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剖析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可能性

2012-08-15 00:50陈洁彭远志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张三丰陈氏太极

陈洁 彭远志(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前言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拳种之一,它以民间广泛流传的古拳法和军事武术为素材,结合道教的养生思想和传统的中医经络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演变成了如今派别庞大,体系复杂,理论知识丰富,老少咸宜的大众体育项目之一。如此博大精深的太极拳究竟是谁创造的这一问题,也成了武术界一直热议的话题。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大致有宋朝张三丰创拳说、明洪武年间陈卜创拳说、明末时期的陈王廷创拳说、王宗岳创拳说等几种不同的说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历史人物张三丰、陈卜、陈王廷、王宗岳及其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还参考了著名武术史学家唐豪和顾留馨的著作。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翻阅了国内外关于太极拳起源方面的书籍6部。登陆维普数据库,CNKI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到有关本研究的论文24篇。同时还利用国内外知名搜索网站如,google、百度、雅虎以及部分太极拳网站搜索相关文章和信息,对采集到的重要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利用,以便了解太极拳起源问题的研究现状,增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1.2.2、访谈法

访问了重庆市太极拳名家14名,了解他们对太极拳起源问题的看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张三丰创拳说

由于道教文化为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张三丰原本就是武当派创始人,于是不少武术家相信他就是太极拳的创始者。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在其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就这样讲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洲同、张松溪、将发诸人相承不绝”。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教育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也提到过张三丰:“少林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近代著名体育学家吴志青在《太极正宗·弁言》一书中这样说道“考各家太极拳之源流,均称系丹士张三丰所传授”。据著名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张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创始人,曾在湖北武当山(又称太和山)结庐修行。唐豪先生在《少林武当考》中运用了大量史料来证明太极拳并非是由张三丰创造。根据《明史》和《太和山志》,都从未提到过张三丰会拳术。因此,说张三丰是太极拳创始人的确存在很大的争议,还需进一步考证。

2.2 、陈卜创拳说

陈卜,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始祖,有人说是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据陈氏十六世陈鑫《陈氏太极拳拳说》第四卷称“明洪武七年,我始祖讳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食物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考证历史可知,明朝初年是“理学”盛行的时代,当时的“太极”理念是文人们讨论的热点。著名理学家朱熹就以“太极”为其理论的最高范畴。陈鑫在其著作中提到的“太极拳”极有可能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而杜撰的。唐豪在其著作《太极拳起源考》中提到,陈卜墓碑是他的后裔(陈氏十世陈庚)在康熙五十年辛卯追立的,墓碑上铭刻着一段碑文,记录了陈氏家族的兴衰,包括陈卜带领其子孙、族人攻读诗书,经营贸易的事实,着重强调了陈卜是攻读诗书的读书人。如果太极拳真的是陈卜首创,陈庚不可能对此只字不提。

2.3 、王宗岳创拳说

据史料可知王宗岳是清康熙、乾隆年间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他细心研究武术理论及技法数十年,内家拳名家。他在中国太极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编著的《太极拳论》一直屹立于太极拳理论知识的巅峰,被众多太极拳家视为太极界的瑰宝。该书首次详细的阐述了太极拳的拳理、拳技以及太极推手的要领及方法,太极拳经典语录“四两拨千斤”就出自于该书,因此有人认为他是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创太极拳的。另传,王宗岳偶然经过河南温县,在赵堡镇将太极拳授与蒋发,蒋发不仅继承了王宗岳的衣钵还为太极拳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是现代太极拳六大派(赵堡、陈、杨、武、吴、孙)的共同祖师。可见王宗岳创拳说也有一定的根据。但是,仅凭一本拳论就能证明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了吗?而且,历史上关于王宗岳的身世没有详细的记录,可以考证的史料也太少。因此,王宗岳是太极拳创始人这一说法有待考证。

2.4 、陈王廷创拳说

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出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一个官僚家庭,是继抗倭英雄戚继光后创编、整理武术套路的杰出人物之一。他在戚继光《拳经》的基础上,广泛吸取道教经典《黄庭经》中的养生思想并结合实践创编了《拳经总歌》,为太极拳理论的发展夯实了基础。陈王廷在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拳术的特点,结合太极的阴阳理念、中医经络学说和导引术,创造出轻柔缓和、刚柔相济的陈氏太极拳。这一观点可以从1991年出版的《温县志》中找到证据:“自陈卜历九世,至陈王廷,文武兼优,明末曾任乡兵守备。晚年家居,研习民间诸家优秀拳术之精华,结合经络学,采纳《周易》阴阳学说,参照《黄庭经》的导引、吐纳医理、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化之意,取名为‘太极拳’,为陈氏家族世代传习,并不断发展。”陈氏太极拳强调“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节节贯串,连绵不断”的运动规律,该拳是目前练习最为广泛的太极拳之一,因此他被国内外不少太极拳家称为太极拳的鼻祖。我国著名武术史研究者唐豪、顾留馨等人就认为太极拳是由明末武术家陈王廷创造的。唐豪先生不仅实地考察了河南温县陈家沟还查看了当地县志和《陈氏家谱》后才得出了此结论。据史料可知,陈王廷在他的遗言中这样写道“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闹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可见陈王廷早年驰骋沙场,晚年回乡造拳是有证可考的。如今,大多武术爱好者都倾向于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这一说。

2.5 、太极拳究竟为何人所创

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众多武术家们智慧的结晶。它海纳百川,集众家之长,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导引、吐纳、宗教、中医经络学、等思想精华,集技击、健身、强体、益智和修性为一体,其演练形式符合人体运动规律且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被誉为当代世界第一健身运动。它极有可能是由明末时期河南温县陈氏九世陈王廷,在汲取了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长拳的基础,并参悟《黄庭经》中道家养生的经典理论,结合吐纳、导引、气功、中医经络学,所创造出来的。

3 、建议

近年来,随着太极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太极拳的健身养身功能做了科学的研究。据美国波士顿医学专家研究指出: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改善关节炎症状,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血液循环状态,有效避免中老年人摔跤和骨折。美国权威媒体把太极拳列为十大最适宜的健身项目;苏格兰一家医院将太极拳列为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疗程之一;欧洲许多国家的公园里、林荫下、街道旁随处可见太极拳练习者。通过演练太极拳,学习太极文化,领悟太极拳的内涵使不少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品味到中国文化的真谛,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建议社会相关组织及各级学校加强太极拳技术与理论知识的普及,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太极拳套路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太极拳的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对类似太极拳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极大的保护作用。

[1]张志勇.十六式太极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

[2]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10,3,8.

[3]孙刚.李成银.太极拳起源辩[J].体育文化导刊, 2003:40,41.

猜你喜欢
张三丰陈氏太极
陈氏太极拳:拳小,艺精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陈氏清肺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疗效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为何明朝历代皇帝都苦寻张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