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2012-11-20 09:21陈玉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攻击性单亲家庭教养

陈玉焕 赵 倩

大学是个体摆脱对成人的依赖,逐渐成为独立个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内在自我和外在环境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而他们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却不够成熟与多样,加之其生理和心理能量的急剧膨胀,遇到挫折或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采用暴力的手段。近几年,高校发生的一系列恶性自伤、他伤、自杀、他杀事件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很多事件是由于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引发的人身暴力事件。大学生的攻击性不仅限于攻击性行为,还包括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1]。20世纪以来,各心理学家分别从不同研究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于个体攻击性发展特点及规律认识,也丰富了个体攻击性行为控制与矫正的依据。但综观以往文献发现,己有的关于攻击性的研究大多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关于大学生攻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并不多见。近年来高校恶性攻击事件不断发生,攻击性行为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攻击性的发展特点如何?大学生的攻击性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具有较强攻击性的人是否会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呢?如果能够进行事前评估,对其开展及时教育,是不是就能避免一些悲剧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尚不明晰。本研究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试图探索大学生攻击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而了解大学生攻击性心理的共同特征及发展规律,以期为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中原工学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随机选取大学生350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经过筛选和统计整理,保留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90.8%。

1.2 方法

1.2.1 基本信息表 主要用来考察被试的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单亲等基本情况。

1.2.2 攻击性问卷 此问卷由潘绮敏编制[1],包括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3个分问卷。问卷共计65个题目,采用4点记分,得分越高说明攻击性越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0。

1.2.3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2]原量表是由瑞典CPerris等人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方式和行为的问卷,后经我国学者加以修订后引进至国内。修订后的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分和5个母亲因子分,它们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经过测试证实,修订后的EMBU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攻击性各因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

表1 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性别差异()

表1 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性别差异()

注:*P<0.05;**P<0.01,***P<0.01,下同

男生(n=105) 女生(n=213) t攻击性行为 53.2000±7.50216 51.5915±6.02987 1.105攻击性认知 37.0857±7.30983 34.6761±5.64364 1.870*攻击性情绪 35.3714±4.66581 35.7606±4.83577-0.399

男大学生在攻击性认知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攻击性行为因子、攻击性情绪因子上,男女大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

2.2 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检验见表2。

表2 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

表2 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

班干部(n=87) 非班干部(n=231) t攻击性行为 50.2759±5.19544 52.8182±6.90867 -2.042*攻击性认知 33.4483±5.34246 36.2338±6.50889 -2.249*攻击性情绪 34.6897±4.92155 35.9870±4.68338 -1.254

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在攻击性行为因子、攻击性认知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在攻击性情绪因子上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2.3 是否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检验见表3。

表3 是否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

表3 是否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

单亲家庭(n=38) 非单亲家庭(n=280) t攻击性行为 59.5000±0.70711 52.0392±6.58670 3.079***攻击性认知 47.0000±5.65685 35.2843±6.18906 2.653**攻击性情绪 39.5000±0.70711 35.5392±4.81678 1.157

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攻击性行为因子、攻击性认知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的大学生。

2.4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分析见表4。

表4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r)

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攻击性认知与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攻击性情绪与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干涉、过保护呈显著正相关。

3 讨 论

3.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攻击性认知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王健[3]在以抑郁症状的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结果。这可能是因为:男性因为自身力量的优势,更崇尚通过直接的攻击以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女性的攻击性更多是言语攻击这样间接的形式。另外,这可能与传统的社会角色期待有关。在传统观念里,男性是刚强、有力的,男性攻击性可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和社会控制能力,并意味着其不仅能够自我保护,还能庇护周围的朋友。男生表现出的攻击性与其社会性别角色期待是一致的,男性的攻击性不仅不会引起厌恶,还能赢得周围朋友和同伴的认同和好感。相反地,成为被攻击者会使男性的“刚强”、“有力量”的形象受损,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能力及交往价值的评价。故在认知上,男性更欣赏攻击者。而女性往往被赋予弱者的角色,是顺从的、依赖的、非攻击性的,她们更容易获得同情、保护和社会支持。人们更能接受男性通过身体攻击的形式、女性通过平和的形式来解决矛盾冲突。因此,出现本研究的结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3.2 是否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分析本研究发现,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在攻击性各因子的得分低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并在攻击性行为因子、攻击性认知因子上达到显著水平。班干部在平时管理班级事务,组织班级活动过程中,需要与老师、院系领导及其他班团组织相联系,相对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人群更多,人际交往经验的储备也更丰富。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理解他人思想、感情和行为,故在遇见矛盾、冲突时,他们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采用符合社会规范的方法去解决,当个体知道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攻击或得到攻击者的道歉时,其攻击性就会降低[4],从而任班干部的大学生在攻击性各因子的得分低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大学生。

3.3 是否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最基本的环境,对孩子早期行为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Attachment)类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Innerwork model简称I WM)。在儿童期一旦形成不安全的I WM,可能会造成儿童日后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的和焦虑的行为,从而导致攻击性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攻击性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健全家庭的大学生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并在攻击性行为因子、攻击性认知因子上达到显著水平。大量的对亲子关系和攻击性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缺乏关怀和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争吵斗殴,婚姻冲突和随之而来的分居、离婚等现象,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还有研究发现,父母的离异给孩子造成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充满矛盾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缺少应有耐心和克制力,更多地表现出自卑、敏感、苦恼、自闭等特征,他们尤其缺乏安全感,因此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3.4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分析 在本研究中发现,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干涉、过保护是与个体的攻击性呈正相关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个体的攻击性呈负相关的。父母的理解、接纳为个体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支持,可以有效地降低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危害性,帮助个体增加正性情感,减少个体的敌意和不安,对攻击行为起到缓冲作用。相反地,父母攻击性的惩罚方式也为子女提供了以攻击为基础,进而获得控制榜样[5],其直接的后果是,子女对攻击行为进行模仿而不是抑制。李闻戈[6]也指出,父母的教养方式给子女形成的早期社会化经验,特别是否认、拒绝、过分严厉的经验,对他们攻击性认知模式,以及非主流文化的价值观的和同情心,移情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再次印证了这一点。近几年,大学校园恶性暴力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攻击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关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措施也应当从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多方面系统进行,以收到良好效果。

[1]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61-166,332-334

[3]王健.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Ohbuchi K,Kameda M.Agarie N.Apology as aggression control:Its role in mediating appraisal of and response to har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6:219-227

[5]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203

[6]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攻击性单亲家庭教养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单亲家庭儿童早期教育的社会干预机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