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我国投资消费失衡问题研究

2012-09-25 01:29徐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投资率国民收入消费率

徐敏

(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我国投资消费失衡问题研究

徐敏

(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性,投资率偏高主要是城镇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主要是农村地区消费率偏低。二元经济结构通过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二元财政支出体制、二元金融体制对我国投资消费失衡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投资消费均衡,应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其中关键是促进城乡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二元财政支出体制以及二元金融体制改革。

投资消费;失衡;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是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特别是我国近年来投资率不断攀升,消费率不断下降,投资消费失衡日益严峻。投资消费失衡通过多种途径对我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投资消费失衡的特性、形成机理。本文认为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具有一定的二元结构特性,并且二元经济结构正是导致投资消费失衡的根本原因。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从理论渊源来看,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都曾对投资消费关系进行过系统研究,其中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片面强调投资的重要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构建了包含投资、消费在内的四部门经济均衡模型,也力主通过扩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马克思则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在两大部类理论中就投资消费比例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罗斯托 (1985)、Chenery(975)、Feltenstein(1990)、Arrondel,Harrison,Sharon(2003)、Szirmai(2008)等主要利用全球数据对投资消费的理论进行验证。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对中国的投资消费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有Chow(1985)、Portes和Santorum(1987)、Qian(1988)、Huang(1996)、Qian和Roland(1998)、Wang和Fan(2000)等。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研究积累率问题,薄一波(1956)、蒋学模(1957)、薛暮桥(1958)、董辅礽(1959)、黄达(1980)等都曾对我国最优投资率进行过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投资消费失衡现象,近年来投资消费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国内就投资消费失衡的判断方法、原因、影响、对策等展开了系统研究。概括起来,国内学者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多个角度对投资消费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是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以中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而忽略了中国最根本的特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是我国投资消费失衡问题产生的社会大背景,更是投资消费失衡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张桂文 (2009)、任碧云(2009)、洪银兴 (2010)等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深入研究。所以有必要以二元经济结构为视角对我国投资消费失衡问题进行研究。

二、我国投资消费失衡的二元结构特性

从凯恩斯四部门国民经济理论来看,投资和消费都是国民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投资和消费在一国的经济增长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大多数国家都将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要拉动力量的经济增长模式,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们认识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我国投资率不断攀升,消费率不断下降,使得我国扩大内需的任务更加艰巨。不仅如此,我国投资消费失衡还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性。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即现代化的工业和传统农业相并存,而且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是有差别的。我国投资消费失衡表现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由于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和接近于1,所以可以判断消费率偏低正是由于投资率偏高所导致的,而我国投资率偏高主要是城镇投资率偏高,农村投资率偏低。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78121.9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241430.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6.8%,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为36691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2%。这说明我国投资率偏高主要发生在城镇而不是农村,因此降低投资率应主要降低城镇的投资率而不能降低农村的投资率。从消费的角度来看,2010年我国消费率为47.4%,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3.8%,政府消费率为13.6%,在居民消费率中城镇居民消费率为26%,农村居民消费率为7.8%。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率偏低是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但是农村居民的低消费率正是因为农村的投资率过低导致农民的收入过低所致,所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关键是提高农村的投资率。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具有一定的二元特性,投资率偏高主要是城镇投资率过高所致,消费率偏低主要是农村居民消费率过低所致,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农村地区的投资率,并以此来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率乃至整体消费率的提高。

三、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影响的路径分析

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在城乡之间的分布特点表明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具有一定的二元结构特性,这正是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所致。不仅如此,二元经济结构还通过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二元财政支出体制、二元金融体制对我国投资消费失衡产生影响。

1.二元国民收入分配对投资消费失衡的影响

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尽管没有办法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进行明确划分,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偏向城镇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这种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低收购价实现。农产品是农业的产出,但却是工业的投入品,也是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因此为了保障工业的低成本运行,为了保障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低廉的生活必需品,我国长期实行对农产品的低收购价,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来保障城镇和工业的发展。近年来粮食价格不断攀升,正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城镇倾斜导致农产品不能有效供给。

这种偏向城镇和城镇工业的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使得国民收入绝大部分流入了城镇,从而刺激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城镇投资率偏高,并因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投资率偏高。另一方面,这种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使得农村地区获得了较少的国民收入,农村经济因此较为落后,农民收入较低。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4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5919.0元,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达到13190.4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23倍。农村居民的低收入使得农村地区的消费率位于较低水平,并进而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

2.二元财政支出体制对投资消费失衡的影响

财政支出的项目内容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以及其他事务,在所有这些项目中支出占比最大的是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因为我国绝大部分政府机关都分布在城镇中,因此一般公共服务主要发生在城镇部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在城乡之间分布也极不均衡:(1)农村居民的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都较为滞后。农村地区不仅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而且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非常滞后。与城镇居民相比较,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享受到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事实上,在进入21世纪之前我国农村居民完全被排斥在社会保障范围之外,近年来国家充分重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农村居民逐步享受到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保障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逐渐增加,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占GDP的比重却是在不断下降的。这种偏向城镇的二元财政支出体制使得财政收入源源不断流入城镇经济,城镇投资率因此位于较高水平并不断提高,而农村经济则只能得到较少的财政收入,投资率不高,并因而使得消费率也偏低。不仅如此,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政策主要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要手段,而这种财政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也是城镇。因此,偏向城镇的财政政策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的投资消费失衡。

3.二元金融体制对我国投资消费失衡的影响

我国在城乡都设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制,国有四大银行和各商业银行主要分布在城镇,农村信用社主要分布在农村,同时中国邮政储蓄和中国农业银行也是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从总量上来看,由于城镇的存贷款规模都远远大于农村,因此城镇的金融机构无论是在种类、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了农村。而从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用来看,能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最多的是企业,而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城镇。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比来看,城镇居民因为可以提供单位信用担保或者提供抵押和质押,因此较容易获得贷款;而农村居民因无法提供抵押或质押,更没有单位信用担保,所以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获得贷款也要支付高于城镇的利息。因此可以说,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大量存款通过金融系统源源不断流入城镇,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二元金融机制的存在实质上是利用农村居民的储蓄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支持了城镇的高投资率。但农民贷款难使农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更为明显,平均消费倾向较低。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率较低,进而社会的消费率也较低。综合以上我们对于城乡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二元财政支出体制、二元金融体制对投资消费失衡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我国投资消费在城乡之间表现出二元结构,我国城镇投资率偏高,农村投资率偏低,进而导致农村消费率偏低。二元经济结构对投资消费失衡的影响路径可用图1表示:

图1 二元经济结构对投资消费失衡影响的效果图

四、调整二元经济结构,促进投资消费均衡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投资消费失衡也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性,即城镇投资率偏高而农村消费率偏低,但是农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农村投资率偏低。因此扭转投资消费失衡,首要的任务是扩大农村地区的投资率而不是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乃至提高全社会消费率的目的。如果不顾及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特点,不顾及投资消费失衡的二元结构特性,而盲目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则可能会舍本逐末,从而损害国民经济。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的固有经济结构,要扭转目前的投资消费失衡局面,必须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并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快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过去为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降低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我国长期对农产品实行低收购价,现在农产品收购价已经放开,农产品价格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涨幅,但是农民并没有获得农产品涨价的全部好处,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中有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为扭转这种格局,必须从根源上扭转目前的二元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但是我们不建议直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而主张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还可以缓解物价压力。此外,财政支农支出还应继续扩大规模,并保障财政支农支出在GDP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2.加快二元财政支出体制改革

现有的财政支出体制在支出上较多用于城镇的发展,而落后的农村只能获得较少的财政支出,这样势必使城乡差距愈演愈烈,并将进一步加剧我国的投资消费失衡。为促进我国投资消费平衡,应加快二元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增加县乡财政的资金实力,并提高中央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资,同时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3.加快二元金融体制改革

现有的城乡二元金融体制源源不断地将农村地区的储蓄传输到城镇,贫穷落后急需金融支持的农村经济却很难获得贷款,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主要是针对城镇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到农村和农民的特殊性。为促进金融机制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议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创新农业和农村贷款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让农民不仅可以获得贷款,而且可以获得低息贷款。

[1]Blanchard,Givazzi.RebalancinggrowthinChina:Athree-handedapproach[C]//MITDepartmentofEconomics,WorkingPaperNo.32.

[2]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赛尔昆著.发展的型式——1950-1970[M].李新华,徐公理,迟建平,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乔为国.中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张桂文.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研究[J].国有经济评论,2009(1):127-140.

[5]任碧云.二元经济结构下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调整[J].现代财经,2009(2):8-12.

[6]洪银兴.马克思的消费力理论和扩大消费需求[J].经济学动态,2010(3):10-13.

[7]周学.经济大循环理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5):48-57.

Analysis on the Imbalance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XU Min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As a result of urban and 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a typical dual structure.High investment rat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high city investment rate,and low consumption rate is mainly caused by rural areas’ low consumption rate.Thi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ffects imbalance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through dual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dual fiscal expenditure system,dual financial system.In order to promote balance between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we should transform thi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among which the key point is to promote the dual national income allocation system, dual fiscal expenditure system and dual financial system.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imbalance;dual economic structure

F12

A

1008-178X(2012)10-0023-04

2012-04-05

吉林省教育厅2011年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177号)。

徐 敏(1976-),女,辽宁铁岭人,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投资率国民收入消费率
资本价值与宏观投资率:应用包含调整成本的拉姆齐模型的研究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我国的投资率是否应当大幅度降低?
对“破窗理论”与“破窗谬论”的探究
讲清国民收入分配,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性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从持续性角度剖析中国投资率
叶檀:中国投资率过高在自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