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12-08-15 00:52宋玥蔷袁淑影刘志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信息化资源

宋玥蔷,袁淑影,刘志会

(长春师范学院科研处,吉林长春 130032)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宋玥蔷,袁淑影,刘志会

(长春师范学院科研处,吉林长春 130032)

普通高校的科研地位日益受到重视,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各高校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研管理工作是普通高等院校得以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项目、经费、成果、人才等管理工作。这一系列管理工作不仅任务量大,而且涉及范围很广。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已成为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无论是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项目的结项,还是科研成果的管理和转化等,都要以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基础。网络作为信息资源的介质,成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普通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促进科研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经常与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联系,提供大量的科研信息和服务信息,而大多数教师又是上课就来、下课就走,这些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教师想要获取和共享科研信息资源,包括文字、声像、数字等类型,就可以通过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平台来实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资源,信息资源仅指具有使用价值或者潜在使用价值的信息。美国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1]。教师可以通过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网络信息平台获取科研政策和信息,这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共享资源,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

2.有助于学术交流,促进成果转化

目前,普通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并不高,适用于社会生产力的成果不多,更多的成果没有转化,造成了学术成果与社会的发展脱节。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科研成果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频率加快,为普通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与企业或单位之间提供了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增强科研成果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为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保证。

3.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的目的是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最终使决策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科研管理网络化的任务在于推动本校的科研发展,提高全校教师的水平,促进社会发展[2]。它可以为普通高校广大教师提供大量的科研信息,随时为研究提供数据保障,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实现动态管理,缩短组织和决策周期。

二、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存在的隐患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保护知识信息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在互联网上大约有将近20%以上的用户曾经遭受过黑客的困扰。进入校园网络的文档比较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侵入,进而导致网络信息的外露或丢失,使整个网络信息受到威胁,也必将给科研管理系统造成影响。目前很多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系统的功能还不全面,有些院校还停留在档案管理层面上,只能通过简单的办公软件进行信息管理,使数据在网上流通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科研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学校中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管理,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3]。普通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还存在着数据零散、无序、重复等问题,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统一性十分重要。以项目管理为例,校内教师科研项目申报表、项目进展和年度完成情况、论文发表情况等,还做不到根据项目的共同性制定统一的数据著录标准,不能使所著录的数据具有完整性和一致性,给项目的科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不利于查询和共享资源。另外,有些高校对科研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投入不够,软件开发不到位,使得可利用的资源利用率低下,信息资源更新缓慢,从而影响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构建纵向分级管理和相关部门协作机制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进行统一有力的领导,同时需要相应的支持机构和制度来保障。由于需要技术支持部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术机构的参与和密切配合,就要求有权威的机构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4]。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影响高等院校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涉及管理机构重组、人员调整等敏感问题,也必然涉及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分级管理模式,各级责任落实清楚,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监督,有效提高科研管理效能。

2.建设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普通高校教师的科研热情逐渐提升,信息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广大教师需要一个可以共享科研成果和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在学校内部网络上构建一个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共享科研信息资源的需求。要最大限度地架构共享的高校科研信息资源体系,就必须解决平台的管理、共享规则及标准、科研信息资源库、网络共享技术等问题。

3.完善科研管理系统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和数据体系,包括高校与科研发展相关的人、财、物等各类要素和基础条件[5]。普通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其核心主体系统是项目管理、成果管理、服务管理等。因此,各高校科研网络系统应该有机地让学校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相结合,使科研网络系统的应用能够囊括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在系统的设计方面也要考虑到科研管理的需要,留出可以扩容的软件接口,能够嵌入新的功能模块。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普通高校科研工作者,各高校在网络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以利于建立科研成果信息库,从而更好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研档案管理功能,使其成为具有统计、查询、下载等多功能的系统。

4.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

普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健全,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多数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只依靠科研处管理人员来运行和维护科研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已经不适应普通高校科研管理科学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普通高校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数量还很有限,有很多是高校兼职人员。为此,应对科研管理人员开展网络技术、数字化等相关信息处理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其处理科研信息的能力和意识。

[1]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2.

[2]陶晖.高校科研管理网络化初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1):146-147.

[3]李怀军.高校管理信息化与管理队伍建设探微[J].扬州大学学报,2004(3):30-32.

[4]姜辉,许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551-554.

[5]王从东,葛涛.基于Internet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7-32.

G644

A

1008-178X(2012)10-0121-02

2012-04-14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127号)。

宋玥蔷(198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科研处研究实习员,从事高校科研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信息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