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和发展

2012-08-15 00:43李炳毅李玲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李炳毅,李玲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和发展

李炳毅,李玲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与今的关系上处境尴尬,在中与外的抗衡中发育不足。为了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应理性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建构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何更好地推广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一)在古与今的关系上传统文化处境尴尬

首先,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态度。有的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简单主张复古,有的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简单主张摆脱其羁绊,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在古与今的关系上有些人不能摆正态度,被文化民族主义蒙住了双眼,认为凡是老祖宗的东西都是好的,在不加区分辨别和剔除的基础上简单复制照搬。如在自然风景区修建庙宇,显得不伦不类,既破坏了景观,又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公民热爱传统文化的作用。另一种极端是有些人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这种崇洋媚外心理让一部分人打着“学习西方文明”的旗号急切与中国传统文化划清界限。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洗礼,其功能在逐渐消减。城市里高楼大厦取代了经典传统的四合院,几乎所有大城市都千篇一律,失去了城市文化民族特色。而在乡村,农民们忙着发家致富,对传统民间信仰有所忽视淡化。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商业文化在人们头脑中占的比重都要高于传统文化。

(二)在中与外的抗衡中传统文化发育不足

首先,传统文化内容缺少融合与创新。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天人合一”,对治愈目前因为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环、人类生存危机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西方社会也掀起了“中国热”的狂潮,但是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力不从心。有外国人士评价:杂技、书法、太极拳之类的表演都是非常好的东西,人们很喜欢,可是把这么有意思的、全面的、复杂的中国,就用杂技和书法来解释是很可笑的。在现在的文化竞争中,我们缺少的是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没有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

其次,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单一。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打的是孔子这张文化名片,消除了意识形态的抵触心理,容易被其他国家接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孔子学院在世界上的影响还不能与美国的好莱坞影片相提并论,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必须丰富其传播载体。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理性认知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要以文化自信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任何一种文明的演进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传承,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思想家园,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民族自豪感。传统是过去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我们应反对有些人在文化上的去民族化行为,我们不能因为田园牧歌式的农业文明遭到以大机器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冲击,就失去民族自信心,缺少甚至放弃了对民族文化的坚守。我们国人应立足实际,发现并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找到切入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要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实现传统文化的新生。文化自觉,包含着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而不是像有些地方在口口声声“传承文化”的同时,表现出粗俗的急功近利和对于文化的无知与粗暴,他们只是在作浅薄的表面文章,只知道用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招商引资,用文化包装“成绩”。这不是文化自觉,更像是文化的自吹自擂,他们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人内在修养的价值引导意义,这种形式主义也根本无法复兴传统文化。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实现传统文化的新生,不能仅仅依赖于传统,更要为传统文化做“新嫁衣”,让其在新的环境下散发光彩。

(二)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要以传统孝道文化调和家庭伦理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强大,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体思想,其核心是提倡“仁、义、理、智、信”,具体阐释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伦理道德以孝道文化为精髓,可以挖掘其文化“软资源”,促进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空巢老人无人赡养、留守儿童无人照顾、利益分配不均亲人反目等问题的解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都不会过时,但要注意强调孝道并不是提倡盲目的愚孝、愚忠。

其次,要以“内圣外王”要求提高公民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令世人赞叹,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穷则养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都胸怀天下,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今天有些国人目光狭隘,还在计较蝇头小利,我们并不需要所有人都仰望星空,但要有人能够成为民族的脊梁,关心民族精神的未来走向。作为芸芸众生,我们不求人人出仕去治理国家,儒家的“内圣外王”也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出仕,它的最高境界是每个人都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构成整个社会的文明因子。作为活在当下的人就要吸收这种文化的养料,内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担当意识。

再次,要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实现价值观念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统一。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对文化价值取向做好与坏的评价,要尊重每一个社会个体的信仰需求,同时更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中华文明历来重视“和而不同”,和不是没有原则的折中,而是正确看待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实现“多”与“一”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不同事物的有机结合。这种理念对于应对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提供了理论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吸收社会各阶层价值观的有益因子,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化,维护文化安全。

(三)建构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

首先,做好主流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大众传媒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工具性”或“载体性”作用,但是目前有些大众传媒对娱乐文化如相亲节目比较热衷,相对减少了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的热情。大众传媒应该对大众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发出“限娱令”,意在对大众传媒进行行为约束引导,使其不能只追求商业价值,还必须担负社会公益性责任。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资源非常丰富,应该充分利用。

其次,创新传统经典作品大众化解读方式。现在能够精心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一些人被网络文化、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所左右,变得越来越浮躁,这就需要名家大家为大众担当起传统文化引路人角色,在解读方式上大众化、通俗化、贴近人的日常生活才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比如《百家讲坛》节目曾经红极一时,是因为大众对这种通俗易懂的历史解读颇感兴趣,还有于丹对《论语》进行的结合生活实际的大众化解读,使市井小贩都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至少是一种形式上的进步。单纯的、严肃的理论说教不足以引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大众更关心的是这种理念吸引我们的价值所在。我们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大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力度,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进行创新。

再次,发挥网络文化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促进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国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网络成为人们交往过程中越来越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必须占领网络阵地,使其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推波助澜。应该重视网络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能够主导大众的思维。一些国学大家利用网络微博等方式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结合点进行了论述,见解独特新颖,对大众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方便快捷的特点,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改造和传播中来,鼓励更多的学者发出不同声音,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反思传统文化,而且本身就是一种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四)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

首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转化、新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通过故步自封达到保全自身的目的。要想使这种文明或文化不被淹没,就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这是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必要之举。传统文化经过了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转化新生之后,要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舞台上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让其他国家了解真实的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已不能坐以待毙,只能通过自身“修炼”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当这些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就要以开放的胸怀走出去,把我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实践。

其次,在全球文化背景下打造中华文化品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孔子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文化名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大有与歌德学院等相媲美的趋势。我们应该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诗歌、戏剧、曲艺、武术、书籍、书法、绘画、工艺、服饰、礼仪、中医、饮食、民俗文化等的发展走向世界,这些都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品牌。但我们不能仅仅简单地用戏曲、武术、书法等来阐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不能仅靠既存的传统,而必须靠传统的新生。再者,中国悠悠文明不止诞生了孔子一位思想家,还有老子、韩非子等,他们的思想精华对现代治理依然有益。中国传统文化品牌应百花齐放,消除外国人“窥奇式的心态”,使其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真正的文化气质。

再次,实现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世界文化多样性”大会强调文化无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要“交流融合”。我们推崇传统文化,只有在其与其他文明融合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扬弃,保持自身的文化活力。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的快餐文化如肯德基之所以在各国迅速占领市场与它能很好地与当地饮食文化相融合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向世界也必须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以减少当地民众的抵触心理,使其接受我国传统文化。

传统是不能割裂的,我国历经几千年风雨沉淀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令当代人自豪,但是我们也要以理性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不妄自菲薄也不崇洋媚外,要坚守民族责任,传播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张哲.“我们表达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德国”——专访歌德学院中国院长阿克曼〔N〕.南方周末,2009-06-25.

〔2〕骆郁廷.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

〔3〕刘莲香,王正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1).

〔4〕刘莉萍.儒学伦理传统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8〕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卢青青,左斌.将中国文化软实力硬起来〔J〕.南方论刊,2011(9).

〔10〕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贝茨·吉尔,陈正良,罗维.中国软实力资源及其局限〔J〕.国外理论动态,2007(11).

〔12〕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8(1).

〔13〕陶卫平.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J〕.理论学习,2007(12).

G122

A

1009-1203(2012)03-0107-03

2012-03-25

李炳毅(1957-),男,甘肃白银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玲(1985-),女,山东泰安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梁华林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