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2-01-15 03:05徐玲玲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运动队总数高水平

徐玲玲

(北京源点索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在省会城市中位于中等水平,而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黑龙江省“十二五”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在“体教结合”理念下,试办了高水平运动队,在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过程中,既积累了相关经验,又存在诸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7所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现状调查,剖析当前现状,找寻不足,以期为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次研究的内容和需要,遵循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向专家、导师咨询意见后,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了《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7所高等院校: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发放。2011年7月10日-9月25日期间发放教练员问卷41份,回收29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22份,回收70.7%,有效75.9%。

1.2 数理统计法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逐一进行了数理统计,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以期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3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黑龙江省7所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分管校长、体育院(部)主任、教练员、运动员等,获取了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重要信息,是对文献资料法的补充,为本研究更详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研究结果

2.1 教练员年龄结构与执教年限

通过对7所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院校教练员的调查得知:教练员年龄最大的为52岁,最小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36-40岁的教练员为12名,占调查总数的37%,说明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年龄以36-40岁的居多。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建设趋于年轻化,主要以中、青年教练员为主。因此,可以认为我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年龄结构合理。

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可以反映出教练员的资质与经验。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见表1):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执教年限相对较短,与优秀教练员执教需10年以上的经历不相符。因此,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需要加强业务培训,以弥补自身经验和资质不足。

表1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执教年限调查表

2.2 教练员学历结构与职称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中,博士研究生有3人,占总数的13.6%;硕士研究生18人,占总数的81.9%;本科1人,占总数的4.5%;没有大专学历的教练员;从学历结构的走势来看,呈波浪式趋势,95%的教练员学历在硕士(含)以上,说明部分教练员具备较丰富的体育基础知识。

此外,通过对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职称状况的调查发现: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职称为正高级职称的教练员为3人,占总数的9.0%;副高级职称的教练员为9人,占总数的41.0%;中级职称的有6人,占总数的27.4%;初级职称的有5人,占总数的22.6%,总体来看,呈正态分布,符合我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与建设需要。

2.3 教练员运动经历及等级情况

通过对教练员的调查发现(见表2):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曾是体工队运动员的有7人,占总数的31.8%;曾是体校运动员的有8人,占总数的36.3%;曾是大学生运动员的有6人,占总数的27.3%;曾是体育特长生的有1人,占4.6%,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多数具备一定的运动经历,符合我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特征。

表2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运动经历调查表

此外,在对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运动等级的调查中发现:我省高等院校的教练员没有1人曾获得过国际健将级运动员,有3人获得过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占总数的13.6%;有7人获得过国家一级运动员,占总数的31.6%;有10人获得过国家二级运动员,占总数的45.7%;有2人从来没获得过运动等级,占9.1%。从以上可以看出,我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运动等级与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高等院校教练员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4 教练员交流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见表3):目前我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有22.7%的教练员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有13.6%的教练员每一年参加一次培训;有18.2%的教练员每两年参加一次培训,有41.5%的教练员每三年参加一次培训。

表3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交流学习情况调查表

通过以上数据得知,我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外出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较少,缺乏了解本专业在训练领域的前沿动态,急需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创新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实时更新训练思维观,改进陈旧的训练方法。此外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渐从体育教学中解脱出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型”教练员。

2.5 教练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22名教练员的调查得知:目前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中,有76%的教练员是体育院系毕业后直接留校担任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与其他省份的一些专业运动队中的专职教练员相比,对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管理规律比较陌生、经验显得较少,严重制约了运动员们的运动成绩和训练效果。

其次,在省内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中,部分教练员还身兼体育教师一职,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拥有课题的教练员还要完成科学研究的相关任务,而对于运动员们的日常训练工作,就很难专心得投入进去,这样不但会影响运动员们成绩的提高,还会影响运动员们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运动员们在受训环节出现逆反心理。

最后,黑龙江省高等院校50%以上的教练员在评职、评奖和评优时不与高水平运动队取得的成绩相挂钩,对于提职、评奖等没有任何照顾和加分政策,这些都是影响教练员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我省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年龄结构合理,但是执教年限相对较短;我省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中部分教练员具备较丰富的体育基础知识,多数具备一定的运动经历;我省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运动等级与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高等院校教练员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缺少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缺乏了解本专业训练领域的前沿动态知识,如训练方法,训练手段。

3.2 建议

教练员需加强业务培训,以弥补自身经验和资质的不足;教练员需更新训练观念,改进陈旧的训练方法;教练员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渐从体育教学中解脱出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型”教练员。

参考文献:

[1] 毛俐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3):6-8.

[2] 杨丹.辽宁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 27(6):2-6.

[3] 江波.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4] 潮洛蒙.内蒙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包头: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5] 李立研.竞技运动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6] 熊俊华.江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运动队总数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