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乌头碱中毒的抢救治疗体会

2013-03-31 15:31赵祥海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乌头低血压室性

赵祥海,杨 松,庄 乾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宜兴 214000)

乌头碱是附子、川乌、草乌等乌头类植物所含的有毒成分,这类药物味辛、性热、有大毒。乌头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等作用,民间常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等疾病。但乌头碱对心脏毒性剧烈,口服乌头碱0.2mg即可引起中毒,致死量为2.5mg[1]。乌头碱急性中毒时死亡率极高,故临床上常有使用乌头碱中毒的报道,如抢救、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于2010年6月开始,陆续收治到乌头碱中毒患者,经询问,均为同批购买地摊中药泡酒所致,现将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8岁;中毒途径全部为饮用自制药酒;饮酒量最少约50g、最多约200g,但由于药物浸泡时间不等、药物浓度不等,故口服乌头碱量不详;服药到症状发生时间,最短10min、最长4h,多在20min左右出现;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2-8h,平均3.6h。既往病史:12例有风湿或类风湿病史,2例有肌肉关节疼痛病史,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

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其中心悸胸闷16例(100.0%),抽搐4例(25.0%),晕厥4例(25.0%),休克2例(12.5%),呼吸困难8例(50.0%),口唇及四肢麻木14例(87.5%),恶心呕吐6例(37.5%)。

1.3 持续心电监护及心电图检查 所有患者均有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中6例患者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TP)(37.5%),2例患者出现心室颤动(VF)(12.5%),8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0.0%)。

1.4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心肌酶:4例出现CK、CK-MB两倍以下升高;血常规:6例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电解质:4例出现血钾偏低。

2 治疗方案及转归

有14例患者神志清,心电图提示频繁室性早搏,未有晕厥、抽搐发生,立即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洗胃后给予活性炭20g吸附,随后予以硫酸镁20g导泻;有2例患者分别因饮酒量大、发病时间长,出现反复晕厥、抽搐,并出现低血压休克,未能洗胃。

所有患者均给予快速补液,促进毒性代谢产物排泄,常规静脉补充钾、镁,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稳定细胞膜、改善传导。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阿托品,根据心率情况,阿托品使用量为0.5mg-1mg,每4h一次,直至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室性早搏减少,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所有患者均持续心电监护,根据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其中1例患者反复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伴低血压休克,在反复除颤及使用阿托品、多巴胺、胺碘酮等血管活性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恢复自主窦性心律;1例出现Ⅲ度AVB并发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予以紧急床边临时起搏、血液透析灌流,并反复电复律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能恢复自主心律,最终死亡。

经上述抢救治疗,16例患者有15例(93.8%)患者治愈出院、1例(6.2%)死亡。

3 讨论

乌头属于毛莨科,主根为乌头,次根为附子,同科野生的有草乌头、一枝蒿落地金钱等。含乌头碱类植物在我国有170余种,主要用于止痛及治疗风湿等疾病,因功效显著,故民间使用广泛[2-3]。乌头碱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化学结构复杂和生物活性较强的中药成分,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煎煮3-4h可使乌头碱全部破坏。乌头碱及其衍生物毒性剧烈,口服乌头碱0.2mg 即可引起中毒,致死量为2.5mg,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4]。因此,临床上常出现由于药物服用方法不当、煎煮时间过短等原因而致急性中毒的病例,仅1980年以来我国报道的怀疑为乌头碱中毒的就达数万例[5]。

乌头碱中毒的机制主要是对心血管系统及神级系统的毒性,尤其是心血管系统。乌头碱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现兴奋后抑制,可同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对延髓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可使中毒者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休克;对周围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出现口唇及四肢麻木、流涎、头昏眼花、肢体活动障碍、恶心、呕吐等。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是乌头碱能强烈兴奋心脏迷走神经,同时对心肌细胞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由于乌头碱对迷走神经的强烈兴奋作用,使节后纤维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抑制窦房结的功能和心传导系统的功能,一方面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另一方面使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加,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可影响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功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使心肌细胞复极不同步,导致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乌头碱急性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6-7]。

本研究通过对16例乌头碱中毒的抢救治疗及针对乌头碱中毒的机制,体会如下:⑴乌头碱中毒的病例大多有服用中草药或药酒史,尤其是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肿痛等疾病的中草药或自制药酒。⑵临床如明确为乌头碱中毒,需立即洗胃,减少乌头碱吸收,可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同时予以活性炭吸附、硫酸镁导泻,以减少吸收,予以大量补液以促进排泄,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稳定心肌细胞膜。⑶乌头碱中毒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为各种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其次为呼吸肌麻痹、低血压休克等。因此,乌头碱中毒抢救能否成功,关键是如何预防及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何维持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针对乌头碱中毒的机制,临床常使用阿托品拮抗乌头碱对心脏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以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抑制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改善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心动过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并低血压者,效果明显,必要时可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及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同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减轻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8]。如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等,可使用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及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多巴胺、间羟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已发生呼吸抑制,则需及时行有创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⑷对于重症患者,可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9]。血液透析灌流对于水溶性、脂溶性和与蛋白结合的毒性物质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一方面可以清除乌头碱及其代谢产物,另一方面可以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内环境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由于乌头碱比较容易中毒,且毒性剧烈,急性中毒死亡率高,无特效药物拮抗乌头碱,因此,对乌头碱中毒的预防及治疗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乌头类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有:①煎煮时间太短,乌头碱尚未被完全破坏;②长期过量使用;③服用方法不当,如生服、服药后饮酒等;④炮制方法不当,如使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浸泡。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含乌头碱类药物,如发生乌头碱中毒的表现,应及时就诊,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1]黄光照.法医毒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1.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6.

[3]许先进,周万峰.乌头碱中毒的抢救与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08,2(3):237-238.

[4]徐盈,陈国兵,吴海燕,等.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51 例分析[J].临床荟萃,2012,2(1):67-68.

[5]郭锦艳.实用法医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161.

[6]张世忠,吴博威.乌头碱与钾离子通道激动剂合用对离体大鼠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5):570-572.

[7]包定元.药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0-131.

[8]徐邦夫,王春光,刘亚伟,等.乌头碱药酒中毒致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电复律治疗[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8(4):442-443.

[9]杨榆娟.血液透析灌流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064-1065.

猜你喜欢
乌头低血压室性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乌头属5种植物ITS2和psbA-trnH鉴别适用性研究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