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体育学院轮滑选修课现状分析

2012-01-15 03:05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护具危险性吉林

王 童 于 芳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1 前言

轮滑运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健身性和观赏性。目前开展轮滑课程的高校较多,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手段的研究方面上较薄弱,为此本文对吉林体育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为更好的开展高校轮滑课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吉林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对吉林体育学院轮滑选修课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2.2.3数理统计法

将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完成相关的统计。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选择轮滑选修课的目的

表1 学生选择轮滑选修课的目的

由表1得出,学生选择轮滑课的目的有所不同,喜欢轮滑运动的占54.2%,为了修学分的占12.5%,为了锻炼身体的占33.3%。由此数据说明,本校大多数学生是以喜欢爱好为目的来参加这项运动,只有少数学生是以其它目的来选择轮滑课的,这些学生或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或是为自己的学业得到学分为最终目的。

3.2 轮滑选修课分析

3.2.1学生学习轮滑课的态度

表2 学生学习轮滑课的态度

表3 学生是否能认真上好每节轮滑课

由表2可见,通过对学生学习轮滑课的态度调查,学生多数能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轮滑课教学内容,占调查人数的73.3%。一般态度占14.2%,不积极态度占12.5,从数据上表明这部分学生对轮滑课兴趣不高,求知欲望不浓。

表3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自身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52%;有时能达54人,占总人数的45%;不能有4人,占总人数的3%;这就说明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认真,只有少数学生不能够认真上每节课。

3.2.2上课人数与学生掌握技术程度分组

表4 轮滑课学生认为理想的上课人数

表5 轮滑课是否按技术水平来分班上课

由表4可见,每班学生有30至39人,比较适合学习,占调查人数35%;认为40至49人为一个班型,占总人数的35%;认为50至59人为一个班型,占总人数的30%。由此可见,三组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人数安排比较合理。

由表5来看,学生认为应按自身的技术水平分开上课的有112人,占总人数的93.3%。而认为不按自身技术来上课的学生占的比例比较小。由此数据说明学生认为各自的技术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基础水平比较低,学习进程较慢,要从初级的轮滑技术学起,还有一些有轮滑基础的学生,不需要学习基础练习,因此多数学生希望按自身技术水平进行分班,以便学习轮滑技术。

3.2.3学生对轮滑运动危险性的看法

表6 学生对轮滑运动危险性的看法

表6表明:有21.6%的学生认为轮滑运动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运动,有48.3%的学生认为轮滑运动有一点的危险性但不是太大,而认为轮滑运动没有危险性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0.1%。从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多数认为轮滑运动有危险性但不是很大,其它两个选项占的比例很小。根据以上情况在教学前教师在安全教育讲解上要侧重一些,避免事故的发生。

3.2.4陆地模仿练习对学习轮滑有一定的作用

表7 陆地模仿练习对学习轮滑是否重要

由表7可以得出,轮滑教学前进行陆地模仿练习,对学生学习轮滑有较大的帮助,对学习进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调查中有68人认为有作用,占总人数的56.7%;认为有一点作用的有32人,占总人数的26.7%;认为陆地模仿没有作用的只有20人,占总人数的16.6%。由此可见,多数学生比较赞成这个观点,通过陆地模仿练习可以使学生腿部肌肉逐渐增强,平衡能力逐步增高,便于教学内容技术上的衔接,为轮滑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所以说学习轮滑之前进行陆地模仿练习是必要的。

3.2.5看教学录像对提高轮滑技术的作用

表8 看教学录像对提高轮滑技术的作用

由表8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观看教学技术录像对提高自身轮滑技术有帮助,有一半学生认为看录像对提高自身轮滑技术没有帮助。出现差异的因素是因为学生的轮滑技术水平不同。

3.2.6学生认为合适的轮滑课上课时间

表9 学生认为合适的轮滑课上课时间

由表9可见,在第一节课上参加体育活动不太适合。大部分学生通常选择在第二、三节课来参加体育活动,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8.4%和45.8%,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人的身体机能比较适合运动,所以选择的人数较多。喜欢在第四节上课的学生也有19人,占总人数的15.8%。

3.2.7学生对上轮滑课时是否带护具的看法

表10 学生认为上轮滑课是否有必要带护具

由表10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在练习过程中有必要佩带护具的占到60%;有点必要的占30%;学生认为带护具没有什么必要只有10%。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带护具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认为练习过程中佩带护具在安全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时降低初学者的心理障碍。

3.2.8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

表11 学生课后参与轮滑活动的情况

表11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能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轮滑练习,占调查人数的79.1%。这是因为学生对轮滑的热爱程度比较高,参加轮滑运动兴趣较浓,又能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作用。

3.3 场地器材与教学内容调查

3.3.1轮滑场地器材调查

表12 学生对本学校的轮滑场地的看法

表13 对学生使用的轮滑鞋的调查

场地和器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表12可以看出,本校学生对轮滑场地很不满意。而且多数学生是租用学校的鞋,学校现有的轮滑鞋都是很久以前买的,由于年久破损,数量上达不到要求。

3.3.2轮滑选修课教学内容调查

表14 轮滑课教学内容的调查

由表14可见,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意的占26.6%;一般满意的占56.7%;不满意的占16.7%,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太满意,只有少数的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满意。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单调,单个动作重复练习较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引起学生对轮滑教学内容的不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重视基本技术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到因人而宜,以便达到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该校学生多数认为轮滑运动有一点危险性。大多数学生认为带护具有必要。

2)该校学生对轮滑课的上课态度比较认真,上课目的比较明确。

3)轮滑场地面积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且相差太多,学校轮滑器材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

4)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多数学生比较满意,一小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太认可。

4.2 建议

1)对本学校的轮滑课现状来说每节课的上课人数要调整,按不同技术水平来分班进行上课。要求学生注意自身的保护,尽量上课时带护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件发生。

2)建议学校修建比较合理的教学场地,更新一批老旧的轮滑鞋,使轮滑课更好地进行常规教学。

参考文献:

[1] 于立强.轮滑教育[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于立强.论轮滑运动对全民健身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11-13.

[3] 张铁峰,王雪梅.速度轮滑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冰雪运动,2006,28(2):61-63.

[4] 胡玉芹,乔仁波.普通高校轮滑选修课教学的探讨[J].体育世界,2007(4):29-30.

[5] 王玫,齐慧.吉林省普通高校轮滑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07,29(5):35-37.

猜你喜欢
护具危险性吉林
小班幼儿滑行车前迅速戴好护具的方法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危险性感
危险性感
一起汽车火灾调查与油品泄漏危险性分析
合用场所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控措施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短兵护具与剑道护具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