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2012-04-08 23:53厉建英章优王逸扬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合胞分泌物早产儿

厉建英 章优 王逸扬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浙江温州325003)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肺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出生不久的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较少见[1]。新生儿RSV感染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先表现为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出现咳嗽,并逐渐加重,伴喉中痰鸣,重者可有气促和发绀。部分患儿表现为发热、黄疸、喂养不耐受、呕吐或腹泻等。而早产儿表现不典型,以呼吸暂停和发绀为主,甚至可完全无咳嗽,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或嗜睡等[2]。我院曾收治新生儿RSV 76例,现就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5月我科收治76例确诊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人。足月儿75例,早产儿1例。其中,重症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0例。平均日龄18.29d,平均住院时间7.83d。治愈73例,好转3例。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每天空气消毒早晚各一次,每次2h,室内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55%~65%。桌面、物体表面每日用非金属康威达液擦洗2次,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清扫4次。每天用温水给新生儿洗澡或擦澡,观察皮肤是否红润、干燥,有无脓疮或黄疸。洗澡后更换清洁、柔软的衣服。勤换尿布,避免尿、便刺激,防止臀红。新生儿口腔每班用1%碳酸氢钠清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肺炎患儿反应低下,应经常给患儿更换体位,以免长期睡一侧致肺不张。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新生儿用具、衣服等清洁。当工作人员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不能接触新生儿。限制家属探视。

2.2 隔离措施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我科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该病患儿进行隔离,安置于隔离房间,采用专人、专物、专用,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接触患儿时戴口罩及手套,使用后的奶具统一配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医疗废弃物按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统一处理。

2.3 保证热量供给 肺炎患儿极易产生鼻塞及喉头痰鸣,导致吸吮力减弱,易呛奶。我院NICU喂奶都由当班监护班护士执行,病人物品专人专用,奶具每次消毒,病情轻者可少量多次喂奶,但不宜过饱,防止呕吐和吸入。喂奶后稍托起患儿头背部协助排气,取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喂奶后30min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重症患儿可鼻饲或持续奶泵,根据不同日龄、体重计算患儿总热量的需要为:出生后一周167~251kJ/(kg·d),以后逐渐增至418~836kJ/(kg·d)。每日液体维持量为60~140ml/kg,液体均由输液泵24h均匀输注。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2.4.1 吸氧护理 NICU患儿均有24h持续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心率、脉搏监测,对于符合新生儿给氧指征:有呼吸窘迫表现,如呼吸急促,大于60次/min,或有呼吸暂停、鼻翼扇动、吸气性三凹征、吸气性呻吟,在吸入空气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小于50mmHg(1mmHg=0.133kPa)、PaO2小于60mmHg,根据不同缺氧程度,选用头罩、面罩、鼻导管给氧。使用头罩给氧时流量一定要大于3~5L/min以上,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当吸入氧浓度大于40%,SpO2低于90%,PaO2仍低于60mmHg时,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正压通气,减缓呼吸困难,使PaO2维持在60~80mmHg。

2.4.2 胸肺物理疗法 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2~4h翻身1次,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我们常在喂养前、吸痰前30~45min或喂养30min后对患儿进行叩击拍背,叩击前可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对于用呼吸机48~72h的危重患儿及肺出血、体重低于1.0kg的早产儿不进行此操作。叩击时使用新生儿软面罩或护理人员的手指手掌进行拍背叩击。叩击时新生儿呼气时用腕部的力量轻叩肺部,叩击部位在前胸、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左右共8个部位,叩击速度为100~120次/min,每次叩击提起2.5~5.0cm,叩击1~2min,每个部位反复6~7次,总共时间不超过10min,拍背叩击时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皮肤及口唇是否紫绀。如患儿发生病情变化,及时停止该项操作。

2.4.3 吸痰护理 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痰液难以咳出,我们采用吸痰的方法促进患儿排痰,一般在进行拍背、体位引流或分泌物粘稠者行雾化吸入后进行吸痰,雾化吸入每次不超过20min,以免引起肺水肿。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先吸引口腔内分泌物,再吸引鼻腔内分泌物,以免患儿在喘息和哭叫时将分泌物吸入肺部。对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先吸尽气管导管内的痰液后再吸口鼻腔,吸痰前提高氧流量。吸痰的压力为0.075~0.15mmHg,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若吸痰后出现青紫,可加大氧流量10%~15%,吸痰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痰液的量、粘稠度以及颜色,吸痰的耐受性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2.5 并发症观察 本组76例RSV患儿中,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占13.16%,故预防心力衰竭在治疗及护理中尤为重要。注意患儿的反应、呼吸、心率等变化,若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180次/min以上)、呼吸急促、心音低弱、喘憋、紫绀加重,肝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时,提示可能合并心力衰竭,应立即吸氧,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及镇静等药物,并执行心衰护理常规,使患儿保持安静,减轻心肺负担。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限制每人每天液体量在60~80ml/kg。若患儿突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提示可能合并气胸、肺气肿或脓气胸,应立即做好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配合医生做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资料表明[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RSV占37.4%。新生儿RSV感染的传染性很强,直接或间接与患儿的分泌物或飞沫接触都可传播病毒,故应及时予隔离。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操作尽量集中。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血管及黏膜血管丰富,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应弱,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发生缺氧症状,威胁患儿的生命及影响预后。我院NICU有适宜的环境,并有专业护士实行24h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我们通过对患儿进行吸氧,有效的胸肺物理疗法,及时的吸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日期。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1.

[2] Halasa NB,W illiams JV,W ilson GJ,et al.Med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a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outbreak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Pediatr InfectDisJ,2005,24(12):1040-1044.

[3] 蒋菊萍.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1892-1893.

猜你喜欢
合胞分泌物早产儿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作用研究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探究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