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号街车》
——一首“他者”的悲歌

2012-08-15 00:52刘冬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他者艾伦

刘冬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欲望号街车》
——一首“他者”的悲歌

刘冬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悲剧作品,本文从该剧两个悲剧人物艾伦和布兰奇着手,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有关“同一者”和“他者”的理论,分析艾伦的死和布兰奇的疯癫的原因,从而展示这篇剧作实质上是一篇“他者”的受难史,一首“他者”的悲歌。[关键词]《欲望号街车》;同一者;他者;艾伦;布兰奇

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品《欲望号街车》讲述了南方女性布兰奇·杜包尔斯的悲剧故事,在经历了家道中落、丈夫早逝的打击之后,布兰奇迷恋于醉酒、与不同的男性发生关系以填补心灵,最终失去工作,投靠妹妹丝黛拉。丝黛拉早年离开家乡嫁给工人斯坦利,在工业城市新奥尔良生活。来到这里之后,布兰奇与斯坦利之间矛盾不断升级,斯坦利揭露了布兰奇一直掩盖的不良过去,又在丝黛拉分娩时强暴了布兰奇,彻底击垮了布兰奇,最终布兰奇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

法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事物的秩序史是‘同一者’(the same)的历史,而疯癫史则被描述为‘他者’(the other)的历史。”在本剧中,斯坦利一直充当着他的王国的秩序维护者,而布兰奇最终走向癫狂,正如批评家威廉·克莱勃界定本剧的男女主角斯坦利和布兰奇分别处于‘同一者’和‘他者’的地位。笔者认为,本剧中除了在男女主角的关系上存在“同一者”和“他者”的对立关系,在女主角布兰奇和她的前夫艾伦之间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布兰奇的疯癫和艾伦的死,正是在“同一者”的权威下,“他者”一步步走向绝境的真实写照。《欲望号街车》无疑是一首“他者”的悲歌。

一、艾伦的死——边缘人群的“他者”地位

威廉斯在艾伦这个人物上着墨不多。在第六场,布兰奇向米奇讲述她曾经爱过的那个人“那个小伙子有点与众不同,他神经质、软弱、温顺,不像男人应有的性格……”年轻的布兰奇爱上了这个年轻浪漫的诗人,但是婚后才发祥艾伦竟是一个同性恋者。福柯认为,同性恋者和穷人、失业者、病人、妓女等这些被压制的和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都属于“他者”之列。这个“与众不同”的小伙子艾伦,被布兰奇看作是一个异类,她用她所生活的社会下的伦理道德观来看待艾伦,不但不能理解和宽容对方,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揭穿了艾伦的同性恋身份,使艾伦难忍其辱,吞枪自尽。在艾伦的死上,是主流文化伦理道德观的捍卫者和拥护者作为“同一者”剥夺艾伦正大光明地坦白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的权利,艾伦不得不按照“同一者”的游戏规则掩盖自己的性取向和布兰奇结婚,而布兰奇又以“同一者”的身份无情地对艾伦进行谴责,最终让这个年轻的诗人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布兰奇的疯癫

1.布兰奇婚姻的“他者”地位

布兰奇的疯癫可以说是从艾伦的死开始的,当布兰奇把艾伦推向了“他者”的身份,布兰奇和艾伦的爱情和婚姻也被推向了“他者”的地位。这个温文尔雅、高贵美丽的南方淑女向往浪漫的诗一般的爱情。布兰奇对这一段婚姻投入了过多的期待和爱,斯蒂拉回忆起两人这段婚姻时说“我认为布兰奇不仅爱他,还崇拜他走过的地方!她佩服他,还认为他好的超凡入圣!”当爱情化为泡影,布兰奇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又不得不找寻新的感情寄托,“为得到保护而奔波”,这使她成为众人眼中的一个滥性的放荡女子。但是她始终未能找到那个能够保护她的人。声名狼藉的布兰奇最终连容身之所都没有,不得不来到新奥尔良投靠自己的妹妹。然而,在新奥尔良生活的妹妹丝黛拉和妹夫斯坦利却是这个工业化城市里的一对“模范夫妻”,虽然丝黛拉的“出身显然和他的丈夫大不相同”,但他却被丈夫的男性气息所吸引,“他离开一晚上我几乎都受不了”,更对丈夫的前途抱有很大希望,觉得丈夫会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来到这个崭新的环境,布兰奇也很希望自己的感情生活尽快步入正轨,她掩盖自己不为人齿的过去,找到了新的救命稻草----米奇。她向米奇诉说了自己不幸的婚姻,有选择性地坦白自己的过去,她这么做也无非是为了“希望你(米奇)不要把我当作严厉的教书老处女一类的人”。布兰奇放荡的情史被斯坦利无情地曝光,无疑又将布兰奇推向了“他者”的位置上,使她被米奇抛弃。想要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的布兰奇,始终在婚姻上未能摆脱“他者”的地位。当布兰奇失去最后一线希望,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走投无路的窘境,只得自欺欺人地接受幻想中的旧情人的邀请,为自己离开这个容不下她的城市找个体面的借口。

2.女性的“他者”地位

女权主义者认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斯坦利一直认为在他的王国,只有他才有话语权。他和布兰奇的关系就像布兰奇和艾伦的关系一样是“同一者”和“他者”的关系。正如斯坦利和布兰奇的一次交锋中,说道:“我伤害他(艾伦)正像你想伤害我那样”。从一开始,斯坦利怀疑布兰奇吞掉了丝黛拉的那份财产,就想到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夺回那份财产,反复地提到“拿破仑法”即“凡是妻子的东西也都属于丈夫,反过来也一样”。法律的维护者和实施者相对于犯罪者而言也是相对立“同一者”和“他者”的关系。斯坦利一开始和布兰奇打交道,就把自己放在了“同一者”的位置,来质疑这个闯入他的王国的“他者”。接下来,斯坦利从怀疑到发现到揭露布兰奇不光彩的过去,无情地将布兰奇抛向了“他者”的深渊,最后,他以“同一者”的强势身份,强奸了布兰奇,并把她送到精神病院这个代表“同一者”,即秩序维护者的利益的机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道:“由于女人一无所有,她也没有了做人的尊严。她本身就是某个男人世袭财产的一部分:最初是她的父亲,后来是她的丈夫。”男权社会决定了女性依附于男性的“他者”地位。虽然布兰奇始终追求到受尊重的绅士淑女的感情关系,但她仍然以男性的价值标准来塑造自己。像妹妹丝黛拉对丈夫说:“你得夸夸她的衣裳,说她样子好看。这对布兰奇很重要。是她小小的弱点。”南方绅士追求美貌优雅、打扮体面、温柔被动的淑女,在南方种植园长大的布兰奇便养成了过分重视自己外表的习惯,她要通过这些外貌特质来吸引男性、取悦男性,从而寻求可以依附的对象。然而不幸的是,布兰奇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庄园,她不得不继续寻找可以依赖的男性。当布兰奇来到新奥尔良,她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便是自己的妹夫斯坦利。尽管斯坦利的外表、语言和行为和布兰奇所向往的南方的绅士有着天壤之别,初来乍到的布兰奇仍然试图用自己的女性魅力来勾引他,洗完澡让斯坦利帮他系背后的纽扣,并夸奖斯坦利的男性魅力。布兰奇而后把目光投向了斯坦利的好友米奇,她的淑女气质的确吸引了米奇,一方面布兰奇在米奇面前表现得被动矜持、天真烂漫,另一方面已经“饱经风霜”的她难以克制自己轻佻的勾引男性的本事,和送报纸的青年调情,并突兀地吻了对方。布兰奇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取悦男性,用她自己的话说,叫做“服从自然法则”即“小姐必须伺候先生——否则就没用!”布兰奇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女子,一个有教养、有才华的女子,可以无限地丰富男人的生活!我具有这一切,可以奉献给他。”在布兰奇心里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正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毒害之深,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造成的,是传统文化和男权社会造就了女人。”而布兰奇作为女性的“他者”地位自然是她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3.南方文明的“他者”地位

布兰奇作为传统的南方贵族淑女,自幼在种植园经济的生活方式下成长,接受南方思想的教育,生长在淑女绅士的浪漫田园王国。南方保守而封闭的种植园经济,还有传统的农业文明,甚至宗教上偏执的清教主义,都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烙印在了她的潜意识里。但是当他来到北方工业城市新奥尔良时,她的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个北方工业城市如贫民窟般,杂乱、肮脏、狭小、人员复杂,来自社会底层的妹夫斯坦利粗鲁、邋遢、强权、不尊重女性。而布兰奇这个一身“像是来花园区参加夏季茶会或鸡尾酒会似的”的打扮显然和这样的北方城市很不协调。布兰奇注重外表、注重精神,而这里却是一个务实的北方社会。布兰奇一出场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了。布兰奇的幻想还停留在南方种植园,而人却不得不驻足在这片北方的土地。讲求实际、物质至上的北方工业文明放逐和摧残着文化“他者”。斯坦利作为北方文明的代表人物,一步一步地揭开布兰奇光鲜的华丽外衣,把残酷的事实呈现给周围的人,让布兰奇不能继续沉浸在自己所钩织的美丽梦幻当中,最终被“同一者”的文化排挤在外。这个脆弱的南方淑女最终被强悍的北方工人强暴,象征着走向没落的南方文明在和逐渐强大北方文化抗争的过程中逃避不了的悲剧结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品《欲望号街车》从作为边缘人群的艾伦,婚姻处于边缘状况、身为女性和典型南方淑女布兰奇的“他者”所遭遇的悲惨经历,从而揭示了在权威的“同一者”统治的世界里,“他者”尽管试图抗争和改变自身的地位,却仍然被排挤、被压迫、被驱逐的悲剧命运。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首关于“他者”的悲歌。

[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朱焰.《欲望号街车》的主题意蕴[J].当代外国文学,2004(3).

[3]徐锡祥,吾文泉.论《欲望号街车》中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1999(3).

[4]张晓花.谁颠覆了《欲望号街车》:欲望还是男权——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布兰奇的悲剧根源[J].四川戏剧,2011(2).

[5]赵冬梅.斯蒂拉——一位反“男性中心主义”的女人——《欲望号街车》的女权主义解读[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book=10,ebook=7

I712

A

1008-178X(2012)10-0098-03

2012-05-21

刘冬(1983-),女,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助教,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他者艾伦
吉米问答秀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风之彩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全球化时代,最关键是理解“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