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技术与体育的关系

2012-08-15 00:52马思远
运动 2012年15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竞技科学

马思远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70)

浅谈科学技术与体育的关系

马思远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70)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体育运动中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体育发展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科学技术与体育的发展关系,提出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运用到体育发展中,实现体育本质的回归,切实重视体育教育,才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科学技术;体育;科教兴国;体育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进程。没有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革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发生。没有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育运动也不会有今天的这种规模、辉煌和影响。

1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体育从社会中分化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成果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导致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强度的减轻,并使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同时也使社会经济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便是科学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积极结果。

人体身体生理指标的持续下降和心理负荷的不断加重,使体育的传统代偿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人们必须广泛参加体育锻炼,以恢复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生理损伤的机体的正常功能;另一方面,又需要利用体育锻炼,以及一些必要的身体活动形式创造适当的生活环境,形成必要的生活方式,以缓冲心理紧张、疲劳和压抑的状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调节人们的情感,而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由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孤独感。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作为对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积极因素——体育成为人类再生产的工具,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2 体育与科学联姻形成体育科学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原始社会,在劳动与生活技能传授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体育。到了奴隶社会,体育活动和军事、教育、宗教祭祀活动发生了联系,逐渐从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

体育科学是伴随着体育的发展而产生的。现代体育科学是随着现代的体育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伴随着19世纪末工业革命而进入现代体育的新的历史阶段之后,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被应用于体育运动。无论在提高竞技体育的运动技术水平方面,还是对于促进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和保持人类健康水平,防治各种现代“文明病”等方面,许多学科如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运动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美学、伦理学、法学等等都为了解决体育运动中所面临的问题而与体育联姻结合,逐步向体育科学渗透,形成了体育科学的各个学科的专门知识体系,如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等。

3 科学的发展赋予体育重要的地位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脑力劳动代替了体力劳动。正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进而出现现代文明病。为了解决现代文明病,体育健身功能被提到历史的高度,群众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科学技术变革引起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结构的变化,从而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使人们有更多的余暇时间。余暇时间是开展社会体育的重要前提,在余暇时间里人们把参与体育健身视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因为参与体育健身可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心情、交流沟通、融洽邻里关系等要求。

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体育尤其奥林匹克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经济基础,使得全世界刮起了奥林匹克风。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媒体的作用下,这股体育风吹进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在世界的大记事里,体育的排名总在前列。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体育,在欧美一些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

科学技术和现代媒体放大了体育,加快体育的传播速度,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纷呈。过去,人们不曾看过的、不曾想过的一些精彩体育运动,通过现代媒体,各种精彩体育赛事尽收眼底。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体育科学化有效地促进体育的发展

4.1 体育科学化促进体育发展

4.1.1 从体育发展史中看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人类古代的体育活动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公元前776年一直持续到公元393年结束,前后共经历了1 000多年,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在古奥林匹克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科学技术还未成为人们解释自然现象,推进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式,体育运动也往往与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逐渐开始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劳动工具到劳动对象,从农耕纺织到天文星象,其中当然也包括体育活动。19世纪初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将电气化、机械技术和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由此引起的产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产力,使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了大大的一步。而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体育才解脱了中世纪长期的禁锢和束缚,取得了体育史上伟大的突破。20世纪是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世纪,以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人类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文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依托于这种力量,体育在这个世纪中也呈现着一种加速发展的态势。而值此21世纪之初,上个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战鼓声尤然余音未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蓬勃发展又已揭开了人类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纵观当代体坛,竞技运动场上呈现着的早已不仅仅是运动员们之间的斗智斗勇,更是各国各队科学技术水平的角力。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财富与余暇,也使广大民众能够走上运动场,享受体育带给人们的健康和快乐。

4.1.2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生物力学、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广泛应用,在运动员动作设计、分析,运动器材的科学性,身体素质的提高,伤病恢复等各方面给予运动员巨大的支持,对运动员成绩和比赛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成果也对竞技体育的科学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将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量应用于体育赛事和体育组织的管理当中。

4.1.3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追求的是社会体育人口的增加和国民体育素质的增强,因此群众体育通常是以较为简单易学的形式、便于开展的内容渗透到民众当中的。就群众体育运动形式本身,它对科学技术含量的要求并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对于群众体育的发展没有意义,科学技术仍然以它无所不在的力量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

4.2 体育科学化有利于体育功能的发挥

教育和强身健体功能是体育最主要的功能,在这两项功能中,体育的教育功更为重要。在不同的时代,体育被社会赋予它的教育意义也有所不同,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体育的教育功能就是要爱党、爱国和为国争光;就是要学会吃苦和磨练意志,接受党和人民的交给的光荣任务;就是要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学习迎接未来的挑战。

随着体育科研水平和体育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并合理科学参加体育锻炼,实现体育的健身功能;随着体育科学体系逐步完善,人们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训练方法、手段,运用的科学技术,实施的体质检测分析等方面形成科学化、系统化,更加突显体育育人功能的整体性、全面性;随着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人文科技的体育器材更适合人类健身,各种体育媒体加快了体育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使人们对体育的喜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体育功能的发挥。

4.3 体育的教育目的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21世纪的主题,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正是在不断发展中总结经验,把经验转变成科学知识、理论,再用科学的知识、理论指导人类向前发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强调说,奥林匹克运动开展最重要目的就是教育。19世纪末和整个20世纪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类知识成裂变式聚增。在这样的条件下,靠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条件已经不能解决人类知识的继承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方法和先进的教育设备,把教育科学化,最终实现教育目的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服务,更好地实现体育的教育目的。

5 加快科学技术向体育转化,落实科教兴国

国际间的竞争,表面上是军事、经济等领域的竞争,实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教育上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体育则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有人把国际间的体育竞赛比喻成无硝烟的战争,尤其在奥运会金牌的争夺上,各国都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来显示自己国家的实力,这种比喻一点都不为过。实际上,体育金牌竞争的背后就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较量。

现代体育分化成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因过分追求竞技水平,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强身健体的意义,成为可具观赏性和政治工具;因为吸引眼球,符合赚钱的需要和符合国家的政治需要,在竞技体育的科研上各个国家不惜投入重金,并使用其他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以提高竞技水平。但竞技体育的教育作用也不容忽视。利用竞技体育的文化、庆典、礼仪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竞技体育每项新的成绩、新的记录、新的高难技术的诞生,都记录着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也记录着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教育的发展程度。在竞技体育中提倡的公正、民主、团结、协作、谦虚、友谊、诚实等道德观念对青少年乃至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教育意义。

群众体育是群众参与强身健体、消遣娱乐、追求时尚的体育。它呈现群众体育社会化、娱乐化和终生化。体育运动曾经是贵族的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有更多的余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本来一些只有上层阶级能参与的网球、高尔夫运动,也逐渐走向群众化。但大家清楚地看到,尽管国家对群众体育越来越重视,但在群众体育的科学技术投入上与竞技体育相比依然是捉襟见肘。在群众体育的教育方面,大多是体育社区或体育民间协会的成员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只有在大型体育活动举办时,群众体育活动才相对更加组织化。因此,群众体育的教育主要体现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加强沟通交流、继承传统体育文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对群众体育很少有科学技术投入。为发挥群众体育的教育作用,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善群众体育条件,加强群众体育的教育作用。

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这一问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体育难辞其咎。虽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学校体育不断地被赋予承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使命,但它被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实现学校体育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使命,笔者认为,首先要重视学校体育,把重视学校体育的条例、法规、政策落实到一线执行人、责任人身上;其次,加强学校体育对施行相关文件的监督力度,使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并使其行之有效;第三,把学校体育与科学紧密结合结合起来,发挥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体育是一门科学,学校体育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部分,只有把学生体育知识、技术、训练手段和方法科学化,科学技术转化到学校体育中去,学校体育才能大有作为。

6 结束语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体育每向前前进一步,都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科学的发展又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只有重视体育的教育作用,重视科学在体育中的作用,并把科学技术合理地运用到体育中去,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科教兴国的战略。

[ 1 ] 董杰.科技进步与当代体育的发展[ J ].体育与科学,2002,23(3).

[ 2 ] 贺道远,时立新.现代科技进步与体育[ J ].湖北体育科技,2006(1).

[ 3 ] 岳伟.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生活方式变革[ 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3).

[ 4 ] 沈骊天.21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展望[ J ].学术论坛,2006(6).

[ 5 ] 周威,熊国庆.现代科技对中国体育的影响[ J ].体育学刊,2002,9(2).

[ 6 ] 高红著.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科技[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 7 ] 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1-6.

G80-05

A

1674-151X(2012)08-00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01

投稿日期:2012-05-11

马思远(1974 ~),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竞技科学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花与竞技少女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