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囊缺如的术前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2012-11-09 05:18刘英琼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室湖北老河口4418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胆总管先天性胆道

刘英琼,袁 红 (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室, 湖北 老河口 441800)

先天性胆囊缺如的术前超声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刘英琼,袁 红 (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室, 湖北 老河口 441800)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科诊治的9例先天性胆囊缺如患者,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疾病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结果:1例患者超声显像误诊为填满型胆囊结石,术中探查未见胆囊;7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并胆总管结石,术中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结论:在胆囊模糊不清时,应考虑到胆囊先天性缺如的可能,可进行进一步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先天性胆囊缺如; 超声; 误诊

先天性胆囊缺如是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术前诊断困难,超声易误诊为填满型胆囊结石而施行手术治疗,术中常“意外发现”胆囊缺如。被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是检查者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对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B超检查胆囊轮廓不清或不显影,未考虑到有先天性无胆囊可能,而诊断为充满型胆囊结石或萎缩性胆囊炎,导致不必要的手术。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0年4月经我科检查的9例先天性无胆囊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为40~69岁。

1.2方法

GE LOGIQ 200及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检查前禁饮禁食8h以上。取仰卧及左侧卧位,于右上腹部及右肋间多切面扫查寻找胆囊。

2 结 果

1例患者因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3日就诊。超声所见:胆囊窝区见范围约6.4cmx2.8cm的强回声团,轮廓类似胆囊,其内充满强回声,后伴宽大声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超声提示:填满型胆囊结石可能(图1),消炎利胆治疗1周后拟行胆囊摘除术。术中发现胆囊床部位未见胆囊,胆总管未见扩张。探查肝门至十二指肠之间的区域,彻底触摸肝脏,以Kocher手法触摸胰头和十二指肠,并行术中“T”管造影及B超检查,亦未找到胆囊,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7例患者因腹痛、腹胀就诊。B超检查显示胆囊窝未见胆囊图像,超声诊断考虑先天性胆囊缺如或萎缩性胆囊炎,经胆道造影证实;1例患者因腹痛、腹胀及皮肤巩膜黄染就诊。B超检查显示胆总管下段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图2),胆囊窝未见胆囊图像,超声诊断考虑先天性胆囊缺如或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取石术,术中探查未见胆囊,胆道造影时胆囊未显影,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

3 讨 论

在胚胎发育第4周,原始十二指肠末端腹侧壁内胚层细胞增生,向腹侧长出囊状突起的肝憩室,肝憩室增大,其末端分头尾两支,头支发育成肝实质,尾支则发育为胆囊和胆囊管。如在此阶段因某种原因干扰了肝憩室尾支的发育,则可能出现小胆囊或无胆囊。

胆囊窝区见范围约6.4cm×2.8cm的强回声区,后伴声影。

胆总管下段见一大小约2.1cm×1.1cm强回声团。

胆囊缺如极少见,西方报道发生率为0.01%~0.04%[1],以女性为主。随着环境污染加重及孕妇病毒感染的增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Bennion等将先天性胆囊缺如病例分为三组,一是胎儿多发解剖异常组(12.9%),此组病人多于出生后不久死亡,死因以心血管异常最常见(58.3%),先天性胆囊缺如往往在尸检中被发现;二是有症状组(55.6%),表现无特异性,以右上腹痛最常见,其次为恶心、呕吐、厌油、黄疸、消化不良、发热、厌食、腹泻便秘等,造成这些症状的可能原因:胆总管代偿缺如的胆囊而导致胆道运动障碍,引起胆总管原发性结石。超过27%的先天性胆囊缺如患者并发胆总管结石,此组病人常被误诊而经历手术;三是无症状组(31.6%),此组病人常于尸检或手术中被发现[2]。

作为胆囊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诊断胆囊疾病的敏感性达95%,但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上有其局限性。除超声医生的经验技术因素外,胆囊不显示的原因有:①结石或肿瘤充满囊腔,使其液腔消失。②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或胆囊壁肥厚,囊腔缩小甚至消失。③餐后胆囊胆汁排空。④胆囊管以上水平肝外胆管完全梗阻致胆囊无胆汁充盈。⑤胆囊积气。⑥胆囊先天性过小或缺如。⑦胆囊位置极端异常。对于胆囊轮廓不清或不显影者,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进行如下检查:如胆道造影、MRCP、 ERCP或胆道核素显像等,如确诊为胆囊缺如则可使患者免遭手术之苦。

造成胆囊缺如“假阳性”的原因有:①肠袢伪影;②近肝门部的淋巴结、钙化灶或胆管扩张和结石;③正常胆囊部位的条索状纤维组织或淋巴结;④肠管与肝下缘粘连;⑤十二指肠上移至第一肝门、类似胆囊和结石易成伪影[3];⑥B超下胃肠道粪石的巧合。肠袢强回声形态不稳定,不清晰,声影内有多重反射回声斑带,连续观察时可见含气的肠腔内容物闪动,且肠袢有移动性。填满型胆结石则表现为胆囊腔消失,于肝边缘见一组伴声影的强回声团。以下方法有助于鉴别胆囊和十二指肠:①确信右上腹其他部位看不到胆囊结构。②沿着肝正中裂和胆囊窝分布则确定为胆囊,否则是十二指肠。③改变体位,结石位于胆囊支撑处,同时顶部可见一薄层胆汁。④饮水后十二指肠可见液体流动。⑤十二指肠内气体声影较结石声影边界模糊,难以确定,后者边界锐利清晰。⑥胆囊壁和结石组成WES征,相反十二指肠气体紧邻黏膜。⑦询问患者是否有胆囊手术史[4]。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977.

[2]李广六.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J].肝胆外科杂志,2001,9(4):261.

[3]王成虎,蔡志军,王华.腹部手术中胆囊缺如6例报告[J].肝胆外科杂志,2003,11(2):160.

[4]RogerC.Sanders Tom Winter.超声诊断临床实践指南[M]. 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4.

[编辑] 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2.008

R657.44;R445.12

A

1673-1409(2012)02-R015-02

2011-12-30

刘英琼(1972-),女,湖北老河口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影像诊断工作。

猜你喜欢
胆总管先天性胆道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