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居家康复护理

2013-01-25 05:37林淑萍李丽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腰背卧床腰椎间盘

林淑萍 李丽霞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医院骨科,福建 莆田 351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居家康复护理

林淑萍 李丽霞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医院骨科,福建 莆田 351100)

本文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本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居家康复护理指导,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康复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评价护理措施内容,并认真实施到位,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功能恢复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痛觉评分,评估护理效果。通过出院后半年的定期随访,治愈率和好转率高、复发率低,收到满意的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椎间盘突出;腰椎;居家;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50岁的男性患者[1]。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处于工作学习的关键时期,生活压力大,出现慢性腰腿痛不会轻易住院治疗,常采取隐忍或民间按摩、推拿等办法治疗,出现剧裂腰痛、坐骨神经痛或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症状明显,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时才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在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大多数采取非手术治疗,特别是首次发作,年龄较小的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一般经治疗自觉症状缓解后即要求出院回家,继续康复治疗,因为没有很好进行自我管理、护理技能和康复锻炼的指导和跟综评价,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本科于2010年1月始据Barlow等[2]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定义,指导患者自我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心理社会变化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居家康复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又方便患者居家康复治疗,对家庭生活、工作影响少,深受患者的欢迎和接受。现把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2例,男86例,女66例,年龄28~53岁,住院时间3~10d,出院后按本科制订的居家康复护理计划,在家继续康复治疗后来院复查,治愈99例,占75%。好转17例,占13%,10例腰腿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来院复诊有手术指征而行手术治疗,6例因故不能联系上,没有结果。

2 护理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制订。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康复护理技能,定时电话随访、评估、再指导。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电话随访一次,并记录随访内容,评价护理效果,及时予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

2.1 入院评估

①填写评估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否喜欢运动、有无吸烟、饮酒,是否使用止痛药或麻醉药等。②记录主诉内容:腰腿痛部位、疼痛程度、放射范围,是否影响睡眠,腰部有无压痛、肿胀、活动情况。③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生活自理程度、大小便情况。④X线、CT、MRI检查有无阳性结果。

2.2 耐心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是否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对治疗的信心,了解家庭和社会支持程度。

2.3 康复护理目标

由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目标明确,康复水平清楚,康复目标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期望治疗效果而定。一般应达到以下几点:

2.3.1 腰腿痛或其他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感觉舒适,睡眠质量好。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0分为不痛,10分为最痛。

2.3.2 逐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可采用JOA评分标准[4]。进行功能恢复评分,包括自觉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膀胱功能4个指标,共16个项目,满分29分,得分越高恢复越好。

2.3.3 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如行骨盆牵引治疗和卧床期间没有发生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或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的苗头,及时联系责任护士,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2.4 护理

2.4.1 入院当天让患者卧床休息,要耐心解释,告知急性期卧床休息可减轻疼痛,改善睡眠,恢复体质,让患者接受。指导家属如出院后要卧硬板床,床头抬高30°,轴线翻身,指导家属生活上给予必要协助,给患者予家的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卧床时间,让家属督促。

2.4.2 需要骨盆牵引配合治疗时,应同医师一道用骨盆牵引带包托于骨盆,在牵引带上适当重量,一般为体质量的1/4,可抬高床头20~50cm行反牵引。应让家属参与,培训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牵引装置,保持有效牵引,直至他们熟练掌握牵引技巧为止。牵引时间应据病情而定,可持续牵引,也可间断牵引。

2.4.3 绝对卧床期间要训练床上排便,使用大小便器。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2.4.4 卧床期间要训练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床上做扩胸运动,防止肺部感染。

2.4.5 饮食指导,应让家属为患者提供色香味俱全,多样化富营养的饮食,应富含纤维多的食物,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2.5 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腰腿痛,运动量减少,缺乏必要的功能锻炼,往往腰背肌力量和耐受力较差,为重新恢复腰背肌的功能,增加腰背肌力量和耐受力,一定要加强运动,正确指导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培训患者及家属掌握锻炼技巧。同时告知患者家属,陪伴患者锻炼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可预防腰椎退性疾病。锻炼项目如下:

2.5.1 四肢肌肉收缩,关节的伸屈功能练习,患者自卧床休息治疗就应开始坚持训练,以防关节僵硬。

2.5.2 直腿抬高练习,患者仰卧、主动伸膝、伸腿、收缩腿部肌肉并缓缓将腿抬高,达到最高幅度后锻炼3~5s,然后慢慢放下放松3~5s,左右腿交替进行。也可用简单语言让患者记住如:抬高、放下时间相同,每分钟做2次。运动时间和抬高高度可据患者的体质、耐受力,由每次10~30min,每日1~3次。出院后在家训练每日最少1次,每次15~30min,此方案在随访中90%均能做到。

2.5.3 腰背肌锻炼:一般指导患者掌握飞燕或训练,每次30~50下,每日3~4次,也可指导患者掌握五点支撑法和三点支控撑法训练,但病情、文化程度不同掌握训练要点,情况不同,本组患者中90%以上可坚持用不同方法训练腰背肌锻炼。

2.5.4 其他锻炼项目:患者经卧床休息治疗2~3周后,疼痛减轻、症状缓解后可下床活动,应逐渐增加活动量,可早晚散步30~60min,也可经过培训作医疗体操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

2.5.5 健康教育:①卧硬板床,避免腰部脊椎屈曲;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避免引起腰部脊椎屈曲和旋转扭曲的动作;③肥胖者应减少食量,增加运动量以减轻体质量;④穿防滑鞋,最好是平底布鞋或运动鞋。

3 小 结

通过对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居家康复护理指导,让患者和家属掌握护理技能,进行自我管理,收到满意效果。指导过程中,重点是功能锻炼,特别是腰背肌功能锻炼为重点指导内容。强调腰椎间盘突出症运动康复治疗的 理论依据有:曾嬿[5]报道,直腿抬高15°~30°时腰椎间孔处的神经移动不明显,直腿抬高30°以上时神经根移动较明显。所以直腿抬高训练,可促进神经根本身的血液循环。成惠娣等[6]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研究表明,飞燕式运动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所以康复护理指导的重点是运动康复技能的指导。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72.

[2] Barlow J,Wright C,Sheasby J,et al.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a review[J].Patient Educ Couns, 2002,48(2):177-178.

[3] 李方财,陈其昕,徐侃,等.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早中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8):580-585.

[4] 张英,于冬梅,戴晓洁,等.32例颈椎术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53-454.

[5] 曾嬿.直腿抬高的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3):937-938.

[6] 成惠娣,王宝玉,徐星星.腰背肌锻炼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中共中医急症,2011,20(6):977.

R473.6

B

1671-8194(2013)36-0252-02

猜你喜欢
腰背卧床腰椎间盘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