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探究

2012-08-15 00:5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方法因素

田 红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探究

田 红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本文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应用的意义、必要性和应用原则,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思路,包括培养教师高尚的素养、教学内容要与学生需求的匹配、教师情感投入的加强、课堂授课方式的转变。

高校英语教学;情感因素;应用

目前,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学以“过级”为主的情况,一些学生也认为只要在两年内过了英语四级,就可以不用去上英语课了。这种思想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功利性非常强,严重地扭曲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情感是一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1]。就高校英语教学而言,情感的激发与控制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对英语学习的情感体验有明显的反馈。教师需要以情感激发情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文拟对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途径,为进一步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基础。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原则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情感和自身情感的理解、学生对教师人格魅力和教学方式的认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应用需要注意学生的动态表现,比如课堂上的动作、眼神、表情等,读懂学生心情的变化。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原则包括:(1)强调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及时调控课程进程。(2)加强对学生情感应用的引导。通过结合教材中的一些篇章,增加对英语语言国家历史、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语言的知识,这样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3)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4)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情感的融入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通过师生关系的改进为课堂的有效交流提供平台,使学生的情感融入与教师的情感融入达到共鸣,以更好地调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思路

(一)培养教师的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个人有积极的肯定和评价。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个人的人格魅力,比如渊博的学识、不凡的谈吐、优雅的气质等。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教书育人的理解,对学生的思想和品质进行启迪教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2]。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英语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学习英语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要与学生需求相匹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既取决于人的需要状况,也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3]。将这一理念应用到高校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的授课大部分是围绕大纲来开展的,很少去关心学生需要什么,或者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水平高,可以把握全局,学生就是要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成绩。实际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让学生愿意学、可以学、学得会为宗旨。即使是再高级的教学方法,再新颖的教学理念,如果脱离了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那都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教师在开课之前要充分调查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结合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法。具体来说,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面对统一规定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减。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要结合其专业背景和特点,引入相关的专有名词或者案例;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需要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教师情感投入,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美国学者布卢姆曾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同情意活动相互交织着”,构成了教学的正常流向。也就是说,教学过程除了是知识、智能等信息流动过程外,还是情感信息的流动过程[4]。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情感培养和熏陶出来的。教师应当意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催化、润滑和促进作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只有教师投入了真的感情,学生才能体会到课堂的价值,也才能对教师的投入给予更好的反馈。调查显示,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与对教师的印象和教师自身的魅力紧密相关。对高校英语课堂而言,加强情感的投入有很多种途径,比如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更要积极地投入情感调查,然后再加以耐心的引导。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制定出不同方式的培养方案,尤其对英语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绝对不能因为他们学习不好就放弃或者讽刺他们。

(四)转变课堂授课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为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一方面要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以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相应的趣味课堂等[5]。具体来说,突出学生课堂主体性,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学案导学模式、师生角色转换模式等,充分把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出来。比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着同组异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在各个小组间开展合作学习[6]。以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主题Fashion为例,教师分好组以后,让各个小组搜集、整理各种流行时尚元素,包括语言、服饰、饮食等。一方面这个话题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学生的学习情感都被调动出来了;另一方面,小组之间有了比较,组内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体性也被调动出来了。

三、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感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对英语的认知等。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把握英语的本质,了解学生的特点,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强调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把情感因素融入到高校英语课堂之中。

[1]王瑞.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6(35).

[2]路春燕.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究[J].科技信息,2011(30).

[3]原金利.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J].价值工程,2011(30).

[4]周述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美[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5]丰鹏,简红艳,何瑾.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企业导报,2010(12).

[6]熊甦,吴筱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H319

A

1008-178X(2012)10-0187-02

2012-04-24

田 红(1974-),女,重庆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教学方法因素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解石三大因素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