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研究

2012-08-15 00:50梁志雄曾晓琼上海大学上海00444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体教课余竞技

梁志雄 曾晓琼(、上海大学 上海 00444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0000)

1 、“体教结合”系统分析

自从二战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在各学科不断分化的同时,学科间又不断渗透、相互交叉、逐步走向综合化、整体化。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面世,系统工程应用广泛,电子计算机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它们彼此构成了一个科学技术群。由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构成的系统理论不断得到发展。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竞技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的青少年课余训练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显示出了其在整体发展中的滞后性,阻碍了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而实践则证明,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相互融合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培养人才是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共同工作目标。体育系统培养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有专项训练的基础,而且对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也提出了要求,这些都必须得到教育系统的大力支持。同时,教育系统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要紧紧依靠体育系统的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两个系统在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是互相依托、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的。

由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有机融合,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子系统——“体教结合”。在本文“体教结合”是指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相融合,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为目标,既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新型的课余训练体制。

体育系统有技术人才优势、训练场地优势、训练综合能力优势和组织竞赛等优势;教育系统有生源优势、文化教学优势、管理优势、思想教育优势和体育普及等优势。“体教结合”这一新的子系统成功的实现了将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的资源有机的整合,取其综合效益。通过“体教结合”,实行双轨并一,由体育和教育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课余训练体系。取得了强强联合、义务共尽、责任共担、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和成果共享的功效。

2 、“体教结合”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来,中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轨。经济的转轨促进了行政体制改革,即促进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

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与原先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体制与教育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其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上述改革为“体教结合”的运动训练系统构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1 、体育体制改革

多年的实践与发展表明,中国实行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行政协调体制有利有弊。表现在竞技体育方面,国家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调集优秀运动员集中强化训练,从而取得训练成效。但运动训练由国家独营,限制了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社会体育团体在竞技体育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了专业运动员的队伍随着训练规模而扩大,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由于体育市场发育不全,投资得不到补偿,投入高于产出,甚至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艰难。

为了能使我国竞技体育适应21世纪发展步伐,体育战线必须改革。《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意见》一文指出了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即“改变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化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集中办和分散办相结合的格局。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另外在1993年,《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体制与运行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登上新台阶。”

因此,中国的体育体制改革要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关键问着手,改革要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1.1、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和课余运动训练主要由国家体委(或体育总局)为主经营的,但在体育体制改革的新的形势下,以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为条件,引起了课余运动训练体制的变化,从而打破了体委(或体育总局)独家经营的局面。

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了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独立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从而形成了体育总局负责管理专业队的运动训练,而实现教育部负责管理课余运动训练的新体制。教育部作为政府行政部门,应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因此,教育部的职能是: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竞赛等手段,促进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与此同时,课余训练的具体运转则落实到了学校,学校的自主性得到了加强。

2.1.2、体育俱乐部的推进

加快体育协会和运动俱乐部的步伐,也就是使体育工作由政府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这是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面向广大群众,发挥专业化管理的新型体制。

体育协会实体化步伐的推进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体育俱乐部不仅成为高校基层课余训练的形式,也成为了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的形式。部分高等学校以专项体育俱乐部为形式,开展了学科性体育课程和活动类体育课程,开展了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多种竞技体育活动,为竞技体育活动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创造了条件。

2.1.3、课余运动训练梯队的完善

我国运动训练还是按照国家、省、市、县实行分段管理。运动训练基本上是由各级体委部门经办,当前国家运动训练队伍的组建和选拔制度正在改革。按照“稳住一头,网开一面”的原则,只对少数奥运会优势项目的国家队实行集中管理,多数运动项目可放到省市或运动项目协会,其中有的项目可以放到厂矿企业及学校。

世界性大学生运动会有教育部负责组队,课余运动训练由教育部为管理主体后,不仅高等学校可以成立“体教结合”的高水平运动队,而且初级训练体制也发生了变化,传统项目学校这一“体教结合”的新办学模式得到了完善,以教育体系为基础的课余训练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2.1.4、竞赛制度的体系化

学校运动竞赛制度的改革着眼点应放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充分调动学校和运动项目协会举办运动竞赛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其二是形成教育系统内部的,包括一所学校内部的各运动项目的分级竞赛体制。

自从国家学生比赛由教育部组队参加以后,创造了学校竞赛制度体系化的有利条件。国内的各种运动项目,各级别的体育比赛都应该体现分类、分级管理,基层俱乐部应有权组织和承办相应的运动竞赛,并制订运动项目为基础上下衔接的各级竞赛规范制度。

2.2 、体育课程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1999年,全面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进入到21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着。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初中)颁布,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指导纲要》颁布,2003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标志着这次改革是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的一次全局性改革,这对学校课余运动训练也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2.2.1、新体育课程的主体性得到了加强

和原先《体育教学大纲》是指令性文件性质不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一种指导性文件,对教学内容不再硬性规定,取消了对各类教学内容的时数分配,给予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有更多的自主权,给予学生在确定学习内容时有更多的主体选择权。体育课程主体性的加强,集中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主体选择上,最终的结果将表现为学生学习的运动项目能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有条件以较多的课时来实现重点的学习某一或某几个运动项目,以提高学习的效力。竞技运动项目是学生广为喜欢的学习内容,体育课程主体选择性的加强有利于竞技运动项目在学校的发展,有利于为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打好基础。

2.2.2、形成稳定的爱好和专长成为了课程的目标

在新课标中,形成稳定的爱好和专长,虽然贯穿于初中、高中和大学,但是在高中阶段重点是重点强调。

为了实施高中段的“形成稳定的爱好和专长”的特定目标,高中段体育教学的内容的七个系列中,仅有健康教育系列和田径系列是必修;其余的五个系列:球类系列;体操和韵律体操系列;水上和冰上系列;中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系列;新兴运动项目系列均为选修系列。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内容有了变化,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将在高中出现,这就是高中选项课。高中选项课的出现不仅对学生形成稳定的爱好和专长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在高中阶段推广竞技运动项目有积极的推进作用。这是因为一部分高中学生在选择课程内容时,理所当然的选择了竞技运动项目。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高中阶段选项课的实施,实际上也起到了为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打好扎实基础的作用。

2.2.3、个性化课程造就个性化的发展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前,体育课程的特点是全国一个纲,一本书,一刀切。这是指一个教学大纲,一本教科书,全国的体育课程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化规范。这种课程的最大弊病就是她无法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无法使教师发挥创新思维,实施因材施教。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在课程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纲多本,编审分离。这是指全国的《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只需一个版本,但是教科书可以有多个版本;国内的学校、研究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编写教科书,但需要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审定。一纲多本,编审分离的课程管理制度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如:深圳大学的“体育教学距俱乐部”模式,清华大学的“三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福建师大的“主、副项制”模式,江苏科技大学的“自主构建课程”模式等。

课程模式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各高校把课余运动训练纳入到了总体课程模式构建之中,课余训练成为了整体课程模式的组成部分。部分高校还总结了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实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同步发展的经验。

2.2.4、教材化理论为普及竞技运动开辟了新路

新课标实施以后,竞技体育教材化成为了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为体育教师所广泛关注。对此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还能实现普及竞技运动的客观效果。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竞技运动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部分专家学者把它理解为最大限度的发挥身心能力,实现比赛取胜的竞赛性活动。按此理论,唯有高水平的竞技方谓竞技,唯有取胜为目的的竞技方谓竞技,那些一般水平的以娱乐为目的的竞赛性活动如何定位呢?据此,在逻辑上就发生了错误。我国学者周爱光在汲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对竞技定义如下:“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娱乐性和不稳定性的身体娱乐活动。”这种诠释相对科学,它精简了竞技运动的内涵,而扩展了外延。

竞技运动是由游戏不断向正规化竞技的发展过程。目前,正规竞技按照国际规则的要求,技术难度不断提高,运动强度不断加大。为了避免体育教学成人化倾向,有必要对竞技运动进行选择、改造和重组,以适应普通学生的发展需求。这种对正规竞技运动进行选择、改造和重组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竞技体育教材化。

竞技体育教材化理论出自于实施新课标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成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理论基础。它推进了竞技运动的普及,推进了课余运动训练,进而扩大了学生的主体选择范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济在腾飞,时代在发展,“体教结合”将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竞技体育后备生源的培养提供了保障,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可能与发展前景提供了保障。“体教结合”的课余训练模式有利于推动竞技体育的进一步普及;有利于拓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系;有利于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体育的一体化,从而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

[1]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2]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3]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

[4]卢元镇.论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J].体育科研,2000(9).

[5]王睿,姜振松,刘守君.对当今我国高校课余训练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J].北体大学学报, 2004(6).

[6]黄伯香,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体教课余竞技
丰富的课余生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竞技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同台竞技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