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视域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2013-04-07 04:03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大众文化建设

王 青

(山东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问题一直高度重视,十七大以来,把文化建设作为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并列为必须完成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反复强调要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法兰克福学派以20世纪人类经历的深刻的文化焦虑为背景,在理论定位和精神本质上把社会批判理论解读为一种深刻的文化批判理论,它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仅解构了工业社会的文化,而且对我国大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构创新性与大众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先进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大众文化,是经过文化批判理论洗礼后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方向。

一、建构创新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工业化社会的大众文化解构了作为艺术和审美形式的文化,使文化走向异化。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之中,艺术逐渐大众化和普及化,艺术自身所具有的本真性被不断消融,逐渐失去自身的自由性、超越性、创造性,融合在随波逐流的现代生活之中,迷失了自身出污泥而不染的灵性和异在性,成为了统治人、束缚人、欺骗人的异化的文化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的大众文化出现了媚俗化、实用化、通俗化的倾向,一些经典的文化产品也逐渐丧失其自身的精神内涵。基于此,我们必须从本真的艺术出发,构建一种兼具创新性与大众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提高大众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使之向精神的、纯洁的、高雅的方向发展。

文化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存亡。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家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暂时经济落后,但不能没有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尤其对一个大国而言,如果失去了文化之根,从文化上说,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当代的国际竞争,本质上是大国之间的制度竞争,而制度属于文化的范畴,或者制度本身就是文化,因而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的竞争。文化之兴衰、国家之兴衰全在于文化创新与否,因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更是大众文化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和实现文化现代化的核心追求。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走向世界,它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文化创新是民族繁荣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创新不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是优良传统的继续和发展;综合中西方文化之所长,溶汇中西优秀文化于一体才是真正的创新。因此,必须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抽象,把反映现实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变成新的文化特质,丰富文化的内容,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我们不仅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必须要不断地汲取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长,充分发扬本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实行内容与形式上的全面创新,只有这样社会历史的车轮才能滚滚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前提下,把文化推向文化共融与文化整合的世界格局中,开创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文化的发展是指各类型文化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而文化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文化创新从横向上讲要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要加大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对话,融会贯通,去弊兴利,实现文化共荣;从纵向上讲,是大众文化的可接受意义创新、可积累意义创新和可发展意义创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文化的创新,并在新的形势下以文化创新为契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终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继承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还要在批判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更要不断地向外来文化寻找资源,有鉴别地进行吸收和消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个过程就是进行创新的过程。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立足于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工程。

中国的大众文化是通过现代发达的大众传媒传播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大批量生产的、以平民大众作为消费主体和消费对象的、不断满足人们的不同口味的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是以娱乐性、商业性与现代性等为重要特征的消费性文化。是以现代工业社会作为依托背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民文化,它不仅打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传统格局,促进了文化体系自身的发展和繁荣,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塑造了国民的现代品性,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

如何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标准?究竟什么样的大众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所以,“大众”应指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意义的大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多数人的文化,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更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对美的积极追求,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是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体现在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人和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国家的主人,而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因此,人民群众就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主体的角色,人民群众纯朴真挚的民族感情和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就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内容。它不仅弘扬了我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而且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她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只要是不违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的文化,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文化。只有社会主义文化是真正具有大众性的大众性文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构建创新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大众文化,不仅要着眼于观念和理论的转变、更新与创新,抓住市场机制的驱动力,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运用全球各个国家积极进步的文化要素来充实、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层次与水平;而且要让全体人民都参与到有组织有引导、健康有益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来,实现全民文化生活,让大多数人过上高层次的文化生活,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者、创作者、享受者。

二、建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下,资本对文化的控制出现了文化工业,资本侵入文化领域使之发生变质,文化工业把文化全面推向市场,文化产品由人类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变成工业机械生产出的批量商品,文化的精神产品的属性被淹没在商品属性之中,文化产品成为彻头彻尾的、完全服从于利益需要的商品,大众文化的价值荡然无存,文化产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全然不顾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大众文化商品化的表征,构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反映特定时期内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活动方式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观念体系,更是一种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大众文化具有精神产品和商业产品的二重性:一方面,大众文化通过创造者的精神生产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这是与物质产品的生产不同的文化内容的生产,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是顺应市场经济之势应运而生的,它以市场原则为指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来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转,并通过市场交换不断获得更大的价值,使生产得以可持续进行,因而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它不断地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要,发挥着娱乐性、消遣性、观赏性和审美性的功能。因此,大众文化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属性。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因为大众文化既是一种具有独特性与特殊性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水准高低的直接反映,所以,在大众文化生产中,要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众文化的经济效益凸显了文化的经济化特性,这一特点使得文化自然而然地走入寻常百姓家,使得人们的文化消费成为日常生活消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在人们的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占有的比重愈来愈大。在全球化势态下和数字化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的经济化使文化更多地依赖于大规模的复制,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上座率、发行量、收视率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指向标。大众文化的经济化使得它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商品,通过取悦大众来获取最大利润。大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凸显了文化的社会化,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行为,更承载着浑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发展与传承着文化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在文化经济化的影响下,文化的功能迅速扩大化,它集认知、消费、娱乐、审美等各种功能于一身,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群在精神、物质、智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多层次与多元化的特殊需求,对社会生活施加的影响与日俱增。文化在被人们以各种渠道消费娱乐的同时,也承担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的任务,它会反过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肩负着强烈的历史使命和人文责任,它所体现的思想意识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结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大众文化呈现双面性:经济效益是大众文化的一般属性,而社会效益是大众文化的特殊属性。为了要获取价值的增值必须要大众文化的经济效益,而为了要使得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必须要获取大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因此,这两种属性遵循不同的规律,需要运用不同的机制加以调节。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实行一级配置和二级配置两种市场机制使大众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在一级配置中,市场机制起支配性作用,企业主体按照市场的要求,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一部分公众的文化需要。一级配置中文化企业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与发展,生产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同时文化产品要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以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二级配置中政府依赖公共财政和文化政策加以调节,国家在资金投入力度、税收的减免与资助等不同方面影响大众文化产业,以此来增强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多种多样的需求,以适应社会产业分工、阶层分化、文化教育不同、职业规划差别带来的文化需要上的多元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是人民群众对文化资源配置行事支配权的新时代,每一个消费者充当着文化对社会效益进行传承的主体。同时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人民对文化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如果文化发展水平较低,文化消费就难以支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的规范与引导,既要适度强调社会效益对大众文化的保护,又是适度提高其经济效益,提升文化产品的经济竞争力和总体实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三、建构先进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与政治、宗教、艺术、商业相融合,与大众传播技术相结合,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它日益堕落为维护现存社会秩序,操纵和控制大众心理的意识形态工具,大众文化变得日益政治化,日益意识形态化。因此,我们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凝练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大众文化,构建先进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文化。

党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和谐的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导向作用,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不断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要积极借鉴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文明成果,培植和谐的精神,倡导和谐的理念,不断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道德规范与理想信念,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核心内容,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因为它不仅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且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向导。和谐文化是中国大众文化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我党提出的文化建设新理念,它的科学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根本,追求和崇尚和谐是其价值取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其终极目标。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使文化永葆青春与活力,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永保文化的先进性。

首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证大众文化的先进性与和谐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它直接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经济跨国家、跨地区的交流与渗透给文化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形成了思想认识与思维方式取向的多元化。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激浊扬清意识形态的混乱化和多元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我国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是新型的先进的和谐文化,它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既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阐明了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规律,它的指导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大众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了文化发展的先进性与和谐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的先进性与和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大众文化的先进性与和谐性的灵魂,也是我国文化强国的根本。构建先进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首位,一以贯之毫不动摇。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全部发展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思想,不断加强理想与信念的教育、国情与形势政策的教育,大大增强人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信念与信心。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包容多样性的文化,尊重差异性的文化,牢牢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和谐精神与和谐理念融入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深化到实践过程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使之真正成为引领世道人心的精神动力。秉承大众文化的“双百”方针,坚持大众文化的“二为”方向,倡导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共同繁荣的原则,增强大众文化的先进性与和谐性。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日益广泛深入,大众文化的发展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需要克服对大众文化的偏见,始终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充分认清大众文化在文化系统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为大众文化的积极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严把大众文化生产的质量关,在鼓励大众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强宏观的引导与规范,不能放任自流,努力消弭大众文化中的糟粕因素和消极影响。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促进大众文化的不断繁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大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永远不败地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必须要积极引领先进的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创造精神,必须极大丰富全体人民的精神世界,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旗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大众文化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目标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构建创新性与大众性相统一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先进性与和谐性相统一的大众文化,才能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历史任务。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大众文化建设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好刊社会效益高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