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

2012-11-23 08:16夏希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微创

夏希愿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红安438400)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非常高,占脑卒中患者的10%~30%[1],降低了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我院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减压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患者来自于我院神经科2005年3月至2011年9月门诊及病房,其中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7例,男35例,女22例;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25例,男15例,女1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皆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或者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体征如偏瘫、失语等。排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脑外伤等其他出血者。无手术麻醉禁忌症。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Glasow昏迷评分(GCS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根据血肿大小,采用骨瓣或小骨窗开颅,“十”字切开硬脑膜,以吸引器取瘤钳在直视下取出血肿的60%~80%,术毕如果术区皮层未塌陷者,则去骨瓣减压,血肿破入脑室者,先行经额侧脑室外引流术,再开颅清除血肿,可循血肿腔敞开脑室,手术尽可能选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注意操作轻柔、细致,尽量减少脑组织的副损伤。

微创穿刺组:选枕外隆凸与乳突根部连线中外1/3交界点与血肿最大层面的垂直交叉点为穿刺点,局麻后在电钻驱动下钻透皮下组织、颅骨及硬脑膜后,置入带针芯的引流管,在CT引导下调整引流管位置并固定,负压缓慢抽吸,首次抽出血肿量占总血肿量的1/3~1/2即可。

1.3 护理 严密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血压、呼吸、体温、特殊用药的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患者口腔分泌物不易自行排出,长期瘀积将引起口腔感染。早晚各做1次口腔清洁,并根据病因给予用药;患者多伴有偏瘫失语等症状,因偏瘫后一侧肢体无法活动、失语后无法正常表达,多有焦虑和恐惧感,加之缺乏相应的知识,不了解疾病的预后,故需向患者介绍关于该病的基本知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其情绪,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3]

2.1.1 远期疗效评定 采用ADL评价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Ⅳ级:卧床但有意识;Ⅴ级:植物生存状态。

2.1.2 近期疗效评定 采用GOS量表评定。①5分:优,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有轻度神经障碍;②4分:良,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③3分:中,重度病残,意识清楚,生活不能自理;④2分:差,植物生存;⑤1分:死亡。其中5分和4分为优良。

2.2 近期疗效 微创组患者术后近期预后优良率高于开颅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2组近期疗效评定 (n)

2.3 远期疗效 微创组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优良率均高于开颅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2组远期疗效评定 (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研究的深入,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种类很多,有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抽吸术、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等,疗效各文献报道差异也很大,其中钻孔引流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最常用[4]。手术的治疗目的是为了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并尽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通常认为,掌握手术的适应症,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钻孔引流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各有利弊,前者适合桥脑和延髓以外的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等;后者不适合意识障碍较重、临床症状迅速恶化、脑干功能丧失或者大量失血的患者,创伤大、对全身各器官的影响也大,但是具有直视操作、远期效果好。本研究也提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远近期疗效均优于开颅手术。

当然,除早期、超早期实施手术外,实际临床上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血肿量、病情分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而不能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1]Zia E,Hedblad B,Pessah-Rasmussen H,et al.Blood pressure in relation to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ypertensive hemorrhage:debated nomenclature is still relevant[J].Stroke,2007,38(10):2681-2685.

[2]邓文华,祝雨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1:305.

[3]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2.

[4]李泽,闫峰,张志银,等.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3):260-261.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