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书法教育“四结合”模式探究

2012-08-15 00:53万应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四结合字帖辅导

万应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美术系,湖南 长沙410205)

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根基。写好汉字是所有炎黄子孙文化素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规定》的指示,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加强书法教育意义更加凸显,不可怠慢。如何加强大学书法教育,如何使书法教育卓有成效,这是当今大学书法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笔者在长期的书法教育实践中探索了书法教育“四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主要是指教师在上课施教时,采取的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当今世界,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有人误认为现在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不着多讲多写,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取而代之,其实不然。事实上,两种方式都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完全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会导致教学活动的死板、枯燥和教学效率的缓慢,以致教学跟不上新的形式;完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使教学如同走马观花、毫无效果,毫无亲和力和感召力,甚至会造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懒惰和学生的厌倦心理。有不少专家做过对比实验。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书法课中的点画分析、技法教学、书法创作等内容,用单一的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单一的传统方式教学,其效果差得多。又如在讲授书法史、文字演变和书法欣赏等内容时,不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其效果也会不尽人意。而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则可达到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的功效。

相对而言,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应是主流。教师上课应在正确传授书法理论、书写技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充分发挥多媒体不能取代的直观性、亲和力、感召力、双边活动和课堂的灵活性等优势。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打破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教师上课的劳动强度,很有必要在书法教学中,实施适量的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少之不得,多之不能,恰于其量,名得其所。

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应对教材,包括参考教材的教学内容刻苦钻研,深思熟虑,确定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在备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性质,科学地划分为传统讲授部分和多媒体演示部分,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穿插实施。多媒体的使用,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要对他人出版的有关光碟有所选择和取舍。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切合实际,亲手设制可行的教学课件和幻灯片。

二、课堂传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课堂传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主要是指教师除了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外,还要了解学生课余练习书法的情况,适当进行课后辅导与解难。学习书法一般是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如果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安排了课堂教学,并使每一堂课都准确地教给了学生适量的知识。但学生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不一致。所以,教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千方百计了解学生课余练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辅导,使学生学习不脱节、不掉队,并使差生也有兴趣乐意学习,坚持练习。

教师进行课后辅导的时间和能力是有限的,对全体学生都展开课后辅导更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书法尖子,担当自己的得力助手,采取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方式,让他们对全体学生展开辅导工作。教师对辅导员的培养要有具体要求。第一,培养他们为人忠厚、热心服务的品质;第二,培养他们自身过硬的书法水平和书法导写能力。教师应长期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并为他们多开小灶,以使他们有能力、有胆识、有兴趣对其他学生进行检查、点评、督促和辅导。为使辅导工作落实到位,教师可将辅导员分班分组责任到位。为了教育的公平合理,教师也不能对其他学生的辅导视而不见。应经常保持与广大学生的通讯来往,不论是什么样的学生电话询问或当面求教,都应及时解答与辅导。让学生对老师有个信任感和尊重感,培养全体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来到课堂上以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上好每一堂课。

课堂教学是有限的、短期的,而课后辅导相对而言是无限的、长期的。学习书法不是一学就会,而是要长期练习,融会贯通。因此课后练习作业,又分随堂练习作业和长远练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是针对每一课堂学习的书法理论和书写技法等知识的跟踪练习。长远练习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不断练习,持之以恒,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长期练习作业包括每周作业、学期作业和寒暑假作业。教师在讲授学习书法意义一课时,就要激发学生坚持长期练字的兴趣,并使学生懂得练习书法有长才益智、修身养性、美化生活等作用。因此,长期作业还包括终身练习,坚持不懈。长远的课后辅导不是书法教师的能力所及的。学校、系部、班级应层层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全体学生的书法练习进行督促、检查、评比,以保证学习成果的巩固。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应着重从书法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入手,掀起全校性练习书法的热潮,使书法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点。

三、尊重教材与临习经典相结合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教师应以教材为主适当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因此,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吃透教材,确定哪些内容精讲,哪些内容略讲,哪些内容阅读自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还要确定哪些书体要重点学习,哪些书体只须让学生认识了解等等,都要作全面规划和具体安排。教师上课时必须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讲述和传授。

然而对于书法这门学科而言,教材只是上课的一个纲目,只是对书法知识的综合和概括。它不可能容纳整个书法门类的理论知识,更不可能编入过多的范字和书法作品。而学习书法除了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书写技法外,主要是动手练字,特别是课后练习和长远练习。而练字又不能信手涂鸦,必须对帖临摹。事实证明,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如果一个学校要真正将书法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必须要求书法教师,书法教师也应该主动地负责任地向学生推荐适应他们课外临习的各种字帖。选帖如择师,字帖是无言的老师,老师的水平和老师的教学方法,都能深深地影响学生。高徒出于名师,因此,选帖很重要。选帖首要的是取法乎上,选择名碑法帖。对于毛笔书法而言,必须是传统的经典碑帖。帮助学生选帖必须注意几个方面:其一,格调高雅。如传统的唐楷、汉碑等都属格调高雅之列。其二,法度严谨。因为大学书法教育还不是培养专业的书法艺术人才,所以必须选择法度严谨的碑帖,过于生动的个性化太强的暂不适宜。其三,字迹清楚。一些碑帖,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必有磨损,故在选帖时要选择字迹保持较清晰的才便于临习。其四,字多为佳。碑帖上的字多,临摹的对象亦多,收效也就越大。其五,针对性强。学哪家哪体则应选择哪家哪体,并应持之以恒。

对硬笔书法而说,虽没有古人法帖供选择,但今人之作有优劣之分。市场上硬笔书法字帖多如牛毛,如果让学生特别是新生随便买来,要是买不到实用的、水平低劣的,浪费钱是小事,学生写坏了手,沾染了不良习俗是大事。因此,书法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替他们选择优秀的钢笔字帖。

同时,作为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必须把粉笔书法纳入教学范畴。因此,粉笔书法的练习,也需配备优秀而实用的粉笔字帖。

书法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珍惜教材,热爱字帖,亲近字帖,多读帖多临摹,书法技艺必有长进。有时还要抽查学生的课本与所配备的各种字帖,看看是否有丢失与损坏现象。要告诉学生,书法教材与字帖永远不过时,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它们永远是我们的学习帮手、朋友和最好的永远的老师。

四、考核达标与激励实践相结合

一定的教学课时配合适量的课余临习,是保证书法基本知识与书写技能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学生能否通过既定的学习和训练达到相应的书写水平,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书法考核达标方案。

考核达标方案必须明确书写要求,评定标准和考核办法。

(一)书写要求

大一师范学生要求掌握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不同笔种的正确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运用适当的运笔技巧,对所学字体能进行准确临摹。二年级学生能基本意临或背临毛笔楷书、隶书和行书,钢笔楷书或行楷书以及粉笔楷书。并能创作一般的书法作品,具有一般的书法鉴赏水平。

(二)评定标准

1.毛笔书法:30分钟内完成一幅不少于20个字的正文的楷书、隶书或行书书法作品。要求运笔娴熟,点画劲健,结字美观,章法严谨。

2.钢笔书法:10分钟内书写100个字的楷书或行楷书作品。要求笔画清楚,运笔娴熟,字形较美观,行款整齐,有一定风格。

3.粉笔书法:5分钟内书写不少于20个字的楷书作品。要求笔画清楚,运笔流畅,造型美观,大小适宜,行款整齐。

(三)考核办法

由学校教务部门设立书法考核达标机构。统一命题、统一监考,由书法教师统一阅卷,教务部门统一核分。一般而言,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和练习,到三年级统一参加达标考核。对考核达标的学生学校颁发书法达标证书。对考核不达标的学生,允许通过继续练习,申请达标补考。毕业前还不能达标者,缓发相关证书,甚至毕业证书。

为了使学生学有成效,练有兴趣,我们还要千方百计带领学生、激励学生参加一些书法实践活动。

一般要求每个班每个学期进行一次班级书法比赛或展览,要求人人参与。每个系部每个学年进行一次书法比赛或展览。每年寒暑假要求学生除完成基本书法作业外,人人参与写春联送春联等各种有意义的书法活动。学校至少两年进行一次全校性大规模的书法比赛或展览,毛笔书法、钢笔书法、粉笔书法同时铺开。以上各级比赛或展览对优秀作品都要充分肯定,严格评审,对不同级别的获奖作品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另外,学校书法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经常与兄弟院校、社会各书法团体之间进行一些联谊笔会和书法赛事。还要多关注省内外、国内外的一些书展和赛事,组织辅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争取获奖。通过考核达标与激励实践有机地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投入。二者互相促进,不但学生会取得达标的理想成绩,学校和学生还会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获得较好的声誉。

在当今的高师书法教学实践中,能通过以上四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书写水平大有脾益。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校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四结合字帖辅导
小字帖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小字帖
小字帖
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党员远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语文“四结合”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大数据专业方向的《JavaWeb基础》教学思考
指导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四结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