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城区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

2012-08-15 00:52余佳佳
运动 2012年15期
关键词:班队课余体育锻炼

余佳佳

(衢州市实验学校,浙江 衢州 324000)

实验与调查

柯城区城区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

余佳佳

(衢州市实验学校,浙江 衢州 324000)

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课余体育锻炼;中小学;现状

“健康第一”是我们体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学校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习惯,重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柯城区城区中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本文随机选取5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女生各15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期刊和资料文献,为本文积累相关可靠的数据及论据。

1.2.2 问卷调查法对参加调查的的3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中学150份,小学15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98.7%。

1.2.3 访谈法对所调查学校的老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1.2.4 数据分析法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科学安排,严格要求,教师参与

调查发现,多数学校有统一的课余锻炼时间,基本是早上的早锻炼、课间的大课间活动和放学前的班队活动,而且锻炼的内容也比较集中,早锻炼安排跑步的有68.3%,课后班队活动安排跑步有52.5%。

据统计,大课间选择广播操的有75.3%,早锻炼和班队活动选择自由安排的分别占了15.6%和31.7%。通过访谈还发现,早上的早锻炼和班队活动这两块虽然有统一的安排但是缺乏有序的管理,锻炼的时间、速度、强度还有锻炼的队伍组织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锻炼也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学前的班队活动,大多数学校还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真正利用好。作为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就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余锻炼中来,引导学生锻炼,组织学生锻炼,规范学生的锻炼习惯,给学生锻炼提供帮助。教师参与也是对学生安全锻炼的一种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教师可以及时处理,让学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得到锻炼,这也是与健康第一的理念相符的。

2.2 勇于创新,多元练习,灵活机动

调查发现,影响学生课余锻炼的原因比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学习任务重的有41.2%,认为锻炼的项目少和场地少的分别有18.3%和21.3%,其他如缺少指导的有10.2%,没人陪同练习和其他原因的有5.6%和3.1%。

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有效的体育锻炼,学校和教师们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勇于创新是发展学校体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例如,学校的大课间大多数学校采用单一的广播操练习,有的学校甚至新操也没推广。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锻炼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时,现在学校的体育活动时间由于场地小、人数多、器材短缺,往往使学生来了无处可练,没项目可练。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我们还要根据学校场地特点、器材条件、学生爱好,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例如,课间操可以加入跳绳,拍球等易于开展的项目,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练习效果也就达到了。

在学校开展课余体育的锻炼中,要把开发适应青少年时代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也引入学校,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这也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需要。

3 鼓励体育特长生,营造锻炼氛围,培养锻炼习惯

调查发现,参加各种课余体育锻炼的,也就是说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还是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参加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各项运动的学生就有67.2%,因为各种原因没参加的有31.5%,所以学校老师就应该加强重视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学校学生课余锻炼的榜样,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与体育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学校中开展各种比赛活动的总共有83.6%,未开展的有15.1%。为了能让有体育特长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各种竞赛。提前对竞赛项目进行公布让所有同学有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项目要有针对性,比赛结果统一公布。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也会提高,目的性也比较明确,学校教师针对学生在不同锻炼项目中表现的兴趣,引导其深入学习,最终让学生参与到某项运动中来。学校可以允许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时间自带器材,在规定的场地练习。这样锻炼的项目多了,就可以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解决学校器材不足的问题。

3.1 加强家校联系,落实体育家庭作业

据调查,体育家庭作业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体育课堂由于时间短,学生的差异性大,往往每位学生所学到的技能技巧和锻炼达到的效果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学生在体育上的学习内容得到加强巩固,我们对学生课后应该充分的重视。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家庭作业,把一些易于开展和安全的项目作为重点。例如,练习上肢力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或者公共健身场所练习;肩肘倒立、前滚翻等简单的练习也可以在家庭里完成等。教师及时地与学生家长联系,邀请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练习进行监督,定期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考核,指出下一阶段的练习重点,这样既能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能有效、全面地加强和落实学生的课后锻炼,能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

3.2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加强教师学习能力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了很大一部分责任。可以说,在校生大部分的体育技能技巧大多都是从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得到掌握和提高的。这就体现出了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中的重要性,要引导好学生练习,自己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学习,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可能已经有些不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例如,现在学生中很流行的滑板车,老师可能就很少接触。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学习,了解学生需求,了解现在一些新的而又易于开展的项目,然后推广给学生,教师的技能提高了,学校锻炼的项目多了,参与课余锻炼的学生也就多了。所以,教师还是要从自身能力着手,多学习多积累,学生在正确、科学的指导下提高也就快了,学生的锻炼激情就能够被点燃。

4 建 议

针对现在学生课余锻炼的一些实际情况,展望学校教育给予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一些新的发展前景,推进素质教育。今后应该注意:(1)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该在全校整体统一安排的基础上,与班级自主安排相结合;(2)以学生发展和个性特点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兴趣。发挥体育爱好者或者特长生的作用营造学生锻炼的氛围,为长期坚持锻炼打下基础;(3)搞好各种形式的校内活动,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开展大课间,增加学校自己的特色内容,灵活变动;(4)加强教师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给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接触新兴的学生乐于接受的项目,积极推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5)强化管理责任到人,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加强家校联系。

[ 1 ] 颜天民.奠定学生的体育基础与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散论[ J ].中国学校体育,2009(9) .

[ 2 ] 马晓敏.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技巧[ J ].中国学校体育,2009(10).

[ 3 ] 郭扶康.阳光体育:让亿万学生沐浴体育阳光[N].光明日报,2007,4(26).

[ 4 ] 杨剑,张艳华.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研究[ J ].科技信息:科学研,2008,16(1):524-525.

G807.0

A

1674-151X(2012)08-08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44

投稿日期:2012-05-29

余佳佳(1983 ~),中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班队课余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升班队德育活动策略研究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让学生成为班队会的主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