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
——以山西四所高校为例

2012-08-15 00:43温宇蓉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指导者高校学生社团

温宇蓉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
——以山西四所高校为例

温宇蓉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但其在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推动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一是对社团内部加强管理;二是多渠道筹集经费,经费开支公示化;三是提高社团指导者的指导水平。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基本状况;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类体育社团应运而生。学生体育社团有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就业素质的优势。体育社团的出现对促进高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锻炼学生体育骨干以及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基本状况

笔者对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雁北师范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机构成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其基本状况如下:

第一,学生体育社团的数量和类型。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体育社团也不断地普及开来。调查结果显示:四所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主要是以项目为主的社团组织形式,也有些项目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所选的运动项目,其共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健美操等13种学生体育社团。其中,足球、篮球、健美操和舞蹈社团在笔者所调查的这四所高校中都有。这四种类型的社团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是高校普遍流行的社团。

第二,学生体育社团的章程、会员状况。体育社团有按照其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的权利,也有遵从本社团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的义务。调查结果显示:有95.9%的机构成员都说自己所在社团有章程,但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这些章程大多都是沿用了刚建社团时制定的章程,未能真正起到“向导”的作用,从而不利于会员既定目标的实现。因此,体育社团的管理者要敢于打破陈规,发挥创新精神,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适时的章程,以便为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对会员普遍采取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会员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46.8%和42.5%,而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会员人数仅仅占到了总人数的8.4%和2.3%。

第三,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会员参加活动的次数多少可以作为衡量社团生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会员参加活动次数多的社团生命力就强。固定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次数是由完成好学生体育社团工作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管理体制还很不健全,根据情况开展活动的占到了55.2%,而每周活动次数大于等于二次的只占到了27.4%。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次数的不确定,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团良性发展缺乏有力保障。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缺少一个全面、灵活、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管理机制。虽然许多体育社团有章程、例会制度等,但由于这些制度大多是沿用了刚建协会时制定的制度,所以未能真正起到“向导”的作用,如对会员在学生体育社团内的行为没有任何约束;活动的次数不固定,往往随着学期末的临近而逐渐减少,有55.2%的社团是因情况而开展活动,游击性较大。

第二,经费不足,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一些高校体育社团经费来源渠道不固定,经费总量严重不足,难以支付正常活动的开支。而体育社团的活动要正常而顺利地开展,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体育社团向会员们收的会费以10元和15元的居多,且大部分用于制作会员证,买磁带、碟和比赛用品等。实践中,许多有创意的体育社团活动往往因为经费的问题而中途夭折。

第三,指导者的指导水平有限直接影响会员参加活动的次数。体育社团会员参加活动次数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社团生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指导者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会员参加活动次数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指导者水平为优秀的占12.3%,而认为指导者水平为一般的占54.1%。可见,体育社团指导者的指导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以保证会员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

三、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策略

从笔者所调查的山西省四所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现状来看,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但各高校还应通过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推动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

第一,对学生体育社团内部加强管理是使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体育社团的管理者要有创新精神,制定出完善的章程和例会制度,如固定社团的活动次数,对于违纪不能按社团要求参加社团活动的会员要予以劝退或开除。团委、社团联合会还应加强对社团活动的考核监督。对社团考核一般一学年为一个阶段,以年初工作计划为基础,年终工作总结为依据,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形成考核意见。对于工作实绩突出的体育社团和工作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评出“明星社团”、“优秀社团”等,而对于存在一定问题的体育社团,要帮助其整改提高,对于出现严重问题的社团要予以撤销。

第二,多渠道筹集经费,经费开支公示化。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要正常开展,就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而体育社团开展活动所需费用完全依靠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是肯定不够的,因此,高校体育社团要多渠道筹集经费:如以学校的知名度为坚实后盾,以为企业做广告实现互利互惠为基础,鼓励体育社团自己拉赞助外出参加比赛;由学生体育社团出面联系一些相应的俱乐部或一些单位、公园、小区等需要聘请教练员、陪练员或办学习班者,然后从体育社团派出体育骨干前去担任各种职务,社团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学校要给予体育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另外,学生体育社团对会员的收费标准、社团的开支状况要公示,由名誉主席(老师)监督,在学期末要向团委、社团联合会汇报经费使用情况。

第三,提高社团指导者的指导水平。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社团指导者的指导水平:一是以社团名义定期选派指导者参加一些培训班的学习,以提高其指导水平。二是采取义务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聘任制度,严把技术指导人员的审核关,符合条件的予以聘任,聘任后责任心不强、技术指导水平差的要予以辞退。三是定期请在校专业教师予以授课指导,以提高指导者的水平。

〔1〕王向东,等.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及管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史东博.俱乐部制——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8(2).

〔3〕谭沃杰.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规律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2).

〔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付海芳.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5).

G807

A

1009-1203(2012)03-0124-02

2012-03-15

温宇蓉(1981-),女,山西寿阳人,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 芳晔

猜你喜欢
指导者高校学生社团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善倾听会提问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