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团的任务》的时代解读
——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

2012-08-15 00:43张雨婷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青年团接班人列宁

张雨婷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青年团的任务》的时代解读
——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

张雨婷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一文中,从建设共产主义的高度出发,围绕“学习是青年团和一般青年的任务”这一主题,深刻阐述了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的理论。该文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把学习共产主义知识列为第一要务,掌握以往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国家和党要注重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培养,加强共青团工作。

列宁;《共青团的任务》;社会主义接班人;共产主义知识;一切知识财富;共产主义道德

1920年10月2日,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青年团的任务》。时隔九十多年,该文所包含的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解答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课题还是有着重要的解读价值的。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主干力量。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然而,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伴随着商品经济而来的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受主义使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命感明显淡化,甚至有跟社会主义道德观完全背离的现象。当前高校普遍开设“两课”,但还有不少大学生只粗略地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并没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更谈不上对共产主义事业有责任感。因此,解答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课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半个多世纪的今天仍然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共青团的任务》从建设共产主义的高度出发,围绕“学习是青年团和一般青年的任务”这一主题,深刻阐述了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在对这两个问题的阐述中,列宁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的理论,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一、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把学习共产主义知识列为第一要务

列宁认为,学习是全体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就学习内容而言,他认为:“首先的和极其自然的回答是: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一般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1〕345对于如何学习共产主义,列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论述,他说:“初看起来,总以为学习共产主义就是领会共产主义教科书、小册子和著作里的一切知识。……如果说,学习共产主义只限于了解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那我们就很容易造就出一些共产主义的书呆子或吹牛家,而这往往会使我们受到损害,因为这种人虽然把共产主义书本和小册子上的东西读得烂熟,却不善于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也不会按共产主义的真正要求去行动。”〔1〕345

同时,列宁指出:“如果我们只求了解共产主义的口号,那就更危险了。我们若不及时认清这种危险,不用全力来消除这种危险,那末五十万至一百万男女青年这样学了共产主义之后,就会自称为共产主义者,这样只会使共产主义事业遭到莫大的损害。”〔1〕346反思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中国地质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8.3%的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最终会实现,而有37.3%的大学生认为“太遥远,与我无关”或者“不可能实现”。〔2〕同时,笔者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个人功利性较强,虽然说起马克思主义是一套一套的,但实际上根本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点在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33.8%的大学生选择了“入党是为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但选择入党是为了“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体现自我价值”的也各占1/3。甚至有不少中共党员信誓旦旦地说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都不能领会,更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融会贯通了。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对年轻干部的要求时曾指出,年轻干部大都缺乏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系统学习。有的同志或满足于上学期间学到的一点政治理论知识,或满足于对新时期党的理论一知半解,甚至对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路线、方针、政策都不甚了解。种种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且不能流于形式,要将马克思主义深化到每一个青年尤其是青年共产党员的内心。

其次,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他一再强调要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青团建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知识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威力。〔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化知识、锻炼能力、培养高尚社会主义情操的熔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推进工作才能形成科学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因而,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社区去,通过科技服务、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丰富情感、磨砺意志。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以社会主导价值观为纽带,以共同的社会价值要求规范自身的行为,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采取履行责任的行为,才能深刻体验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获得履行责任的亲身感受。

二、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掌握以往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

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与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的关系为例,批判了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的观点,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348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学习已成为人们终身的事情。一个人要始终对社会有所贡献,不为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求自身知识的常新和完善,所以教育界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瞭望》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社会不仅给无知的人机会越来越少,而且给低知识者、旧知识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危机意识,时刻不能放松学习。

然而,不少经过高考独木桥进入知识殿堂的大学生却呼喊着“及格万岁”,不少学生平时通宵玩游戏,快考试时才通宵背课本以应付考试。在这样的风气下,老老实实读书、踏踏实实搞课题研究的学生倒成了“书呆子”。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最后的课程考试成了强迫大学生死记硬背的工具,试问这样的知识能记住多久,能有多少实际意义呢?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学者把就业难归罪于大学扩招。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大学期间学习勤奋、积极拓展自身素质的大学生找工作普遍都比较容易。很多毕业生抱怨自身的专业冷门,企业招人门槛高,却没有分析自身的优劣势,真真正正掌握一门实用技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青年人的努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4〕当代大学生应勇于承担重任,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作为青年先锋——大学生党员更应该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三、要注重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共产主义道德的培养

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几年中,俄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道德虚无主义思潮,特别是其典型代表──“一杯水主义”理论引起了一些青年的思想混乱,在实践中造成了较大危害。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批判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观点,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要坚持和弘扬无产阶级道德观念。列宁特别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1〕351

历史总是与现实有几分相似。现在的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态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其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混乱,极大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一项调查表明,有1/3的女大学生愿意傍大款,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贵州师范大学唐昆雄教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34.6%的大学生把“金钱和权力”放在自己价值追求的首位,而把追求“科学”放在首位的大学生只有15.2%,把“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的仅占12.5%,大部分大学生优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多大学生甚至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在价值目标的实现上急功近利。

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八荣八耻”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列宁《青年团的任务》的中国化,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针,引领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实现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努力做到知荣明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锋和模范。

四、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共青团工作

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从三方面对青年团的任务进行了论述:一是青年团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二是青年团应是团结和守纪律的榜样;三是青年团应在自觉和有纪律的劳动中,在同工农的劳动实践中,把自己的全部工作和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今天,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发挥更大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的作用。在此,笔者以自身为例,对华南农业大学的共青团工作加以分析。该校团委虽然在引导大学生思想和学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入校六年来,共青团工作意图以点带面,点很精彩,但面很不够。一部分大学生觉得学校活动只是团委、学生会的干部在自娱自乐而已,不认可活动的意义和方式。校团委每年组织大学生“三下乡”,在学生群体和农村中反响较大,但对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劳动课、实践课的引导和考核却是空白。笔者认为,团委不仅要引导积极的学生,更应该想方设法把那一群“冷漠”的学生带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团委还应该积极开拓社会实践途径,结合专业特色建立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创业基地,为年轻的、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平台。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层次平台,结合工农的劳动实践,才能使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青年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事业中,只有锻炼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其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对当代中国青年的发展仍有重大意义。不管是团干部还是当代青年学生在思想迷茫和徘徊的时候,都应该多读多思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提高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冷雪玲.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5.

〔3〕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5-16.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J〕.新华月报,2003(11).

A82

A

1009-1203(2012)03-0021-03

2012-04-05

张雨婷(1987-),女,广东梅县人,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 周荣

猜你喜欢
青年团接班人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加油!接班人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可敬的特殊『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