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

2013-01-22 01:39王泽强
种业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导刊全镇种业

王泽强

(新乡县小冀镇政府,河南 新乡 453700)

2011年新乡县小冀镇结合小麦生产实际,在全镇开展了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政策推动、科技支撑、宣传到位、监督落实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镇小麦高产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欢迎。

1 高产创建项目取得的成效

1.1 示范面积超额完成

按照“优势区域、连片连线”的原则,在全镇八个小麦生产重点村实施小麦高产活动,通过开展“科技户攻关、村组田展示、大面积示范(千亩)”,全镇建立了小麦“科技户攻关田”一个(杏庄村张合春),面积0.35hm2;“小麦高产村组展示方”一个(杏庄村组),面积39.77hm2;小麦高产示范片(千亩)一个(杏庄、梁村、都富村、西街),面积126.67hm2;超计划任务60hm2。

1.2 增产增收效果好

据新乡县农业局专家和镇便民服务中心农业服务工作组组织现场测产验收:“科技户攻关田”小麦每公顷平均产量11087.85kg,比全镇平均每公顷产量6862.58kg增加4225.27kg,增产61.57%;“高产村组展示方”小麦每公顷平均产量9812.18kg,比全镇平均每公顷增收2949.60kg,增产42.98%;小麦高产示范片(千亩)每公顷平均产量9119.70kg,比全镇平均增收2257.17kg,增产32.89%;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共增产小麦404.70t,增收97.13万元。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1.3 辐射带动力强

小冀镇实施的小麦高产创建项目,以高产创建为抓手,组织农民大培训、品种大示范、技术推广行动,通过开展“科技户攻关、村组田展示、大面积示范(千亩)”,采取政、技、物结合,通过良种统供、技术统训、物资统配、病虫统防,真正实现了样板显、辐射大、带动强。全镇1578hm2小麦每公顷平均产量达6862.58kg,比 2010 年 增 产 3.7%,总 产 达10829.15t。同时,小麦良种良法得了广泛普及,其中:创建区良种推广率、技术普及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达100%;全镇良种推广率和技术普及率达98.2%,病虫害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8.5%。通过示范和辐射,带动全镇推广小麦精密机播栽培面积达1420.2hm2,占小麦总面积的90.0%,使全镇小麦生产获得了高产丰收。

2 高产创建项目的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负责

成立以镇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项的相关协调工作;成立以主管副镇长任组长的指导小组,负责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检查验收总结等具体工作。日常工作由镇便民服务中心农业工作组具体负责。各村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加大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2.2 强化宣传,组织观摩

组织村两委主要成员、科技示范户、科技积极分子等到河南省新乡长河种业良种繁育基地参观,大力宣传实施良种良法入户到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在收获季节组织村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户代表召开测产收打现场会,进行实地观摩,总结经验教训,有效提高了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搞好技术培训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实

镇技术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在技术、人员、信息、种子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技术培训班(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以高产创建为载体,促进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在高产创建区域实行包片督导、包片培训、包片指导、包片落实,确保技术措施入户到田。

2.4 狠抓高产示范,扩大辐射影响

镇便民中心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抓高产示范,增强实施效果。高产创建区实行“四统一”,即工作统一部署、良种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统一防治,全力打造高标准样板、大规模现场,提升示范功能;切实实行“三到位”,即宣传到位、技术培训到位、技术指导到位,保证良种良法入户到田,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2.5 增加资金投入,保障物资供应

镇政府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要求,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行政策、项目、资金均向高产示范区倾斜,为高产创建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强领导和协调,搞好高产创建区所需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的组织供应,为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2.6 严格检查督促,实行考核奖惩

在收获季节,由新乡县农业局成立专家验收组,对高产创建区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镇政府专门出台了《小冀镇粮食生产先进村评选办法》和《小冀镇粮食高产创建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粮食生产和粮食高产创建有突出贡献的村予以表彰奖励,并在来年项目安排中予以重点倾斜。对实施差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来年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资格。

2.7 推广农机入户,弥补劳力缺乏

由于小冀镇经济条件较好,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在企业就业,农业劳动力十分匮乏。在此情况下,镇便民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的作用,大力组织大型机械进行播种和收获,取得了节本增效的作用。

3 高产创建项目的启示

3.1 实现“两增加、三优化、四提高”

即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品质,优化农作物栽培技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意识。

3.2 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县、镇农业技术人员一起,蹲点指导,促进了人、财、物和技术优势集成,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地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适用增产技术,充分挖掘品种单产潜力,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

3.3 奖惩激励机制健全

小麦高产创建调动了广大群众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镇政府专门出台粮食生产和高产创建目标考核办法,增强了村干部和农技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转变在经济条件较好地区轻粮食重产业的意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粮食高产创建,使项目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实施。

3.4 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通过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推广优良品种和适用增产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全镇小麦大面积高产丰收。

4 今后打算及建议

4.1 加强管理,强化宣传

镇上虽然专门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但由于镇中心工作较多且繁杂,村专门从事农业人员较少,导致工作协调难度较大,建议完善村农技体系建设,增加技术培训指导工作经费,以便农技人员有条件深入基层,培训指导农户,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络,及时总结,宣传成果,以期把高产创建的经验,在全县及至全市推广。

4.2 大力推广简化实用增产技术

虽然小冀镇有一整套成熟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但有的技术没有完全被农户接受,比如要减少播种量,做到精细播种,精细管理,农户就麻烦,致使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难度大。建议加大农机补贴,大力推广机械播种,以减少用工成本和提高播种质量。

4.3 建立高产创建长效机制

将高产创建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抓手,长期稳定开展,使得高产创建深入千家万户,逐步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后形成更大范围内全民行动的高产创建。

[1]申振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与成效[J].种业导刊,2011(03):28-29.

[2]夏桂清,白永明.建水县玉米高产创建采取的措施及效益[J].现代农业科技,2013(04):64.

[3]马海滨,张华.高产创建对病虫专业化防治的促进作用及推进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5):220.

[4]汤其婷,秦艳萍.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10):20-21.

[5]李志苹,罗巨方,孙本义,等.小麦高产创建的经验和体会[J].种业导刊,2011(05):27-28.

[6]石静姝.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01):18-19.

[7]钟素娴.五华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成效及做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80.

[8]程国峰.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2012(07):23-24.

[9]胡金环.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种业导刊,2009(11):26-27.

[10]李奎亮,赵俊峰.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 ,2012(12):24-25.

[11]袁文先,张琪,张宁,等.小麦高产稳产主要限制因子及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12):34-35.

[12]高魁英.小麦高产关键技术环节[J].种业导刊,2011(05):19.

猜你喜欢
导刊全镇种业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房地产导刊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房地产导刊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