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2012-11-10 15:26苑桂姝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4期
关键词:经产妇生儿发型

苑桂姝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深圳 518108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苑桂姝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深圳 518108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的分娩方式及围生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108例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照发病孕周分为 A、B、C 三组,A 组:28~32周(15例);B 组:32+1~34 周(30例);C 组:34+1~36周 (63例)。比较三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 结果 A组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C组;B组的新生儿感染及RDS比率明显高于C组。A组初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60%)明显高于经产妇(17%)。 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初产妇,剖宫产为首选分娩方式。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围生儿

早发型子痫前期(early-onset preeclampsia,EOPE)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容易引起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早发型子痫前期因其危险性及母胎严重的不良结局均视为重度子痫前期,即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目前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尚无统一界定。杨孜等[1]提出以32孕周以前发生为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能反映孕周与胎儿不良结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108例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的分娩方式及围生结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108例重度子痫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按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6版)[2]。将108例孕妇按照发现子痫的孕周分为A、B、C三组,A组:28~32 周(15例),其中初产妇 6例,经产妇 9例;B 组:32+1~34 周(30例),其中初产妇 14例,经产妇 16例;C 组:34+1~36周(63例),其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30例。本研究早发型子痫的诊断标准为孕周均为≤32周,A组符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标准。三组孕妇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为单胎,排除孕妇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肝脏疾病等)。

1.2 治疗方法

1.2.1 镇静 冬眠药物 (哌替啶50 mg+氯丙嗪12.5 mg+生理盐水500 mL静滴)。

1.2.2 解痉 25%硫酸镁(维持血镁浓度在正常水平),注意观察孕妇呼吸、心率、膝反射及尿量。

1.2.3 降压 亚宁定或硝酸甘油微量泵入,使血压维持在140~150/90~100 mm Hg,注意监测血压波动情况。

1.2.4 促胎肺成熟 终止妊娠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6 mg,q12 h,2 d。

1.2.5 疗程 A、B两组无特殊情况保守治疗至34周,C组血压控制良好后24~48 h停止治疗。

1.2.6 终止妊娠指标 血压控制不满意,持续性重度头痛或上腹痛;生化指标进行性加重(肝功能及血常规);子痫(抽搐);胎儿监护异常等。

1.3 评价指标

1.3.1 孕妇的分娩方式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

1.3.2 围生儿结局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分娩方式的比较

三组剖宫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中经产妇和初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1 三组患者分娩方式比较[n(%)]

2.2 三组患者围生儿结局比较

A组RDS、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C两组 (P<0.05);A组的新生儿感染率与C组的新生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新生儿感染及RDS比率明显高于C组(P<0.05)。每组的初产妇与经产妇进行比较,A组初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60%)明显高于经产妇 (17%)(P<0.05);B组初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31%)明显高于经产妇(7%)(P < 0.05);C 组初产妇的 RDS发生率(20%)明显高于经产妇(7%)(P < 0.05)。 见表 2。

表2 三组患者围生儿结局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妊娠期间特有的并发症,据我国近年来的统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一种类型,EOPE因为其发病时间早而胎儿成熟度低,使得母儿危险程度较高。EOPE与多种遗传和免疫等因素相关,杨艳华[3]研究显示早发组和晚发组比较多种因素不同,包括自然流产史、肾炎史、孕期补钙和维生素等。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凋亡早且严重[4],终末器官损害以胎盘和肝损害为主,下次妊娠的再发风险较高[5],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EOPE对于在围生儿方面也有多个负面作用,因其终止妊娠的孕周多未足月,胎儿存活率较低而死亡率高。早发型子痫孕妇全身小血管痉挛,各系统脏器灌流减少,胎盘损害情况严重而功能低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甚至出现胎儿死亡。临床治疗原则为在未出现严重合并症(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肝功能进行性减退等)的前提下,采取期待治疗,延长孕妇孕周。李春芳等[6]研究显示早发型重度子痫期待治疗7~10 d可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一般期待治疗可持续至34周,但近年美国的保守治疗时限已经从孕34周趋向于孕32周,此时限仍存在争议。少量研究显示自然分娩未增加EOPE孕妇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在处理EOPE时剖宫产对于孕妇及胎儿安全系数高于自然分娩。对于小于24孕周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因胎儿存活率低而孕妇危险程度高,应及时行引产[7]。对于EOPE而言,严密的病程监测和及时的对症处理,选择最佳终止妊娠时间是治疗的关键[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的剖宫产率均在90%以上,这可能与临床干预有密切关系,在剖宫产的指征上应适当放宽,子痫的临床存在多变性,可能出现血压的强烈波动,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特别是初产妇在精神压力上高于经产妇,应加强对疾病的认知和紧张情绪的疏导。对于自然分娩的孕妇应做好母儿监测,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对突发情况及时正确处理。本研究对108例子痫患者进行分析,A组RDS、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C两组;提示EOPE患者的围生儿结局在子痫所有类型中最差,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因其孕周小,入院应及时促胎儿肺成熟,择期剖宫产,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终止妊娠。B组的新生儿感染及RDS比率明显高于C组,随着孕周的增加,围生儿危险程度也逐渐下降。A组初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60%)明显高于经产妇(17%);B组初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31%)明显高于经产妇 (7%);C组初产妇的RDS发生率(20%)明显高于经产妇(7%)。在EOPE,初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经产妇,应注意对EOPE初产妇胎心监测,如出现胎心异常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子痫初产妇的血压及各种情况的监测。

综上所述,早发型重度子痫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初产妇,剖宫产为首选分娩方式。

[1]杨孜,李蓉,石凌懿,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5):302-305.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104.

[3]杨艳华.早发型重度子痛前期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

[4]李志杰,张文真,胡建秀.胎盘及外周血中STBM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因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677-680.

[5]BadrR E,Waltes AE,Chung F,et al.ProEx C: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arker of HPV-associated squamous lesions of the cervix[J].Am J Surg Path,2008,32(6):899-906.

[6]李春芳,苟文丽,贾亮.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及妊娠结局[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09,25(4):293-294.

[7]狄文.源自临床,归于临床——临床医师如何重视“早发型子痫前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1):677-680.

[8]杨孜,王伽略.子痫前期临床防范和处理关键点[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4-7.

Clinical analysis on the delivery mode and perineonate outcomes in 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YUAN Guishu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Shiyan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8,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livery mode and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in 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 were recruited in our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group A (28-32 weeks),group B (32+1-34 weeks),and group C (34+1-36 weeks).The delivery mode and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RDS,intracranial hemorrhages,neonatal asphyxia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C (P<0.05).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of the neonate and neonatal RDS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0.05).In group A,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asphyxia in primiparas (6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ultipara(17%).Conclusion The perineonate outcomes of 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are bad,especially the primiparas.Uterine incision delivery is the best delivery mode.

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Delivery mode;Perineonate

R714.24+5

A

1673-7210(2012)08(c)-0024-02

2012-04-10 本文编辑:郝明明)

猜你喜欢
经产妇生儿发型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
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方式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及经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的选择
好别致的发型
2006-2010年上虞市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2010年围生儿死亡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