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东部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

2012-01-26 07:17王丽李峰陈莉郭爱英
当代医学 2012年25期
关键词:学龄变应原尘螨

王丽 李峰 陈莉 郭爱英

济南市东部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

王丽 李峰 陈莉 郭爱英

目的 调查济南东部地区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患儿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 采用20种标准化变应原对济南地区368例变应性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将样本中126例2~6岁的患者设为学龄前组,242例6~13岁的患者设为学龄组。比较两组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变应原皮肤实验阳性率前8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69.6%)、粉尘螨(60.8%)、链格孢霉(23.1%)、艾蒿(20.2%)、刺槐(16.4%)、狗上皮(16.3%)、烟曲霉(15.2%)、白色念珠菌(12.5%)。学龄组中对粉尘螨和屋尘螨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学龄前组(P<0.01)。结论 尘螨、春秋季花粉及真菌是济南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吸入性变应原。

过敏性呼吸道疾病;儿童;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流行病学

儿童过敏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及咳嗽变异性哮喘,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明确致敏原对儿童过敏性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均至关重要。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各地诱发儿童变应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变应原差异亦较大,同时采用质量不同的变应原提取液对患者进行皮试,结果亦有差异。本研究采用德国默克公司的标准变应原提取液以及标准测量方法,对主要来自济南东部地区的368例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患儿进行常见吸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以探索本地区患儿的主要吸入变应原的特点。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368例儿童变应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别或合并患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均来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到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患儿,其中男218例,女150例;年龄2~13岁,所有患儿均符合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及所有患者受试前停用抗组胺药物及全身应用的皮质类固醇的原则遵循WHO文件《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1]和《New perspectives in GINA Asthma Guideline 2006》。将患儿分为2~6岁学龄前组(126例)和6~13岁学龄组(242例)2个年龄段,观察两组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以及两组间主要变应原及敏感程度的差别。

1.2 皮试用变应原 选用20种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别是屋尘螨、粉尘螨、刺槐、柳树、白杨、松树、藜、艾蒿、!草、豚草、蒲公英、猫上皮、狗上皮、蟑螂、链格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多主枝孢、白色念珠菌、芽霉菌。阴性对照为甘油盐水,阳性对照为10g/L的盐酸组胺,以上变应原均由德国默克公司提供。

1.3 方法 点刺试验步骤:前臂掌侧皮肤乙醇消毒、干燥后,在受试部位贴上编号胶带,间隔2cm滴1滴变应原液,并加上阴性和阳性对照。用标准点刺针垂直刺入真皮层,轻柔、压力均匀地维持1s后垂直拔除点刺针,每刺一下即换针。然后用软纸吸除多余的溶液,注意不要混合相邻液滴。20mi后看结果。

1.4 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见参考文献[2],皮肤反应性由变应原风团直径/组胺风团直径之比(allergen histamine wheal ratio,A HWR) 表示。分5个等级,“0”为阴性,“+”为A HWR<0.5,“++”为0.5≤A HWR<1,“+++”为1≤A HWR<2,“++++”为2≤A HWR。设“+”—“++”为弱阳性;“+++”—“++++”为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种变应原的分布及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的阳性率的比较 368例患者中,点刺试验共368×22(包括阴性、阳性对照)项次,其中组胺阳性对照的皮丘均>3mm,一般为6mm,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均无皮丘。各种变应原在368例患者中的分布见表1。其中最多见的前8种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链格孢霉、艾蒿、刺槐、狗上皮、烟曲霉、白色念珠菌。而学龄前与学龄组又各有差异,学龄组许多变应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学龄前组。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如何检测以及避免接触对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标准化的变应原点刺试验是目前常用的皮肤试验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利于消毒隔离、患者痛苦小及全身反应少等优点,2岁以上的儿童均可以采用此检测方法。

我院地处济南市东部,就诊患儿主要来自此地区,此地区南依千佛山,地理位置偏高,新建住宅多,过敏性疾病患儿发病率相对较高。尘螨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致敏原之一,主要分为屋尘螨和粉尘螨2种,前者主要存在于室内床垫、枕头及屋内灰尘中;后者主要存在于粮尘中。本研究结果显示,济南东部地区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屋尘螨和粉尘螨的阳性率分别占69.6%和60.8%,远远高于其他变应原,提示尘螨是该地区最主要的致敏原。此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其他城市的变应原调查基本一致[2-5],其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居住环境过度装修、长期使用空调引起空气流通不良以及儿童期主要在室内活动,更易暴露在屋尘及尘螨变应原环境中有关。本研究还发现,学龄组螨变应原皮试强阳性率明显高于学龄前组,提示学龄儿对尘螨的过敏严重程度更具有特异性。文献也报道,儿童皮试阳性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渐增的趋势,这可能与许多婴幼儿哮喘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有关[6]。因此,我们认为学龄儿螨过敏症患者推荐尽早接受过敏原特异性脱敏治疗。

本研究显示,秋季花粉艾蒿是济南东部地区另一重要的变应

表1 368例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患儿20种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以及不同年龄组阳性率的比较

2.2 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粉尘螨及屋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程度比较 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粉尘螨及屋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程度比较见表2。无论是屋尘螨或粉尘螨,学龄组的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学龄前组,均P<0.01,弱阳性率则无差别(均P>0.05)。

表2 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屋尘螨与粉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程度比较[例(%)]

3 讨论

吸入过敏原是诱发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主要的因素之一,原。这与艾蒿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济南位处山东省的中西部,南依泰山,北傍黄河,属暖温带气候,适合艾蒿的生长。何海娟等[7]根据北京地区监测计数资料,提出全年花粉含量呈现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在4月,此时均为树木花粉;第二高峰在8~9月,这一时期以杂草花粉为主。叶世泰等[8]发现一种在我国北方蔓生广泛、与豚草同属野生菊科杂草的蒿属植物,证实它是我国北方重要致敏花粉。本研究中,变应原皮试阳性率占前5位的花粉变应原分别为艾蒿、刺槐、柳树、梧桐、!草,与我国其他地区相关调查比较基本一致[4,9-10]。

本研究中还发现真菌变应原在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中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位居前3位的有链格孢霉、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其中以链格孢霉阳性率最高。济南位于泰山之北,背阴肥沃的土壤及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尤其是链格孢霉的生长,导致空气中大量的真菌孢子的散播,也是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变应原,这可能与链格孢霉孢子更加适合沉积于细小气道,引起呼吸道变态反应有关。

另外,根据本研究结果,本地区患儿对狗毛猫毛及蟑螂阳性率较高,这与近年来城市中豢养宠物日益增多,而该组年幼儿室内活动多,接触尘螨及蟑螂和宠物等变应原的时间及量较多有关。

关于不同年龄组吸入性变应原的情况,本研究显示,低于6岁组(学龄前组)吸入变应原的种类和阳性程度明显低于6岁以上组(学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加,吸入变应原的过敏情况越来越严重,与文献报道一致[11]。大量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哮喘患儿变应原的IgE抗体阳性率从食物向吸入性移行[12],可能主要与自身免疫程度及活动场所、活动量大小、食物杂乱、吸入空气中致敏物数量多少有关。

总之,济南东部地区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阳性率以尘螨最高,其次为蒿属花粉,真菌也是一种重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且阳性率有随着年龄增加的趋势。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济南东部地区儿童人群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为本地区变应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但欧洲标准化的变应原试剂如何与我国自然植被特点和气候特点相结合,从而准确、全面地揭示我国变应原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 Bousquet J,Van Cauwenberge P,Khaltaev N,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8(5Suppl):S147-334.

[2] 孙宝清,赖克方,李靖,等.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过敏原调查分析[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01,21(增刊):46-47.

[3] 陈欢,刘光辉,祝戎飞.武汉地区支气管哮喘常见吸入变应原调查[J].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1):785-786.

[4] 吴宁,汤小晖,李雯,等.武汉市尘螨致敏的调查[J].中国医师杂志,2004,6(7):1004-1005.

[5] 孙臻峰,孟晴虹,董频.45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阿罗格”点刺液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J].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3,17(1):28-29.

[6] Wachholz PA,Soni NK,Till SJ,et al.Inhibition allergen-IgE binding to B cells by IgG antibodies after grass pollen immuntherapy[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3,112(5):915-922.

[7] 何海娟,张德山,乔秉善.北京城区空气中花粉含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初探[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01,21(增刊):31-33.

[8] 叶世泰.变态反应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195-224.

[9] 洪苏玲,黄江菊,白燕.重庆地区气传致敏花粉调查[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12):558-560.

[10] 刘静波,林国经,郑秀英.福州城区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9(5):76-79.

[11] 韩晗,李盂荣.陈小芳,等.温州地区儿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9):532-533.

[12]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状态的年龄分布[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76-47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main allergens prevalent in children with allergic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eastern region Jinan. Methods A total of 368 case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allergic respiratory diseases, undergone a skin prick test (SPT) with 20 standardized allergens, and the important sensitizing allergens were assessed. The samples were stratifi ed on two age groups: 2-6-year-olds (preschool age children, n=126) and 6-13-year-olds (school age children, n=242). Difference of SPT responses of these two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percent of children with positive skin tests were as follows: D. pteronyssinus (69.6%), D. farinae (60.8%), Alternaria alternata (23.1%), Argy Wormwood pollen (20.2%),Locust pollen (16.4%), Dog epithelium (16.3%), Aspergillus fumigatus (15.2%), Candida albicans (12.5%). There were signifi cantly higher sensitivity to dust mite among school age children compared to preschool age children (P<0.01). Conclus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ust mite, Argy Wormwood pollen and Alternaria alternata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three aeroallergens in eastern region Jinan.

Allergic respiratory disease; Children; Aeroallergens; Skin prick test; Epidemiology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006

250013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小儿内科 (王丽 李峰 陈莉 郭爱英)

猜你喜欢
学龄变应原尘螨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西班牙学龄篮球锦标赛组织体系研究及启示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筛查分析
跟螨虫在家做伴
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研究
武汉地区54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谱检测结果分析*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
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