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蒙古族散曲家阿鲁威研究
——元代少数民族散曲作家及作品研究之三

2012-08-15 00:52闫雪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双调散曲

闫雪莹

(1.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元代蒙古族散曲家阿鲁威研究
——元代少数民族散曲作家及作品研究之三

闫雪莹1,2

(1.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阿鲁威是元代蒙古族散曲家的优秀代表,其散曲存世虽仅19首,却体现出深厚的汉文化底蕴,有“鹤唳青霄”之誉。其中,[蟾宫曲]前九首是以屈原《九歌》拼成的散曲,别开生面,在元代散曲中绝无仅有;其他怀古、羁旅、怀友题材的散曲,豪放稳健,悲婉蕴藉,均属上乘之作。阿鲁威以学问和才华闻名当时,流传后世,被尊称为“学士东泉鲁公”、“元室文献之老”。

阿鲁威;散曲;蒙古族作家

元代蒙古族散曲家为数不多,阿鲁威堪称其优秀代表。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生卒年不详。禀赋优异,勤奋尚学,踏入仕途后,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元延祐间曾任南剑(治今福建南平)太守,约英宗至治间(1321-1323)迁泉州路(治今福建泉州)总管,泰定间 (1324-1327)迁经筵官、翰林侍读学士、参知政事。后挂冠南游,退居杭州。阿鲁威以学问和才华而闻名当时,流传后世,时人朱德润尊称其为“学士东泉鲁公”[1],明代徐一夔赞其为“元室文献之老”。[2]阿鲁威存世散曲仅19首,包括 [双调·蟾宫曲]16首, [湘妃怨]2首, [寿阳曲]1首。存世作品虽少,但多为佳作。

阿鲁威 [蟾宫曲]前九首是以屈原《九歌》拼成的散曲,仍以《九歌》中的神话传说为基本内容,将《九歌》的骚体化为小令,保留了原作典雅华丽的骚体特征,使散曲有了一种浪漫主义风格。这组小令,直接继承了《九歌》瑰丽多姿的语言、神奇优美的想象、幽远飘渺的意境。如《东君》:

望朝暾将出东方,便抚马安驱,揽辔高翔。交鼓吹竽,鸣箎絙瑟,会舞霓裳。布瑶席兮聊斟桂浆,听锵锵兮丹凤鸣阳。直上空桑,持矢操弧,仰射天狼。

小令依承原诗,热情歌颂了东方之君——日神的高贵雍容和伟大慷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我轻抚骏马,揽辔高翔。人们弹琴奏瑟,敲鼓鸣箎,翩翩起舞,祭祀光明之神“东君”。东君斟满桂花琼浆,赐福人间;又操起天弓,仰射天狼,为人类驱除灾祸。首句“望朝暾将出东方”直接化用《九歌·东君》首句“暾将出兮东方”,“便抚马安驱,揽辔高翔”直接化用“抚余马兮安驱”和“撰余辔兮高驼翔”句,“交鼓吹竽,鸣箎絙瑟”化用“縆瑟兮交鼓”、“鸣篪兮吹竽”句,其他各句也多直接或间接出于《九歌·东君》。又如《山鬼》: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狸,窈窕周流。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谁与同游?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怅宓妃兮要眇难求。猿夜啾啾,风木萧萧,公子离忧。

山神含情注视着山幽,她驾乘赤豹、花狸,婀娜多姿。转托三秀做媒,但恋人飘忽难求,谁能与之同游!曲中山神“含睇山幽”的出场、“窈窕周流”的体态、“采三秀兮吾令蹇修”的情节完全出自《九歌·山鬼》,曲中弥散的猿鸣风萧的意境,也与《九歌·山鬼》中哀婉啸叹的山林夜景别无二致。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美的诗篇,通过对诸神的礼赞,抒发了屈原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苦闷心情。阿鲁威的这组曲子同样继承了屈原“托之以讽谏”、追求美政的思想。受作家地位和时代思潮的影响,曲中对传统人文精神和屈原多有否定和嘲讽。阿鲁威以《九歌》为题材进行散曲的再创作,这在元代文学中是相当罕见的。阿鲁威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能够逆时代风气,将屈原作品及精神发扬光大,可见他对汉文化的景仰。

阿鲁威仕途顺畅,他的散曲很少有宦海浮沉、官场险恶的感叹,多是抒发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双调·蟾宫曲]《旅况》:

理征衣鞍马匆匆,又在关山,鹧鸪声中。三叠阳关,一杯鲁酒,逆旅新丰。看五陵无树起风,笑长安却误英雄。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

整装跨马,又匆匆踏上奔波之旅,然而三叠阳关的凄婉、一杯鲁酒的寡淡、逆旅新丰的冷遇都不及英雄无路的悲苦。时运不济,你看那京城中尽是些庸碌之辈,多少英雄被叹误终生!烟云蒙蒙的远树、滚滚东逝的春水,满载我无限愁浓。壮志不酬、怀才不遇的怅恨,尽在景语之中。用典含蓄,贴切自然,充分体现了阿鲁威深厚的汉文化底蕴。

阿鲁威曾任南剑太守和泉州路总管,身为北人的他,常常在江南的烟雨濛濛中思念故乡,思念友人。[双调·蟾宫曲]《怀友》是一首触景伤怀、思念友人的佳作:

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依旧向邯郸道中,问居胥今有谁封?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秋风萧瑟,不禁令人想起北国的山河。江南的烟雨,杳杳的孤鸿,更触动了他浩漫的乡愁。客居他乡,依旧为功名奔波劳碌,朋友天各一涯,何日才能与之细论文?感时、思乡、怀友、叹世,熔为一炉,风格悲婉蕴藉,是一篇上乘之作。

阿鲁威熟读汉儒经典,精通蒙汉两种文字,曾任经筵官,经筵官是蒙元帝王为研读经传史鉴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主要任务是向皇帝授课,姚枢、许衡、窦默、许有壬均担任过此职。阿鲁威任经筵官时,曾奉诏翻译《世祖圣训》 《资治通鉴》供讲学研读之用。正因为他厚积博识,因此其怀古之作有着相当深厚的底蕴,格调昂扬奔放,气势恢弘。 [双调·蟾宫曲]《又怀古》歌咏三国的风云人物: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此曲以设“问人间谁是英雄”起句,然后描述了作者心目中的三位英雄:第一位是“酾酒临江”的曹操,并直取苏轼《前赤壁赋》谓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的原句,赞美这位锦绣满胸的一世英豪。第二位是称霸江东的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大败曹操百万大军,巩固了一方霸业。第三位是助成西蜀的诸葛亮,应时而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三分天下立下奇功。耐人寻味的是,所写三个人物都是文韬武略的奇才,这抑或是作者对“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统治者有感而发。

阿鲁威从历史的兴衰中体悟到人生的真实与虚幻, [双调·寿阳曲]是一首参悟人生的叹世曲:

千年调,一旦空,惟有纸钱灰晚风吹送,尽蜀鹃血啼烟树中,唤不回一场春梦。

人生在世,往往汲汲于功名利禄,而一旦生命逝去,才知道一切如过眼云烟,“唯有纸钱灰晚风吹送”。阿鲁威做过参知政事,可谓位极人臣,如他这样的达官显贵,会有这般悲凉的人生体悟,使我们认识到,面对生命,归宿相同,而感慨亦是跨越千年引发共鸣。

阿鲁威为官的年代,正是元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官场污浊,朝政每况愈下,他忧心忡忡,又无力改变积习已久的丑恶现象,只能借助诗酒,自遣情怀。他的 [双调·蟾宫曲](其十五)抒发了厌倦功名、归隐山林的思想:

烂羊头谁羡封侯?斗酒篇诗,也自风流。过隙光阴,尘埃野马,不障闲鸥。离汗漫飘蓬九有,向壶山小隐三秋。归赋《登楼》,白发萧萧,老我南州!

借用更始帝刘玄滥封官爵的典故,指出元朝卖官鬻爵的普遍现象。自己虽不能像李白那样斗酒诗百篇,但也属风流之士,远胜于那些昏庸无能之辈。光阴若白驹过隙,生命似尘埃水气,与其奔波于仕途,不如作闲云野鹤,自适于山泉之中,一任白发潇潇,终老南州!阿鲁威晚年寄寓江南,与虞集往来密切,“问讯东泉老,江南又五年”[3],多有诗文唱和。家中藏书颇多,诗酒作歌,终得清闲。

阿鲁威正直敢言,不恃权贵,即使赋闲在家,仍然关心时政。顺帝至元二年(1336),他揭发地方官谎报灾情,因此得罪了豪权人物,牵连坐罪,不久事明平怨。《青楼集》记载这样一则故事:阿鲁威尝眷名妓郭氏顺时秀,而郭氏尤重学士王元鼎。阿鲁威戏问郭氏道:“我比元鼎如何?”郭氏答道:“参政,宰臣也;元鼎,文士也。经纶朝政,致君泽民,则元鼎不及参政;嘲风弄月,惜玉怜香,则参政不敢望元鼎。”阿鲁威一笑而罢。[4]顺时秀是当时大都名妓,王元鼎为翰林学士,也是散曲作家。尽管阿鲁威的内心同样激动着儿女情长,但在顺时秀看来,他不会怜香惜玉,过于端谨严肃,更是“经纶朝政,致君泽民”的参政。而这,也正是真实的阿鲁威,一个心系家国命运的蒙古族官员。

阿鲁威的散曲,有“问人间谁是英雄”的刚健豪迈,有“笑长安却误英雄”的失路之悲,也有“斗酒篇诗,也自风流”的倜傥潇洒,更有“千年态,一旦空”的大彻大悟。他以《九歌》品成的散曲,别开生面,在元代散曲中绝无仅有;怀古、羁旅、怀友之作品,豪放稳健,悲婉蕴藉。阿鲁威是为数不多的蒙古族作家的优秀代表,朱权《太和正音谱》评价其作“如鹤唳青霄”[5]。

[1][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16.

[2][明]徐一夔.李草阁先生墓志铭[M]∥始丰稿.四库全书本.

[3][元]虞集.寄阿尔和学士[M]∥道园学古录:卷2.四库全书本.

[4][元]夏庭芝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02.

[5][明]朱权著,姚品文点校笺评.太和正音谱笺评[M].北京:中华书局,2012:25.

The Research of Mongolian Yuan Sanqu Writer A Luwei——The Research Three of Minority Sanqu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in the Yuan Dynasty

YAN Xue-ying
(1.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angchun 130117, China;2.School of Literatur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 Luwei is one of the excellent Mongolian Sanqu writers in the Yuan dynasty.Although the number of his remained works is only 19,the works reflect the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Among these works,his first nine tune of Chan Gong Verse based on Qu yuan’s Jiu Ge is a refreshing change,and it is the only one in Yuan Sanqu. A Luwei’s works on other subjects,such as meditate on the past,live in a strange land and missing friends,are all excellent works.A Luwei was famous for knowledge and literary in his era,and he was entitled“Bachelor Dongquan Lu Gong”and“The First Litterateur of Yuan Dynasty”in the aftertime.

A luwei;Yuan verse;Mongolian writer

I206.2

A

1008-178X(2012)10-0090-03

2012-05-25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扶持)项目(2012BS57)。

闫雪莹(1976-),女,吉林双阳人,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宋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双调散曲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双调词篇法例谈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立夏
传承和发展散曲风格与体式
新时代呼唤新散曲
散曲创作刍议
双调 水仙子 天源豪生度假酒店(外四首)
读散曲说散曲——《中华诗词》散曲栏目《曲苑新枝》琐议
基于OpenCL的双调排序算法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