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实践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导向作用——以五年一贯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2013-04-12 02:47杨建林
关键词:五年制工程造价岗位

杨建林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常州 213016)

浅析社会实践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导向作用
——以五年一贯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杨建林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常州 213016)

分析了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特点,并对社会实践在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编制和调整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旨在强调社会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作用。建议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约束,班主任、专业成长导师的操作约束来保障社会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则实施的导向有效性。

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导向作用

一、引言

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招收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中,对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教学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的鲜明特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的入学年龄才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是学生技能培养、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段。

早在2008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以及《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均提出了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五年制高职学校都先后推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多数职业学校在一年级的认识实习环节即启动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编制。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的基础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专业引领教育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教育对五年一贯制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及动态调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二、社会实践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与教育唇齿相依,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主张结合社会实践来进行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社会实践除了较强的德育功能外,还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主动拓展知识、提高技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激发学习潜能,能更加明确成长成才的路径,更加勤奋地学习岗位所需要的知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社会、对专业技能的认识会不断加深,因而社会实践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调整会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

三、社会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作用

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学生,作为在校生的时间跨度长达五年。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学年,都会安排一定比例的专业实践。职业学校的职业性决定着,随着年级的增长,专业实践的比例会大幅提高。这些专业实践一部分在校内实训工厂进行,一部分则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前者具有社会实践的个别特征;而后者则具备社会实践的普遍特征。

以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从图1可见,前2年的专业实践主要在校内实训工厂完成;后3年的专业实践则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专业实践由浅入深,由校内到校外,由专业实践转为典型的社会实践。

图1 工程造价专业的分学年实践环节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以后,通过耳濡目染以及各类课程的学习,对职业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努力成为一个职业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划随着一年级的认识实习的到来也逐渐露出雏形。专业知识的持续学习、技能训练的层次推进,也促使学生阶段性地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作出动态调整。

除了上述人才培养方案中与校外合作企业共同开展的专业社会实践外,其他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中更是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这些实践主要通过周末和寒暑假来进行。由于这类实践学生与社会正面交锋,学生在此过程中对社会实践的各种特性体会深刻。

表1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从表中可见,一年级假期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几无关联,实践的动机来自于自身成长、成才意识的觉醒;二年级假期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略有关联,实践多局限于对行业的轮廓性的认识,对技术性的岗位工作参与较少,此时实践的目的在于认识行业,了解未来的工作场景;三、四年级的社会实践参与企业技术相关岗位的工作逐渐增多,实践为父母“减负”的成份减小,与专业学习的关联度提高,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尤其是技术层面的沟通交流明显增多,做一个有效率的职业人,一个有竞争力的职业人的社会实践的目的凸显。

表1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特点

一年级认识实习期间编制的个人成长规划,学生无论是出于自愿或不自愿对学好专业的奋斗方向都比较明确,但对如何学好专业没有找到一个富有说服力的支撑。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大都来自于老师的传授以及生活中对某个职业的局部感知,事实上对某个专业能够做的具体岗位工作还比较模糊。

通过一、二年级的社会实践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一定的专业岗位,在比较中对一些岗位的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有了初步的认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主动做出个人喜恶性的调整,兴趣、个体的性格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调整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四年级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对专业岗位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与个人能力相匹配的目标岗位定位越来越清晰,在个人兴趣的基础上,与个人能力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个人能力、个体的自我认知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成型起决定作用。四年级的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学生较为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想在现实人文环境中得到初步检验。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团队意识等将综合影响职业生涯规划阶段目标的修定。

一年级制定个人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的奋斗目标多数是工程造价专业的目标岗位群中的所有工作岗位,有4—5个之多;一、二年级结束,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后,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的目标岗位调整为2—3个;四年级的社会实践结束时,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了更加客观的清醒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比较专注的工作岗位调整为1—2个。在上述数量的变化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越来越强,与个人特点相结合、与目标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发展方向越来越清晰。在专业目标岗位聚焦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岗位目标制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

四、结论

当然,不同的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还不尽相同:一是社会实践开展的比例差异非常明显;二是社会实践的质量还参差不齐。为了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更加有信心,在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需要强化落实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的开出比例,使学生在学校、企业的共同组织下了解专业,熟悉岗位,了解自我,不断追求;另外,班主任、班级的专业成长导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确保实践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宏伟目标,使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谋定方向的内在力量。

[1] 米衣军,李琳琳.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职教论坛,2011(8):75-77.

[2] 刘韧,贺宗彦,易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6):78-90.

[3] 郭研,肖尊东.“灰领”的崛起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45.

Analysis of the guiding of social practice in students'career:taking five-construct higher vocational engineering cos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YANG Jian-lin
(Changzhou Branch of Construction,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Changzhou213016,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udents'social practice type,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year higher school.By analyzing the role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career planning and adjustment,it emphasizes in particular the guide role of the social practice to the career planning.It suggests that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the class teacher and the operating constrain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structor prot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reer rules guidance.

social practice;career planning;guide role

G647.38

A

1009-8976(2013)01-0142-03

10.3969/j.issn.1009-8976.2013.01.044

2012-07-05

杨建林(1973—),男(汉),江苏南通,副教授,工程师主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五年制工程造价岗位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工程造价之旅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