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探讨

2012-08-15 00:52刘玉红邓永兴谢谦梅
运动 2012年15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体育课程

刘玉红,邓永兴,谢谦梅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江苏 句容 2124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关于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探讨

刘玉红,邓永兴,谢谦梅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江苏 句容 212400)

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教育方式,自20世纪40年代起源以来,逐步发展为一种冒险体育训练,并逐步被高校学生所接受。将其在高校作为一种体育选修课开展对于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了拓展训练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必要性;可行性较

拓展训练源于二战,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名为Outward Bound的管理培训方式。这种方式最初用于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后因其挑战性和磨练性的特征,逐步被喜欢挑战与冒险运动的现代人所接受,并被引进高校的课堂,成为体育选修课之一。

1 拓展训练的内涵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通过把受训者带到户外,利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地课程设置,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使受训者在困境中熔炼团队,磨砺自我,挑战自我,以达到提高受训者的体能。心理素质及团结合作能力的目的。

拓展训练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但总体而言包含场地、水上及野外3种训练项目,并据此分散出多种具体的训练项目。

2 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2.1 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不足的要求

尽管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并为社会提供了许多优秀人才,可自身仍存在着不足。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采取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方式,对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要求比较高,课堂内容以教育大纲为主,缺乏相应的机动性。并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主要是“传道授业”,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但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体育拓展训练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通过体育拓展训练锻炼,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并且自主的去寻找方法解决困境。

2.2 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

在社会激烈竞争的今天,许多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存在着身体亚健康、意志薄弱、心理素质不高等问题。这和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健康的身体、坚挺的心理素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优秀的个人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体育拓展训练通过户外的生存挑战、极限运动挑战,利用各种典型的场景设置,可以磨砺学生的心智,锻炼学生的体魄,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寻找到自我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可以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使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形势的变化,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

2.3 丰富大学生体育课堂和课余生活的要求

高校学生的体育课程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有常见性的几种体育运动可供选择,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而拓展训练中场地、水上和野外3种基本训练项目中包含多种具体的训练项目,且由于其挑战性的特征,很容易引起青年人的兴趣,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乐趣。另外,由于高校教学具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时间成为学生大学生活的一大难题,部分学生甚至因此沉迷于网络或在睡眠中度过了大学生涯。拓展训练的开展,可以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多种选择,使学生在课余时仍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来磨砺自我。

3 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3.1 体育拓展训练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了解体育历史与健康的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拓展训练的目标是通过生存训练、管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多项训练磨砺个人、熔炼团队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准备。因此,体育拓展训练在提供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方面是和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是相一致的。

3.2 符合学生的运动心理,易于学生接受

高校学生的组成主要是青年人,其运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性。青年人一般不太生病的,对他们而言身体健康是件理所当然的事,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因此,在运动的选择方面,他们会忽视“为了健康”而运动这一原则,且青年人存在着勇于冒险这一特征,这决定了他们更热衷于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具有游戏性和挑战性的体育运动。而拓展训练既能够实现运动的目的,又具有灵活性和挑战性,很容易为乐于接触新鲜事物的他们接纳。故在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恰能迎合青年学生的运动心理,为他们提供运动的乐趣,这使得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开展具有了学生基础。

3.3 体育拓展训练项目的运行具有可操作性

虽然部分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需要以特殊的自然环境为基础,难以在高校课堂进行实施。但拓展训练项目在环境要求上具有多样性,对于运动器材的选择也标准不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体育拓展课的开展具有可实施性。例如,攀岩、背摔、毕业墙、野外露营等项目安全系数较高,且设施设备简单,不会因此给高校的经费带来过高压力。另外,高校的体育教师,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他们对于学生的运动心理和体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了解,这使得他们完全有能力胜任体育拓展训练课堂的教学。

3.4 社会拓展训练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拓展训练最初是应用于企业员工的培训的,后逐步发展为一种人们所感兴趣运动。在这期间,主要由社会各拓展训练机构承担训练,使其在机构的发展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最终使得我国的拓展训练日渐趋于完善。高校的体育拓展训练的在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教师培训方面与其具有共性,可以吸取社会拓展训练机构的教训,在体育拓展训练的实施中避免失误,让课程的开展与运行进行的更加顺利。

在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符合高校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改革要求。目前,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具有了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堂的能力,根据体育课堂的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实情,将拓展训练应用到课堂中,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G87

A

1674-151X(2012)08-10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53

投稿日期:2012-05-28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GLA102010)。

刘玉红,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拓展训练。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思想转变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