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因寻方细诊断
——问题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为纠正的再思考

2012-08-15 00:52朱土甘田国辉
运动 2012年15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老师

朱土甘,田国辉

(衢州市实验中学,浙江 衢州 324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查因寻方细诊断
——问题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为纠正的再思考

朱土甘,田国辉

(衢州市实验中学,浙江 衢州 324000)

问题学生的行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各校或多或少都存在。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纠正问题学生行为的思考与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的问题,通过纠正“问题学生”的问题,发挥“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尽可能使“问题学生”成为个性学生、特长学生。

课堂教学;行为纠正;再思考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行为学生的现象比较常见。纠正这些学生的行为,对提高“问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作用。要解决问题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要对问题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诊断。通过对部分问题学生进行观察、交谈、问卷,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同时在实践中借鉴了其他同行的经验,开展对问题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经过反复的思考与实践,现有些经验和同仁们探讨。

1 查因寻方

首先,问题学生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发生?问题学生最常见的表现是经常在课堂中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自控能力差,甚至损坏器材设施等现象。教师对这类学生比较头疼,但又要处理好。通过观察、访谈、调查发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外 因

1.1.1 学生的家庭原因家庭原因是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这部分学生有这样3类。第1类是属于受溺爱型子女。往往是6个长辈一个孩,疼爱有余批评不足,他们基本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第2类是家庭不完整型子女。他们性格比较孤僻,与同学交流少;第3类是家庭教育势力型。家长对不同学科主次分得过于清楚,只重视“主”课教育,这也是造成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与锻炼一个原因之一。

1.1.2 学习环境的原因体育教学环境也是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场所,外界事物对体育课的干扰大,特别是小学生的控制力比较差,注意力会受影响,对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产生一些不良行为概率增加了,如飞机飞过、小鸟叫等学生会去看;别的班级在打篮球学生会被吸引;操场外收废纸的叫喊声学生会模仿等,从而导致问题学生发生问题的潜在因素,给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1.2 内 因

(1)信心原因: 如体弱多病,体型过胖或矮小等,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对运动产生厌烦心理。(2)性格原因:如内向性格的学生,不善交往,孤僻,与大家一起参加锻炼的机会很少。害怕同伴嘲笑、讥讽、胆怯和害羞。(3)态度原因:如缺乏学习动力,态度消极,也有的认为体育学科不重要等。

2 据因细诊

根据不同问题学生的行为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手段进行教育,尽可能使问题行为在老师的掌控中。对老师来说,了解学生是决定教师调控课堂教学好坏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新接手的班级,教师在接手前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预测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行为,事先采取预防管理手段,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当遇到问题学生时,教师本身要沉着冷静,巧用方法,耐心教育,使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

2.1 课前:教师要把功课做足2.1.1 了解学生这是教师要备的第一课。特别是新接手的班级,教师要和班主任、上一任教师及时了解与沟通,掌握、分析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特别是特殊学生的情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策略才能有的放矢开展有效的教学。吴伟是笔者刚接手一个班的学生,从其他老师了解到,他成绩比较差,单亲家庭,自身比较懒,还比较狡猾,经常会逃避课堂学习,就是语数课也会玩“失踪”,有些老师说到吴伟都摇头,对他都失去了信心。像这类学生如果不了解到位,做到心中有数,课中很可能会出乱子。

熟知教材:你对教材了解吗?教师不了解教材,也就备不出好课,可想而知上的课肯定不是好课。因此,教师要熟知教材的内容、熟知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学习要求,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学校的场地器材,认真备好课。再结合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

2.1.2 区别对待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的主体性,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公平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起来。能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说明老师对教学付出了思考,才能付之行动,课中才会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尽量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2.1.3 多鼓励少批评鼓励是一种兴奋剂。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体育课中有成功的体验,体会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因为挫折感往往是有些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适当的成功率,学生练习进步的同时得到教师的认可,会激发学生再练习的欲望,这样可以降低挫折感,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的出现率。

2.2 课中:让学生能及时发现问题问题学生行为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扩展蔓延,甚至引发其他的问题行为,使教学秩序混乱,甚至教学中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已出现的问题行为,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给予有效的控制,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处理,终止问题行为延续。

对于一般问题学生的方法策略可以采用。

2.2.1 言语刺激这是很多老师常用的方法,发现学生有消极的问题行为时,教师或突然提高讲解的声音,或突然暂停讲解,或两眼凝视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一般都可使其纠正。

2.2.2 肢体勉励教师可灵活利用学生分组练习巡回的指导机会,直接走向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轻拍其肩膀,或抚摸其头,

轻轻地问:有什么事课后再解决;有什么困难?我帮你。不用直接批评,这种关心勉励常常起到事半功倍并立刻纠正问题的发生。

2.2.3 以事引问当发现某学生有问题行为时,教师可先注视该生,如还没有效果,然后面向全班学生提问,接着请该生回答或做示范,其醉翁之意可想而知。采用此法,常能有效地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就能遏制再次发生同类事情的发生。当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必须的,它还能密切师生的感情。

2.2.4 当老师助手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出现比较严重问题行为时,教师不必急于教育,可以巧妙地让其当助手,既不会使教学中断,又能控制问题学生的行为。这种方法在技术技能学习时使用比较好。给问题学生协助管理的要求和任务,让学生协助老师维持秩序,帮助老师管理器材等,使之转移行为目标,效果较好。2.2.5 即时反思这种方法对极个别问题行为学生才使用。本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学生管理的方式,如利用小组长管理,当有学生发生问题行为时,由小组长把问题学生请出列,使其即时反思,有悔改表现后再由小组长召回,这种方式效果也比较好。

2.2.6 软硬兼施多鼓励少批评并不是不能批评,对于少部分问题比较严重的特殊学生就需要直接批评,点到痛处,有时让他在同学面前失一次脸面还是必要的。当然要软硬兼施,不能一棍子打死,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批评的问题所在,批评之后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哪怕只一点点。这种方法要因人而异,不是什么同学都适

用,如自尊心特别重的就不适宜。

2.3 课后:使教育有延续性

对问题学生的行为教育并不是课结束教育就结束了,如果教育得不到改观,会影响以后的课堂教学,也影响老师的威信,因此教育要有延续性。课后访谈就是一种好方法。课上转化不了或转化不彻底的问题学生,课后做进一步的补救,这种方法也是很多老师常用的方法。对于自尊心比较重的学生效果更好。只有通过课后与学生促膝交谈,才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到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原因,大胆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认识到问题行为的后果,从而改正错误。如拉勾游戏也是教育延伸的一种办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教育效果还不太明显,老师还可以借助班主任、家长的的力量协同教育,相信一定会有效的。

综上所述,问题学生肯定是存在的,但老师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慎重分析,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问题。老师需要做足功课,想办法找对策,既不能抹杀学生个性,又要逐渐消除问题行为,塑造和发展良好行为,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我们需要的教育目的。

[1]闵霞.激发“问题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08(7).

[2]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G807.0

A

1674-151X(2012)08-11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59

投稿日期:2012-05-28

朱土甘(1970 ~),中教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老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