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26例※

2012-11-23 08:16李鹏宇蒋自强李政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润肤艾滋病皮损

谢 正 李鹏宇 蒋自强 李政伟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郑州450000)

HIV-PPE是在HIV/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之一,可能出现在HIV感染的各个阶段[1],并有可能成为HIV感染的首发表现[2]。HIV-PPE对常规传统治疗疗效欠佳。本研究尝试使用中药对HIV-PPE进行治疗,探索HIV-PPE治疗的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中心4个基层医疗点2010年8月到2011年8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HIV相关性痒疹患者共53人,随机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6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中学文化程度10例,小学文化程度22例,文盲21例,平均年龄(47.93±7.91)岁。

1.2 诊断标准

1.2.1 艾滋病及HIV-PPE诊断标准 艾滋病诊断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 《艾滋病诊疗指南》[3];HIVPPE诊断参考国际HIV-PPE的诊断标准 (HIV感染者出现的瘙痒性、散发性、以丘疹或结节为主要疹型的皮疹,持续时间>1个月)[4]。

1.2.2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 《中医诊断学》[5],血虚风燥证 (皮肤瘙痒+1项主症+2项次症)主症:皮损色淡;皮肤干燥、粗糙;皮肤肥厚、苔藓样变。次症:皮损伴抓痕、脱屑;红丘疹;舌质淡;脉细。

1.3 纳入标准 ①确诊的HIV/AIDS患者;②符合HIVPPE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18~65岁;④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的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②合并有其他皮肤病。③伴有精神疾病。

1.5 病例退出标准 试验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事件不能继续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1.6.1 治疗组 糠酸莫米松霜 [规格:5g(5mg),上海先灵葆雅公司,批准文号:H19991418]。用法:适量,涂患处,每日2次;疗程1月。

养血润肤汤:当归10g,生地黄30g,赤白芍各15g,鸡血藤15g,地骨皮20g,首乌10g,威灵仙15g,白蒺藜10g,钩藤15g。用法:每日1剂,水冲服,分2次服用;疗程1月。

1.6.2 对照组 糠酸莫米松霜规格用法与治疗组相同。

1.7 评价标准

1.7.1 皮肤症状改善情况评价 使用瘙痒性丘疹性皮疹 (PPE)临床表现量化表测量HIV-PPE的临床表现并计算积分,其中皮损严重程度采用SCORAD标准分级 (包括红斑,丘疹结节,表皮剥脱,苔藓化)和积分,皮损面积和瘙痒程度采用EASI标准分级和积分。以尼莫地平法评价皮肤症状改善情况,具体标准如下。治愈:皮损积分减少≥90%;显效:皮损积分减少≥70%;有效:皮损积分减少≥30%;无效:皮损积分减少<30%。

1.7.2 中医证候总体评价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 《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治愈: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30%。

1.7.3 患者皮肤生活质量指数和生存质量评分 使用国际通用皮肤生活质量指数问卷 (DLQI)评定皮肤病相关生活质量,按照DLQI提供计分方法计算总分。采用WHO艾滋病生活质量量表 (WHOQOL-HIV)调查病人总体生活质量,计分方法按照WHO提供方法进行。经过培训和一致性检验,由研究者与患者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测评。

1.7.4 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肤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 按照疗效判定标准对皮肤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2组之间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皮肤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 (n)]

2.2 中医证候变化情况总体评价 试验结束后,用尼莫地平法判断中医靡候变化情况。2组之间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分析 [% (n)]

2.3 总体生存质量和皮肤生活质量评价

2.3.1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价 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28)。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76)。治疗前后2组之间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P=0.24,0.83)。见表3。

2.3.2 治疗前后皮肤生活质量评价 治疗组治疗前、后皮肤生活质量积分分别为9.23±2.78、7.26±2.75,前后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生活质量积分分别为8.98±2.32、7.33±2.49,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2组之间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P=0.50、0.82)。见表4。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积分变化 ±S)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积分变化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P治疗组(n=26)0.24 0.83 77.55±5.24 78.36±6.58 0.28对照组(n=27)79.65±6.65 78.67±5.54 0.76 P

表4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皮肤生活质量积分变化 ±S)

表4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皮肤生活质量积分变化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P治疗组(n=26)0.52 0.81 9.23±2.78 7.26±2.75 0.01对照组(n=27)8.98±2.32 7.33±2.49 0.04 P

3 讨论

PPE类似于中医的粟疮、马疥。《医宗金鉴》卷七十三认为粟疮多因表虚受风,火邪内郁,风火相结,郁阻肌肤而成。症见遍身出疹如粟,色红作痒,搔之成疮。此应为PPE的基本病机。而HIV-PPE(血虚风燥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损色淡、迁延,皮肤干燥,皮肤肥厚为特征。皮肤的干燥,肥厚甚至变性是HIV-PPE(血虚风燥型)的核心症状。因此,养血去燥应为HIV-PPE的基本治则。

由于国内学者刘和平,武晓春等运用养血润肤类中药治疗其他具有相似病机皮肤病的干燥、脱屑,取得较好疗效[6-7]。张润田等利用养血润肤法治疗本病,也取得较好疗效[8]。本研究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选用具养血凉血,润肤,去燥的养血润肤汤为治疗HIV-PPE(血虚风燥型)的方药配合外用药膏取得了比单用外用药膏更好地治疗效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好地改善了皮肤临床症状,进而提高了皮肤相关生活质量。这种变化的一致性在DLQI量表中得到体现,这与Ghajarzadeh M、刘江波、王晓玲等的研究一致[9-11]。由于养血润肤汤是通过辨证施治发挥作用,更好地改善了HIV-PPE病人的中医证候,因此认为养血润肤汤配合外用药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HIV-PPE(血虚风燥型)的方法。

在对HIV-PPE病人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总体生活质量都有改善的趋势,但并没有达到显著统计学差异。原因可能在于HIV-PPE病人的总体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复杂,并且研究周期短,样本量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充分。期望在以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韩洁,朱威,伦文辉,等.HIV相关性瘙痒性丘疹的研究现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4):476-478.

[2]宗阳春,陈玉新,顾小平,等.以瘙痒性丘疹为首发症状的急性HIV感染2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4):339-340.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2):133-144.

[4]Eisman S.Pruritic papular eruption in HIV[J].Dermatol Clin,2006,24(4):449-457.

[5]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70.

[6]刘和平,孟凡颖.自拟养血润肤汤治疗血燥型银屑病4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8(5):66.

[7]武晓春.滋阴养血润肤汤治疗老年皮肤干燥疹痒症20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6,21(10):87.

[8]张润田,段行武,伦文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32(2):320-323.

[9]Ghajarzadeh M,Ghiasi M,Kheirkhah S.Associations between Skin Diseases and Quality of Life:A Comparison of Psoriasis,Vitiligo,and Alopecia Areata.Acta Med Iran.2012,50(7):511-515.

[10]刘江波,司爱丽,邓蕾.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47-49.

[11]王晓玲,赵天恩,张喜芹.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信度和效度初探[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791-793.

猜你喜欢
润肤艾滋病皮损
《 世界艾滋病日》
润肤剂在炎症性皮肤病护理中应用的文献汇总分析
润肤剂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
0~12月糖糖的润肤小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