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鄱阳湖口“舞草龙”的体育形态

2012-08-15 00:52邱梅珍王俊奇
运动 2012年15期
关键词:龙灯鄱阳湖舞龙

邱梅珍,王俊奇

(1.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论鄱阳湖口“舞草龙”的体育形态

邱梅珍1,王俊奇2

(1.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草龙”作为鄱阳湖口县独特文化的一种外化形态,承载着鄱阳湖千年文明的脉动,联系着鄱阳湖口人们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它通过扎编、制做、舞龙活动,融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于一体,创造出一种宁静的生存态势,绿色的文化色彩和农耕文化生动鲜明的体育形象。

鄱阳湖;湖口;草龙;体育形态

湖口“草龙”是环鄱阳湖地区独特的、具有强烈农耕稻作文明和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因草龙为群龙之首,俗称真龙、老龙。在草龙的用料、扎编、舞动形式和体育美学效果各方面,都不同于一般民间舞龙而自成一格。2006年,“湖口草龙”被省政府列入第一批58个江西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2008年,湖口的草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作为环鄱阳湖独特文化的一种外化形态,它承载着鄱阳湖地区文明的千年脉动,是该区域物质生活、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各种层次的社会活动的外部反映。

1 湖口“舞草龙”的缘起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始缘,舞草龙也不例外。但由于时间的流逝,文化传播、文化的多元融合与碰撞,我们很难具体对“舞草龙”的缘起作考证。但作为一种节庆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文献中却有不少记载,从中可以窥见草龙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据蒙文通《越史丛考》说:太史公于此以习俗之差异分越楚之地为三区;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并谓南楚、西楚,‘其俗大类’。”又据《汉书·地理志》载:“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尽吴分地。”班固认为,以上数地“本吴越,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九江、庐江、汝南、豫章均为环鄱阳湖区,其中九江即湖口毗邻,原为一地。换句话说,湖口民俗与吴越(即浙江、安徽)风俗相同。

吴越祭龙之风始于战国,而吴越舞龙灯这种民间艺术至迟在宋代已出现。据刘昌诗《芦蒲笔记·上元词》说,上元日:“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宝炬金莲一万条,火龙围辇(皇帝坐的车)转州桥……烛龙街耀烘残雪,羯鼓催花发上林……元宵且说景龙灯,四方同奏升平曲。”该诗把宋代元宵节舞火龙(一称“烛龙”)的热闹场面生动地描写出来。从历史渊源和风俗相袭这两点来看,环鄱阳湖地区舞龙与越俗相近,至少宋代在江西鄱湖地区已有元宵舞龙灯的风俗。在宋代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首词中描写了信州府(鄱阳湖在其辖区)元宵舞龙的情景,他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文中的“鱼龙舞”实指鱼灯和龙灯。夏竦的《奉和御制上元观灯》诗:“鱼龙漫衍六街里,金锁通宵启玉京。”其中“鱼龙漫衍”也是指鱼灯和龙灯,而“六街里”,就是沿街游舞。

据史料记载,辛弃疾于公元1181年冬11月,因被监察御史玉阑诬劾而罢官,回到上饶的带湖新居,一住就是23、24年。所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的元宵节情景应是信州(即环鄱阳湖地区)。尽管宋代环鄱阳湖地区已出现舞龙灯,但根据刘昌诗、辛弃疾、夏竦诗描写舞龙的地点看,不是京城就是城市。据文献说,“靖康之难”(1126年)以后,宋宗室南迁,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毗邻浙江的信州府一时成了移民躲避战火的好去处。韩元吉说:“被来之渡江者,爱而多寓焉。”北来移民一到上饶都不舍得离去,并定居下来。袁桷说:“建炎初,中原缙绅家多居是州(即信州)。”戴表元说:“广信为江闽二浙往来之交,异时中原贤士大夫南徙,多侨居焉。”南宋时的信州府从地理上看,在长江东、西之间,地博土沃,又离临安近而无险,确实是一处战乱中安居乐业的地方。因此贵宦大家都看中了这块宝地,纷至沓来。元代虞伯生写到宋代南渡时,用“轩盖门戟相接”来形容信州府的繁华。按这样分析看,宋代京城和“宝马雕车香满路”的上饶舞的龙灯不可能是草龙。但是宋代扎草龙、悬挂草龙的形式已出现。据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文中“草缚成龙”说的就是草龙灯,但当时的草龙是固定在灯柱上的。草龙上挂满了灯烛,远处望去,灯柱的草龙像真龙在空中飞舞。可见宋代草龙扎编工艺已十分精致,但这种“灯烛万盏”的草龙并非是现今的手举滚舞的草龙。

元朝统治者把宋代的一些文化艺术视为“亡国之音”(诸如南戏等);对武术也大加禁止,中原用以表现节庆祥和的舞龙也受到歧视,并因受禁而走向衰亡。时至明朝,朱元璋恢复了汉人的江山,开始寻觅唐宋文化和风俗。从史料记载来看,明代社会,庙会与朱明王朝的政治措施的联结更为紧密。洪武皇帝出身社会下层,深知如何利用愚昧的风俗,在造神方面超过历代君王。明代的礼制规定得更繁密,皇家的大事告庙,发生战争、营造房屋、自然灾害时,都要敬祀神庙。(《明史 礼志三》)明王朝不但广泛兴起宗教庙会,而且十分重视对中国原始诸神庙会的兴起,都是为了从灵魂深处统治人民、驯服人民。在这样的礼制规定、大兴祭祀的文化环境下,江南乡村庙会、节日、香会开展各种名目的娱乐,与宗教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各地庙会举行迎神活动中,舞草龙滚狮子开始兴盛起来。

环鄱阳湖地区古属吴越境地。古吴越族早有祭龙的文化习俗,所以环鄱阳湖地区人民,在他们血脉中流淌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祭龙表达意识。明清时期,舞龙在环鄱阳湖地区的庙会上全面兴起。据清乾隆刻本《婺源县志》记载:“俗重社祭,里团结为会,社之日击鼓迎(龙)神,祭而舞以乐之。”清同治《南昌府志》载:“元夕,乡间设板灯,其制,象龙头、龙尾贯于板,板置灯数笼,节节相承,共成一板。”又同治《南昌县志》记载:“乡间崇板灯,其制,设龙头,龙尾贯以板,板置灯数笼,节节相承,共成一灯。”这样的记载不绝于书。但关于舞草龙却是以神话传说和口述的形式传承下来。我们可以从中对环鄱阳湖地区草龙的历史略窥一斑。据明清辖于上饶的玉山县志记载说,玉山“草把龙”源于明万历年间,故事说当年大旱,3个月无雨,山泉断流,禾苗枯死,农民求雨不得而逃荒,突然一天风雨大作,人们惊喜之间,见天空有一条丝丝如缕的草龙正在布云吐水,更让农民兴奋的是,那些干枯的禾苗竟然都活了下来,当年还获的粮食丰收。此后,村民为感谢稻草龙的恩泽,每年于正月初三至十五日都用稻草扎成草龙,并手举游舞,嘴里唱着与龙共娱,祈望年年五谷丰登。

据湖口草龙艺人喻芳泽根据上辈口述的传说:“据传,草龙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明清。起初,农民每年秋收之后,用稻草扎成5~21节的草把,用木棍戳住,草绳串起,制成草把龙(俗名谷龙)游玩在田间地头,欢庆丰收硕果,以表述人们盼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喜悦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传说和口述史中舞龙与祈雨求丰收有密切关系。在缺乏科学思想的古人心目中,认为龙是掌控雨水的神,恰如天空的闪电或下雨前的云彩既似龙样,又近稻草的形状,于是人们就把两者联想到一起,那丝丝如缕的云彩被看成是草龙,而每当丝丝如缕的云彩出现时(即乌云出现),大雨也将来临,农民幻想这是稻草龙的恩泽,于是产生了对稻草龙的崇拜,并与节日结合在一起,使之一代一代相传。

农民舞草龙时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喜悦和虔诚呢?这正是贫苦百姓的一种舞龙灯能带来好运的美好幻想,这是与富贵豪门体味享乐完全不同的。巴金先生在小说《家》中生动地刻画出贫富两种人对舞龙灯的态度:“龙灯随着锣鼓声进来,停在二门外的大天井里。大门己经关上,免得外面的闲人混进。锣鼓不住地响着,龙灯开始舞动了……几个轿夫拿着竹筒花炮在旁边等了一些时候,便轮流地燃放起来,把花炮对着玩龙灯的人光赤的身上射。龙开始发狂了,它拼命往下面滚。来迎接花炮里射出来的金花。它抖动着。人们只看见它的身子在滚。……那般玩龙灯的人有着结实的身体,有着坚强的腕力……后来花炮烧得更近了,他们毕竟有着人的血肉的身体,受不了剧烈的痛,逃开了……。”龙在金钱与权威面前,就是这样一种被污辱、被取乐的角色。民间真正敬龙的是贫苦百姓。安徽、江西及香港等地舞草龙之俗,舞龙毕,要烧纸箔、放鞭炮,将草龙送至河中,意为使龙回归龙宫。环鄱阳湖地区,尤其是湖口县,每逢元宵节,舞草龙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各村组织壮劳力十数人,手举草龙在天间地头,或走街串巷耍龙。舞龙队后面往往跟着数百人群,围在草龙四周,逗乐、玩耍,舞龙队以娴熟的技法,将游龙、咬尾、滚龙、绞柱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明逼真,以此庆祝丰收,盼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喜悦的心情是发自肺腑的。

2 “舞草龙”的表现形式

2.1 动作特点

鄱阳湖地区“舞草龙”表演的动作特点可以用游、咬、逗、滚、绞和造型几个字来概括。所谓游是指舞龙队在田间地头、山路、村头巷尾、街中广场的游走,这种形式以游走为主,故称“游龙”。一般游龙在田间地见农人时便做些跳跃、振动龙头等动作,行动缓慢;而走在山路时,以快走为特点,遇到行人只须点头打招呼快速而过;当草龙队进入村庄,便要开始表演滚动、龙绞柱和戏耍龙珠的动作,并要到各家各户门前稍作停留,一般在大户人家、村委会门前停的时间较长,表演也最卖力,因为大户人家往往会捐更多的钱,以讨吉利。当草龙走进广场时,就要开始表演预先编排的各种耍龙戏珠整套动作,一般广场表演分边游边舞和在原地造型,边舞边走是绕广场戏舞,动作有咬龙尾,即龙头前冲时突然转向后面,让龙头龙尾接触。逗戏是最有趣的,一是龙头张开大嘴扑咬龙珠、欲咬又止,龙头上下摆动、左右摇摆;二是龙头直朝观众逗戏,这时龙眼不停地上下闭合,似乎在与观众互动交流。舞草龙动作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有变化的。据草龙艺人喻芳泽说:据说,最初草龙是用稻草扎成5~21节的草把,用木棍戳住、草绳串起,制成草把龙。在古时候以草龙耍舞欢庆丰收,并主要在田间地头游舞,简单用草缚几把草,所以动作很简单,一般由举、翻、摇摆为多见,还有“五谷灯”配套,男童舞龙、女童持灯,为讨吉祥,用十男十女。

鄱阳湖草龙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有了很多变化。尤其是2004、2005年草龙申遗中,龙的制做更为精致,龙身都用布相连,与单纯的草龙相比不易撕裂,新加进了创新的动作,如造型动作中出现了龙头高举,龙身转圈围绕在龙头四周,表现龙绞柱的动作,还有奔跳、龙扑腾等舞蹈动作,使舞草龙更加舒展大方,更加鲜活可爱。

2.2 扎编工艺方面

最初湖口草龙在扎编的用料上全是稻草(干禾草),用草编扎成一种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开始只是用稻草扎成5~21节草把,并全是用手工扎成简易草龙,约到清朝,湖口草龙在以稻草为主要材料的基础上,辅之以竹木为支架,即以竹为龙骨、龙脊,加入竹子后,加强了“编”织的工艺,工艺日趋复杂。到清朝末年,由于庙会进一步兴盛,一些工艺大师参加到扎编草龙中来,如流泗镇周寿明的叔父周雍发就是在清光绪24年(1898年)的一次庙会上,首次编扎出一条形神具备的草龙,而成为湖口草龙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条湖口民间编扎草龙手工艺大师。随着编扎草龙工艺的提高,草龙也由5~21节发展到9~12节。编扎进一步精致,采用了编、织、插、嵌、镶、绕、缠、悬、挂、空、剔、镂、透等十多种工艺技巧,在编扎草龙选料上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在田间选好的草料,即长而粗的干稻草;第二步是锤草,把圆杆的稻禾用石锤、铁锤等工具压、打、锤扁;第三步是理草、剪草。理草是指根据编扎的部位不同理出稻草,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备用,并将稻禾两端剪平待用。这样经过精心捶、理、剪之后的稻草编扎草龙既平整,又不会露出草头,使之制作一条28m,龙身直径0.38m的草龙,用草约8万根,也不露人工痕迹。

编扎草龙整体分龙唇、龙珠、龙角、龙须、龙舌及龙身上的龙鳞、龙筋、龙脊等。最精彩之处是在龙头里悬空吊一盏撞花灯,这灯用剔空草节编成,球里又有小球,龙头摆动时,龙珠会不停地转动。为表现草龙的威严,又在龙头下颌上用200跟稻草垂挂为龙须,人们尊称有龙须的龙为老龙,老龙昂头挺胸,龙须飘扬,更显庄重。编扎草龙过去用的工具是刀、钳、锯、锤、针、线等,现代又加入了电钻、电锯、铁丝、尼龙绳。因为有了铁丝、尼龙绳加固龙筋、龙脊,使草龙更为坚固。因此在舞龙动作上既可扭转,还可以做大的翻滚,龙身伸缩自如,龙跟着龙珠狂舞,更是表达了龙呼风唤雨的威风。而且在连续数天的舞龙活动中,龙身也不会松动、不用修补,经济上也有很大的节省。

2.3 乐器和衣饰方面

一般舞龙作为主体在街心广场穿梭表演,而“五谷灯”则在旁边穿花、扭步、搔痒、逗龙、逐龙,为了衬托气氛,表演时多用锣鼓相伴。锣鼓主要起引导作用,当锣鼓响起,草龙就开始左腾右跃,追逐五谷花灯,当龙在花灯中穿梭钻行时,鼓声急敲;当龙在田间、山路行走,锣鼓息声;当龙在广场表演时锣声鼓声会随着龙的动作敲打出各种不同的声响,如龙头在引球后摇头摆尾时,锣鼓声缓和;当龙头龙尾扑腾相咬时,锣声鼓声既急而重,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敲起,龙就走起之字,变化着游弋、起伏、翻滚、腾跃、缠绕。在清朝、民国时期舞草龙,还有龙凤旗为舞龙队开道,一前一后各有一班锣鼓,龙行进时要打五番鼓,龙翻身时要打震天鼓。为什么舞龙队前要举龙凤旗呢?这也是有历史缘由的。龙和凤都是中国人的图腾崇拜,龙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具神威庄严的,也是吉祥之兆。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说:“龙举而景云属。”司马迁《史记·秦始皇纪》:“龙,帝之象。”关于凤凰的崇拜也不绝与史书。西周《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鸟来仪。”《诗经· 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传》:“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余鸟兽不待九而率舞。”

以上都是古人对龙凤崇拜的记载。为什么舞草龙要以锣鼓作为主要乐器呢?这也是有其历史根据的。古人认为龙是云的形状,而云与雷雨、闪电有关系。因此认为龙是管理风雨的。《易·系辞》说:“云从龙。召云者龙。”《易·乾》:“云从龙,风从虎。飞龙在天,大人造也。”《洪范·五行讳》:“龙,虫之生于渊,行无形,游于天者也。”龙(云)游与天,当下雨时就会发出轰鸣声(打雷)。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古人认为龙鼓腹时的声音就是雷声。又战国《山海经·西次三经》:“钟山(之神)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这些都说明,龙与打雷击鼓有关。湖口舞草龙以锣鼓开道,或击鼓引龙都是这种意思,即表示龙发出雷鸣,在天空飞舞布云降雨,这样期盼来年不会发生干旱,祈求五谷丰登。

在衣饰上,传统的游龙一般为男性成年人,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大多为黄色),头扎白巾,要扎彩带。也有由8~12岁儿童玩舞草龙。男童装红兜肚、短裤,足蹬草鞋,女童红衣绿裤、花围裙,脚穿绣花布鞋,头上装饰各异,古时知县会亲手在龙头上扎上红绸。这种黄、红为主色的草龙队与传说故事一致。传说光绪24年始,湖口年年大旱,天地无收,民不聊生,到第3年,有一年轻女子舞动龙珠率一条遍体金黄的龙前来,舞龙者共10人,一律赤裸上身,头上扎红巾,耍龙珠的女子约18、19岁,红衣红裤,观众一片喝彩声,知县走下台来上前细观,只见整条龙系稻草所扎,没有一跟连线,正是失传多年的鄱阳湖草龙。知县仰面朝天,激动地呼喊:“民以食为天、万物谷为首,草龙现世,来年湖口必定五谷丰登。”从此湖口舞草龙都依此作为衣饰,重红、黄白色。其实舞龙崇黄由来已久。首先与神话传说有关系。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龙以入羽渊。”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说:“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这都是关于黄龙的最早记载,在古人眼里天上的黄云是黄龙的变身,黄云其实就是白云在增厚的颜色,也就是说当黄云出现时,是雷雨的先兆,所以汉代求雨就开始穿黄色服装。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春旱求雨……季夏以戍己日为黄龙,服黄衣。”由此看来,崇黄龙,着黄衣是传统。然而穿红衣短裤,给龙头扎红绸则是喜庆色,古代甚至穿红衣舞龙。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春旱舞……夏以丙丁日为赤龙,服赤色。”文中“赤色”即红色。而舞龙者头上扎巾,目的是保护头部不被鞭炮烫伤。舞龙者赤裸上体,则是为了经受火的考验,人们认为身上被鞭炮炸得越多,越吉利,神龙会保佑人们消灾赐福。

3 结束语

从九江湖口族源上看,湖口本属吴越境地。从继承发展关系上看,湖口舞黄龙保存了古代传统舞龙的遗迹。舞草龙具有传统祭龙求雨的祭祀性和民俗庆典的性质;舞草龙继承了传统舞龙翻、滚、戏、逗等内容,并融进了当地游龙、咬尾、绞柱、走之字以及田间生产劳动的内容。尤其是在编扎草龙方面,湖口草龙独具一格,除了传统的编、织、插、嵌、镶、缠、绕工艺外,悬、挂、空、剔、透、镂是其特色。作为湖口草龙的一种独有民俗形成,从明清时期的田间地头庆丰收形式,到现代舞草龙的戏、逗表演,湖口草龙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一方面是行为的高度世俗化,既遵奉传统和道德秩序,又看重亲缘、地缘的自然关系。所以,在继承上有其独立性、传统性。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以及西方文化大潮到来,湖口草龙也不可避免受到西方文化、都市文化的冲击,有些表面形式已发生变化,但残存在民间的文化遗迹也不会瞬息之间消失殆尽。湖口草龙独特的造型、编扎艺术,无疑是历代湖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舞龙民俗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1 ] 蒙文通.越史丛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7,48.

[ 2 ] 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167.

[ 3 ] 林俊荣.稼轩词新探与选择[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201.

[ 4 ] 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5-56.

[ 5 ] 丁世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1997:1096.

[ 6 ] 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20-321.

[ 7 ] 武文.中国民俗古典文献辑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64.

G85

A

1674-151X(2012)08-140-04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73

投稿日期:2012-06-16

江西省科技厅项目:环鄱阳湖民俗体育研究(课题号:2010DRB00700)。

邱梅珍(1960 ~),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

猜你喜欢
龙灯鄱阳湖舞龙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中秋舞龙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龙灯
客家文化探索——江西南康“耍龙灯”习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