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2013-04-07 17:01尚盈盈
关键词:瞳孔尿激酶高龄

李 萌 尚盈盈 胥 婷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泰安 271000)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 HIGH)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1]。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程复杂,致死致残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特别是高龄大面积脑出血尤为如此。因病情变化快,病程较长,长期卧床,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高。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再出血、脑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和压疮等。护理中积极有效地预防,可以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愈率。现将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6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1~84岁,平均77.6岁;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2 微创治疗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局麻下完成,根据患者颅脑CT确定病人的血肿范围,血肿部位,然后在局麻下行钻孔穿刺置脑科专用软引流管引流,穿刺成功后,一般首次抽吸血肿能抽出10~30 ml,次日给予血肿腔内注入生理盐水7毫升加尿激酶5万单位,夹管两小时后放开引流,每日两次,一般三日后复查颅脑CT了解血肿残余情况,如血肿剩余量>10 ml可加用一次尿激酶,如果血肿剩余量<10 ml可拔除引流管。

2 术后护理

2.1 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警惕再出血

意识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可以较准确的反映病情变化,约15~30 min观察记录1次。如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提示病情加重,可能有再出血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此外,还需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如患者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或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消失,伴有剧烈呕吐等情况时,考虑再出血或有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降颅压处理并复查CT,如发现血肿增大或水肿加重采取手术减压等相应措施处理。

2.2 观察血压变化,

加强血压管理。因高龄患者既往多有高血压病,术后给予心电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血压过高时可诱发再出血[2],可给予硝普纳(3~10 μg/kg·min)持续微量泵入控制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量,将血压控制维持在140~160/90~100 mmHg,此外高龄患者既往多有房颤、心绞痛等心脏病,需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2.3 加强引流管理护理

严格引流管的无菌操作,引流伤口处的纱布要保持干燥。保持引流袋放置的高度与头颅在同一水平线或低于头颅位置。随时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有无扭曲、阻塞、受压、脱落等。引流液早期为暗红色,后逐渐为淡红色,若引流出鲜红色液体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当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后,一般是2 h后放开引流,根据颅内压力调整放开引流的时间,若颅内压力较高时,可适当缩短放开时间,随着病情好转,颅内压力逐渐降低,残余血肿减少时可适当延长时间。引流管放置一般不超过1周,拔管前先试夹管24~48 h,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2.4 加强呼吸道管理

高龄患者既往多有吸烟史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加之术后长期卧床或误吸均会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因此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3]。术后保持床头抬高30利于痰液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加强翻身拍背,必要时机械辅助排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加强雾化吸入,加强口腔护理,避免真菌感染。重症患者必要时及时行气管切开吸痰,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2.5 及时观察脑缺血的发生

高龄患者多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度较高,较易发生脑梗塞[4],应及时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伴有瞳孔不等大或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多考虑有脑缺血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偱环等药物应用。

2.6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严密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状,并留取大便行常规及潜血试验,留置胃管的患者注意回抽胃液的颜色,并行胃液常规检查。如呕吐物为咖啡色、血性或排柏油样便,伴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呼吸加快、烦躁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止血抗休克治疗。有消化道出血者,应立即停止进食或鼻饲,并给予鼻饲冰盐水或凝血酶止血。

此外高龄脑出血患者多伴有偏瘫,适当患肢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骨化,给予患者充气压力泵治疗避免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术可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脑水肿及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减少了常规开颅对患者的创伤,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术后护理的关键是我们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观察应变的能力及对工作、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4-867.

[2] 范美凤.18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23(3):2138-2139.

[3] 封晓燕,吴梦竹,万从香,等.床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8):1624-1625.

[4] 武宇鼎,薛丽.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的防治[J].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4(1):861.

猜你喜欢
瞳孔尿激酶高龄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瞳孔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