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基于吉林省内高校的调查分析

2012-10-16 08:13王敏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学费吉林省

王敏辉

(长春师范学院计划财务处,吉林长春 130032)

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基于吉林省内高校的调查分析

王敏辉

(长春师范学院计划财务处,吉林长春 130032)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的扩建,各地方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凸显不足,因此,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吉林省内高校教育经费情况为例,分析了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及投入不足的原因,并给出了改善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对策。

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10年,吉林省全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15.29万人,在校生54.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万人,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1]。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但教学经费投入与招生扩大存在矛盾。“经费投入是衡量各级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的‘试金石’,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的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就要看教学经费投入落实得怎么样。”[2]为此,教育部应把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放在首位,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等教育招收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培养经费全部由国家承担。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国家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导致了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远不及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财政投入不足和规模扩大的双重压力,导致了众多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短缺、实验仪器数量不足、教学资源陈旧等,从多方渠道获得的教育投入十分有限,远不能填补资金的缺口。

表1 吉林省近2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统计 元

表2 吉林省近2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统计 元

从表1、2可见,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是逐年增加的,但是2008年吉林省招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15.49万人,增加0.80万人。2009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15.80万人,比上年增加0.31万人。教育收入与支出不能达到平衡,教育经费紧缺。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

(一)财政对省属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财政体制在逐步完善,但是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上,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步伐缓慢。地方高校财政拨款占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由于重点发展“211工程”院校,有限的高等教育经费还倾向于少数重点院校和学科。吉林省对教育的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接近一半,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份额却很少。

(二)吸纳社会捐赠资金不足

地方高校获得的地方捐赠资金很少,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多渠道经费投入体系。名牌重点高校所获得的多方资助的资金要比地方高校多得多,这说明,社会各界人士看重的是重点院校,而对普通地方院校的教育投入重视程度不足。

(三)新校区扩建,债务增加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激增,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出现校舍破旧、空间狭小、设施老化的现象,正常教学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满足招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大多数高校选择购地,建设新校区,造成很多高校都有高额的银行贷款。

(四)拖欠学费现象严重,导致学费不能弥补教育经费的缺口

学费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学费标准不断攀升,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贫困生普遍出现了拖欠学费的现象。越是教育经费紧张的普通高校,学费拖欠现象越是普遍,极大地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地方高校。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截至200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739.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78.8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6元,高额的学费给农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必须缴纳一定的学费与住宿费,这是缓解经费紧张的需求,也是满足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学生拖欠学费,学校背负财政压力,很多地方普通高校都是在负债运行。

三、改善吉林省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对策

近年来,吉林省财政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总量仍然不足,生均教育经费短缺现象没有得到改善。

(一)解决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基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地方高校由于“地方性”明显,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的区别。我省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我省地方院校的发展首先要依靠地方的财政投入,其次是寻找多渠道的财政收入,再次是合理利用有限的教育经费,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1.地方财政投入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撑。1999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法已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家应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由于高等教育重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侧重的是社会效益,所以一定要保证培养质量。因此地方财政拨款应是地方高校主要的经费来源。 (1)“综合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和本年度在校生规模核定的。包括教职工人员经费、学生奖贷助学金、行政公务费、教学业务费、小型设备费和其他费用等各个项目[3]。依据我省的经济发展状况,高校规模不要盲目扩大。政府应根据一定的补偿原则,承担相应的经费投入份额,使高校能够稳定发展。 (2)增加专项拨款,缓解高校固定投资压力。“专项补助”是政府考虑到学校的各种特殊需要而单独拨付的。主要补助内容包括:学校发展需要而增设的新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师资培训;长期聘请专家及外籍教师等。由于这些项目投资比较大,学校自身无力承担,所以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特殊专项补贴。

2.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扩大地方高校收费自主权。高等教育收费是一个敏感问题,也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收费过高给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家庭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收费过低学校教育经费压力过重,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更谈不上发展。随着物价的上涨,教育成本逐年提高,但是学费标准并未调整,建议根据经济状况与市场供求关系,适当调整收费标准。不要搞“一刀切”统一收费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院校办学层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生源有差别的制定收费标准。这样才能发挥各校的所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收获最高的社会效益。

(二)保障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确保地方高校资金的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和浪费

我省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虽然普遍存在不足现象,但是同时也存在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不合理、行政和后勤人员过多的现象,致使教工经费支出过多,教学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重复率过高,利用率偏低,单纯追求数量不重质量。在人员使用方面应该强化人事制度,做到科学定岗、定编,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发展最需要的方面,努力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强化社会捐赠意识

地方高校要想提高其社会形象,就必须提升其在科研、教学、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地方高校和“211工程”等重点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提高其社会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向其捐资助学,才能帮助解决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已有许多学校得到了一些知名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的资助,建造了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重点教学设施。这样不仅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对捐资助学的企业和个人应该给予一点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提供更优惠的投资环境等;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广泛宣传自己,提高社会地位,主动与有意捐赠者沟通。对于捐赠的教育资金应该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为他用,以保护捐赠者的利益。

(四)增加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合理规范的财政制度

吉林省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收入相对偏少。教育经费主要投向义务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增加对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首先要实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倾向政策,在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倾斜政策,适当增加对其的教育投入预算。同时在经费划拨和管理方面,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教育经费的划拨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做到公正、公平,确保教育经费一定划拨到位,专款专用,不拖欠教育经费。

(五)清理欠费,确保教育教学正常运转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有义务向学校缴纳学费。学费是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高校依照国家政策规定向大学生收取学费,大学生必须缴纳。有能力缴纳学费,却故意拖欠的学生,对其应该加强诚信教育,督促其按时缴纳学费。对于家庭困难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对其进行自强教育,学校应通过各种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就业后以诚信偿还助学贷款。

高等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不能像企业那样只图物质利益,而是以有偿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但是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把高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投资、重点扶持的项目来做。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教育经费,同时也离不开经费的合理利用。地方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地方高等院校,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支持,也是为自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吉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吉林日报,2011-02-18.

[2]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

[3]姚建华.关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2008(1).

Guarantee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Fund Investmen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Jilin Province Universities

WANG Min-hui
(Plan Financial Department,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With the expansion of university enrollment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school,the higher education fund appears inadequacy.Therefore,higher education fund guarantee mechanis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In this paper,we take Jilin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 as an example,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fund investment and the reasons of devoted inadequacy,and give th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 of local higher education fund guarantee mechanism.

local College;education fund;guarantee mechanism

G647

A

1008-178X(2012)10-0113-03

2012-04-11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科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85号)。

王敏辉(197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计划财务处高级会计师,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学费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我的兴趣班学费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