少,其他内容更多,学生常有“玩标枪”行为,干扰了技术动作的形成,精力较难集中在插枪环节上。技评因子②两个班的学生在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上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因为改变了技术环节的教学顺序后的从原地插枪到上一步的插枪、上两步的插枪,在动作定型方面已形成了无意识的良好节奏感,只要助跑进入到投掷步阶段,学生就很自然地把节奏跑出来,访谈中专家做了特别描述。技评因子③躯干后倾角是衡量投掷者的背弓状态,分析得出两个班背弓技术有较明显的差异,实验班要比对照班好、较稳定。插枪技术非常讲究持枪和引枪臂部动作技术,强调引枪时的身体背弓姿势。原地正面插枪在引枪时身体就已有轻微的背弓姿势,而在侧向插枪的教学中则突出扭转身体,拉长左侧的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的半侧弓姿势动作,随着上步步数的增多,身体后倾的背弓幅度也随之加大,肩轴同髋轴的扭转也逐渐加大,直到学生本人的适宜范围内,教学中要求腹部肌肉力量好的学生背弓幅度可大些[5]。插枪练习要求按照教师的信号提示和节奏进行练习。技评因子④左侧制动环节,实验班要比对照班技术好(P<0.05),总体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左侧制动是掷标枪用力效果的反映,退让性的用力会降低标枪成绩,因此,制动技术好在最后用力的效果也较好。技评因子⑤标枪的最后用力技术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背弓幅度适当,没有挺着肚子的刻意动作出现,自然展体的幅度比较大,弹弓非常充分。技评因子⑥标枪出手状态分析,两个班的技术有显著的差异,实验班要比对照班好(P<0.01)。从插枪的概念不难理解,对于标枪能否把定位目标命中,学生能从练习中找到感觉。标枪出手鞭打的技术动作是平时插枪练习时从空中的虚幻目标领悟到的,练习时投掷臂在目光的引导下,总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向前上方远端鞭打,基本上不会出现掉肘的不合理技术动作。技评专家指出,标枪出手时出现掉肘以及撇枪的学生技评得分较低,可见把插枪近端的低定位目标转换成远端高定位的虚幻目标教学,对投掷标枪最后用力鞭打技术动作的掌握确实有很大的帮助。技评因子⑦标枪飞行轨迹分析,对照班平均成绩78.17分,实验班82.15分,经检验结果两个班有很明显的差异。标枪空中飞行轨迹是反映总体用力技术的指标之一,成绩记录统计到,实验班没有外场犯规,对照班有7人次出现外场犯规。标枪外场犯规往往都是投掷者在最后用力时,人体向左侧偏或倒,标枪向右外侧飞的状况,没有形成有效的左侧支撑[6],插枪练习插向目标定位中就已形成了靠近矢状线方位出手的习惯,因此有效避免了投掷臂向右外撇枪的不合理技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突出以插枪技术教学为重点教学的手段,符合课程教学标准。对田径总学时被压缩后的标枪教学达到了优化效果,能使学生在较短的学时内掌握好完整的投掷技术。突出插枪技术为教学重点的教学程序,对掌握完整的掷标枪技术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从原地插枪到上若干步的插枪技术教学,是把各小环节有机地紧密贯穿在一起,从有意识的插枪技术过度到无意识的投掷标枪技术。突出以插枪技术教学为重点的教学,基本上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撇枪的不合理动作。助跑与投掷步连接自然、步长比例合适、节奏感较好,用技术科学合理。

4.2 建议

在学时较少、学生的体育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突出以插枪技术教学为作为重点讲授,改变一些教学顺序、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掌握掷标枪技术具有很大帮助。为了避免在飞行中的标枪受到力量分解,减少空气阻力,使标枪形成合理的飞行轨迹,建议采用空中虚幻定位目标的投掷标枪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连山.原地“插枪”的十大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与纠正方法[J].体育教学,2009(1):6-9.

[2] 赵丽萍.标枪投掷步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体育学刊,2005,12(3):98-100.

[3] 朱保成,陈晓荣.认知训练在标枪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3):63-65.

[4] 孙中明,孙莹.对标枪技术教学中合理运用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111-112.

[5] 王智勇.论少年标枪运动员超越器械技术的形成[J].少年体育训练,2010(1):28.

[6] 钱杰,周映春.高校标枪教学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4):84-86.

猜你喜欢
标枪实验班用力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基于Matlab 的标枪形心位置研究
物理知识点在标枪运动中的应用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