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初中生体质健康的环境因素分析与探讨

2012-08-15 00:52魏婉萍胡连峰
运动 2012年15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体育锻炼体质

魏婉萍,胡连峰

(1.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中学,浙江 慈溪 315315;2.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浙江 慈溪 315321)

理论与方法探索

影响初中生体质健康的环境因素分析与探讨

魏婉萍1,胡连峰2

(1.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中学,浙江 慈溪 315315;2.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浙江 慈溪 315321)

通过对初中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从影响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外部因素中的家庭、学校、社会、经济、基础锻炼等环境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影响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诸多外部因素。为进一步推进本校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了依据,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环境因素;体质健康

近几年,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学校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不容乐观。本文试图在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环境因素,并从中探寻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的方法,对提高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素质教育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1 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有89.0%的家长支持或不反对子女进行体育运动,38.2%的学生与家庭成员有一起运动的经历。但就爱好体育运动的原因,受家庭影响(15.7%)却排在个人爱好(62.5%)、同学影响(32.1%)、教师影响(19.9%)之后,显示家庭影响力的不足以及现代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可见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运动表面抱支持态度,但与家庭投入相比,这种支持却显得苍白无力,也就是只停留在主观愿望上,而不是落实在客观行动上。

独生子女现象已开始影响到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目前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身体状况的重视,往往体现在营养方面,忽视了孩子锻炼方面的需要。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自己曾经受到过的苦,对孩子过度溺爱,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我妈让我不要跑步”。更有些家长认为运动会累,就是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现实中,多数家长都简单地认为孩子能吃能睡、营养到位、没病没灾,身体就是健康,只要能把学习搞好,根本没必要让孩子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下降,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试只求及格,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运动项目,更无一技之长。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文化成绩,子女的文化成绩保持优异再可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又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子女的体质健康只要平时注重增加营养,参加体育锻炼没多大用处;还有一小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就是学好文化知识,不必用很多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反映出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存在很大问题,对于体质健康的认识还很缺乏,重智轻体的观念还是占主导地位。

2 学校体育教育环境因素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备受家长偏爱,学校出现过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擦破皮肤的“事故”,维权意识过浓的家长就兴师动众,找学校、找校长,甚至胡搅蛮缠,扰乱正常教学秩序,无论责任与否,都希望能沾上学校、老师的“失职”。尽管法律上有着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如果学校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的条文,但是“事故”处理的结果多是追究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丢了面子、赔了损失,校长埋怨老师.体育老师陪上陪下,欲哭无泪,工作压力加大。时间长了,对于那些能锻炼孩子身体和意志但有危险的体育项目、体育器材,老师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于是许多活动项目减掉了,易出事故的运动不要了,跳箱几乎在体育课上绝迹了,单杠、双杠也成了摆设,能用的、能玩的仅是几只篮球、几只足球、几根跳绳、几只毽子,甚至有些老师连足球都不让学生玩了,除了跑步还是跑步,把学生跑得体育活动的兴趣也没了,只剩下对体育课的恐惧。

没有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能促使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每年一次的校运动会是学生硬着头皮被老师拉上去的,校内的篮球赛只是局限于班级少数学生的活动,女生更是没有课外的体育活动比赛。大部分的学生体育活动都只局限在体育课内。学校体育设施不够。场地的数量根本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而且场地种类不丰富,本学校基本以篮球场为主,像排球场、乒乓球桌基本上没有。不能满足广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需要。学校操场是煤渣场地如遇风雨造成场地积水,一连几天都不能,上体育课。学校体育器材太少,不能满足锻炼的需要。初中现有学生人数901人,目前的体育器材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经常在多个班级一起活动的时候,有些学生只能站在旁边观看,或是扎堆聊天度过活动课,特别在低年级和女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还有就是一些班主任的思想观念的问题,总认为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活动课无所谓。有时在操场上会看到一些闲散的学生在东逛西逛,要么就是一小堆在聊天,仔细一问原来是活动课,班主任老师叫他们自己活动,那么老师哪儿去了,原来不是在做自己的事就是在帮小部分的学生补习,然后让大部分的学生进行所谓的活动。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学校安排活动课的初衷了。

3 社会“应试”环境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及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偏颇,许多老师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压力影响下,形成了以考试为唯一手段,单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差,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这种“唯考分论”的教育考核标准,致使教师压学生,千方百计挤占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假期补课等,让学生长时间高强度高难度地学习。学生夜以继日穷于应付,根本没有休息与玩耍的时间,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竟然有些学生每天晚上11:00睡觉,好几个星期没看过电视了,在交谈中表现出很可怜的样子。学生每天正常的活动时间得不到保障,这种现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递增趋势。在教育局最近开展的家长评学校活动中,在大部分家长眼里一所学校的好坏看他重点学校考进去几个,普通高中考进去几个,至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家长们根本没放心上,也根本没想过要了解。

许多家长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和感召下,为了对孩子“负责”,除了在学校进行必要的文化学习外,节假日的补习班也常盛不衰,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简直成了学习的机器。每天从床上爬起来就是学习,排得满满的文化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放学回家了,还有没完没了的作业等待他们,哪还有时间、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家长也认为体育课不是“主课”,只不过跑跑跳跳、玩玩而已,可有可无,不必认真。一位女生的家长说:“上体育课就让女儿请假,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家长的安排让我们哭笑不得,更多的孩子也只为了应付初三体育考试,高考能达标,考什么就专门练什么,哪来的兴趣爱好。于是考试在体育课堂上也成了一根指挥棒,如同一根绳索,它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体育教师失去了创造性思维和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和老师都变成了围绕考试奔忙的机器。但更让人痛心和担忧的是,家长们能熬夜陪孩子写作业,却没有时间陪孩子运动一次;重金买来营养药,却不愿孩子花时间进行锻炼……

4 经济发展环境因素

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好了,出门坐汽车,回家看电视,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过度摄入、体力劳动减少等现代化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

一部分学生的形态状况及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是家庭的特殊原因造成了学生的饮食状况不理想,有些随意吃点早饭,有些是家长给点钱让学生自己去吃,然后造成了学生为了有多余的钱来消费其它的东西甚至不吃早饭空腹上学。目前学生上午上学的时间是7:20分,而中午要到11:30分,经常性地空腹或处于半饥半饱状态下要进行四个小时左右的学习,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少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特别是课间和放学一段时间里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会在一些小卖店里买些零食和一些没有营养的饮料来充饥解渴。

迷恋于网吧。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校外网吧林立,它不但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学习条件,而且给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游戏占去了他们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大部分时间。在平时的课间时会偶尔听到部分学生会在节假日的时候会相约去网吧玩游戏。

5 基础体育锻炼环境因素

时下基础体育锻炼设施严重不足。虽然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修建了一些公共体育设施,但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虽然在本地区有些单位或是小区修建了体育活动器材,但是在使用率上非常低,特别是初中学生的使用率上。例如,在某单位里的篮球场,在暑假时怕学生来打篮球太吵,就把篮筐给拆下来,等自己要玩的时候再装上去。据调查学生在体育中考锻炼中有70%以上是反感的,甚至是恐惧,特别是在长跑的项目中,参与锻炼的被动性可见一斑,他们的课余体育锻炼在没有一些兴趣的支持下是不会自觉锻炼的。其次,社会一些营业性健身场所欠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这些健身场所成为培训机构或者是高消费的象征,中学生只能是“只是远望,难以近玩”。

[ 1 ] 李祥,梁俊雄.学校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2 ]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3 ] 季浏.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 4 ] 杜承峰.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 5 ] 卢元镇,倪依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体育[ J ].体育学刊,2003,10(1).

[ 6 ]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J ].中国学校体育,2006(5):10-15.

G804.49

A

1674-151X(2012)08-10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54

投稿日期:2012-06-11

魏婉萍(1973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因素影响评估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浅谈会计目标定位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