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影响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2012-06-21 08:16吴加亮
中外医疗 2012年33期
关键词:弱视屈光医务人员

吴加亮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江苏盐城 224001

弱视是由于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足,从而影响黄斑区形成清晰物像,或者是由于两眼视觉的输入不等而导致清晰物像与模型物像之间竞争,继而导致单眼或者双眼视力减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眼病之一。如果弱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弱视患儿可能会因为弱视而辍学,直接影响了中国的人口素质。

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弱视一般推荐采用综合疗法,虽说治疗方法较为完善,但影响小儿弱视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比较多,如何明确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是许多眼科医务人员需探讨的关键问题。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眼科从2009年7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弱视患儿,探讨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借鉴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收集并选择该院眼科收治的38例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68只眼。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12岁。其中,屈光不正弱视42只眼,屈光参差性弱视10只眼,斜视性弱视9只眼,形觉剥夺性弱视7只眼。

1.2 治疗方法

眼科医生应通过眼部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并通过睫状肌麻痹散瞳验光行屈光矫正。并可给予患儿传统遮盖法、精细锻炼、海丁格刷、家庭弱视治疗仪以及后像疗法等。若患儿弱视程度严重,可给予思利巴,2次/d口服。所有患儿每周检测1次视力。医务人员根据患儿3个月的复查情况,及时调整患儿眼镜的度数以及综合治疗方案。

1.3 疗效判定

基本治愈:患儿的视力提高至0.9,甚至更上;视力进步:患儿矫正视力增进2行及以上;治疗无效:患儿视力基本没变,甚至有退步的现象;其中,基本治愈例数与视力进步例数合计为治疗有效例数。

2 结果

通过综合疗法,该组患儿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6%。该组68只眼中,基本治愈的是41只眼,视力进步的是22只眼,治疗无效的是5只眼。患儿年龄、弱视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注视性质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①患者年龄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据临床治疗结果分析,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时间越早,患儿的视力恢复效果越快越明显。该组患儿中,4~5岁的基本治愈率达到了70.3%;6~9岁的基本治愈率达到63.2%;10~12岁的基本治愈率达到39.4%。一般情况下,患者初诊时间为10岁及以上的,疗程更长,治疗效果均不显著。相关文献资料也报道,患儿年龄越小,弱视治愈率就越高,因此,一定要对弱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②弱视类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该组患儿病例中,屈光不正弱视42只眼,治疗有效率达100%;屈光参差性弱视10只眼,治疗有效率达80%;斜视性弱视9只眼,治疗有效率达88.9%;形觉剥夺性弱视7只眼,治疗有效率达71.4%。可见,屈光不正弱视治疗效果最好,形觉剥夺性弱视治疗效果最差。③弱视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该组患儿病例中,轻度弱视疗效最高,有效率达95.4%;中度次之,有效率达80.2%;重度最差,有效率达69.7%。可见,弱视程度较轻,治疗效果越明显。④注视性质与治疗效果的关系:该组病例中,中心注视性弱视54只眼,旁中心注视性弱视14只眼,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注视性质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可见,相对于旁中心注视性质的弱视,中心注视性质的弱视治疗效果较好。

3 讨论

弱视是指矫正视力低于0.9,但眼球并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眼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眼病之一,且患者以小儿宜多。因为小儿还处在视觉发育的特殊期,视觉神经系统非常敏感且可塑,影响双眼的不平衡因素比较多,比如:眼位、屈光状态等,一旦小儿长期处于不适宜的视觉发育环境,极易导致视觉发育障碍,继而出现弱视。弱视不仅严重影响了小儿的视力,而且会导致双眼单视以及立体视觉效果,影响了小儿的生活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但患儿的弱视是可逆的,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的。因此,小儿弱视必须得到家长以及眼科医生的极大关注。

除了该研究讨论的患儿年龄、弱视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注视性质等相关因素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患儿家长对于弱视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患儿治疗过程中老师、患儿以及家长的配合程度;患儿的饮食习惯等。

其中,小儿家长若对弱视的认识较好,就能够对患儿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若认识一般,片面地认为弱视小时候不治疗,长大后可借助于手术能治愈,就会对患儿弱视的治疗效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患儿治疗中各方面的配合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患儿不配合治疗或者家长及老师因为事多而对弱视治愈不重视,就会拖延病情。因此,医务人员首先应该向患儿及家长们询问有关患儿的喜好,与患儿进行耐心交流,尽可能得到患儿的信任。同时,在为患儿检查视力时,一定要防止患儿用眯眼等方式以致不能获得患儿的正确裸眼视力。其次,医务人员应对患儿家长及老师进行用眼卫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强调患儿配戴的眼镜片不宜选择普通的玻璃镜片,以防患儿摔跤刺伤眼睛及眼部周围皮肤。另外,家长及老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目力训练,这样也可对抵制患儿弱视起到一定效果,也能发挥弱视眼黄斑部的一些功能。

综上所述,小儿弱视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到的相关因素比较多,医务人员、患儿以及家长都应该积极参与,并充分调动小儿成长环境中的各个积极要素,尤其是对于疗效不高的患者,医务人员应该寻找到影响疗效的具体因素,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这样才能全方位提高治疗效果。

[1]凌娅娅.影响弱视患儿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2):40-42.

[2]周碧娟.影响弱视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3):90-91.

猜你喜欢
弱视屈光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