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33例

2012-06-09 16:03徐晓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徐晓鸿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内一科,汉川431600)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33例

徐晓鸿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内一科,汉川431600)

COPD;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中医病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全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四位,已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健康状况,也大大增加了社会和人民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本研究对近年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共61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7年制定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中重度酸中毒(ph值7.30~7.35)和高碳酸血症(PaCO2>45~60mmHg),呼吸频率在25~35之间。其中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6岁。治疗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33例,对照组未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而行常规治疗28例。如果应用NIPPV后患者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不稳,意识状况恶化,或不能耐受面罩等需及时气管插管。其中治疗组有29人完成NIPPV,对照组20人完成常规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积极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鼻面罩连接无创呼吸机(伟康公司的BiPAP无创通气机)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24h的动脉血pH值、PaCO2、PaO2和呼吸频率以及呼吸困难修正评分(MMRC)。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应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血气分析和RR比较 pH值、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及MMRC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血气分析和RR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血气分析和RR比较 (±s)

组别 PH PaCO2PaO2RR MMRC对照组 7.2±2.6 55±11 53±9 24±6 4治疗组 7.19±2.5 54±10 52±9 25±7 4

2.2 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和RR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及MMRC均有改善。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和RR比较 (±s)

表2 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和RR比较 (±s)

组别 PH PaCO2PaO2RR MMRC对照组 7.33±1.2 40±6 62±5 12±7 3治疗组 7.35±1.1 35±7 81±5 12±6 2

3 讨论

COPD主要属于“肺胀”范畴,亦可归属于“喘证”、“痰饮”、“咳嗽”等病证。病主要在肺,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易受邪侵”,“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导致肺脾肾三脏的亏虚为本,痰浊瘀血内阻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应以本虚标实立论,扶正固本与祛邪兼顾。COPD多由久咳、久喘、久哮等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成,关乎五脏,而重在肺、脾、肾三脏阳气之衰[2]。

西医认为COPD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多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最重要的原因,而对于因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住院的AECOPD患者2年病死率高达49%。加强对COPD的防治,特别是提高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水平,对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Bipap机械通气是指通过鼻罩、口鼻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正压辅助通气,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的连接方式存在显著区别。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具有简单、经济、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相比常规治疗而言,Bipap可降低COPD的气管插管需求率、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吸气相增加吸气压克服气道阻力,增强肺通气及换气功能,改善氧合,增加潮气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在呼气相,无创呼吸机可提供外源性呼吸末正压,防止小气道闭塞,减轻气道阻力,缓解呼吸肌疲劳,进而改善呼吸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24h后,患者的动脉血pH值、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均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明显改善,说明Bipap是内科医生治疗COPD的又一有利武器。但是,不是所有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适合NPPV治疗,本组中有部分患者退出。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NPPV,是成功应用NPPV的关键[3]。患者应具备行NPPV的一些基本条件,其中意识、咳痰能力、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患者主观及客观配合能力最为重要[4]。与此同时,也需排除NPPV治疗的禁忌证,如心血管系统不稳定、意识障碍、不配合等[5]。另外,在应用IPPV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及病情变化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2007,30:7-16.

[2] 付敏,孙增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及中医治疗的思考[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44-545,553.

[3] 曹志新,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25:136-137.

[4] 蔡柏蔷,肖毅.当代呼吸病学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39.

[5] 俞森洋.呼吸危重病学(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50-75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16

1672-2779(2012)-15-0025-02

苏玲

2012-06-03)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黑珍珠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